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写人之文,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特质,往往会运用衬托手法,在以虚写实中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常见的方式有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以人衬人.在作文中恰当运用,会让笔下人物立起来,让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基本上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写出来的人物形象总是千人一面,人物在自己的笔下就像木偶一样,毫无生气。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怎样才能让你写人的文章打动读者呢?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怎样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得鲜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开篇导语 提起写人物,大家一定不会忘记七年级上期的写作知识点——写人要抓住特点,突出人物个性,做到写谁像谁.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人物的另一个知识点——写出人物的精神.在写人物时,如果同学们既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又能够将人物的精神展现笔端,那么,笔下的人物形象肯定就血肉丰满、活灵活现了.  相似文献   

5.
写人物最重要的是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有如此,笔下的人物才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说起《三国演义》,我们立刻能够想起红面长须、义气千秋的关羽和豹头环眼、勇猛暴躁的张飞等人物形象。因为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显得真实而鲜活。而其他众多较为平白的人物就很容易就让人遗忘了。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切入,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阶段,类似《我的伙伴》、《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是学生常常碰到的作文题目。不少学生怕写人物,不知怎样才能将人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得活起来。他们知道写人物要描写人物外貌,但他们写的人物常常是一个面孔,既看不出人物是男是女,又看不出是老是少,更不要说透过人物外表看性格了。还有不少学生写出的人物好像不会说话不会动,像一个静止的影子,让人觉得不是活生生的。其实,只要是正常人就能说会动,能哭会笑。人物作文就是要根据人物实际,根据文章中心,将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作文,使笔下人物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以纪实作文为主,纪实作文又以写人记事为主,写人也好,记事也罢,文中总是要有人物出现的。我们要想方设法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芳 《小学生》2016,(Z1):32
作文中,同学们要经常练写人物的文章。"一个值得回忆的人""我的小伙伴""我的老师"……是大家常常碰到的题目。有些同学怕写人物,不知道怎样把人物写具体、写生动。下面谈几点,或许能给同学们一些帮助,使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第一,给人物画个肖像。写人通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好像是给人物画张肖像,把人物的容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俗话说:"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要想让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就要掌握一些写人技巧。一是由事见人。要善于从积累的素材中,选出最能表现人物品格的典型事例,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人物性格品质。二是精描细绘。叙述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正面描写人物的肖像,以形传神;写好心理,倾诉心声;写好行动,形神兼备。如此写,才能突显人物的精神风貌。三是侧面衬托。可以借助他人、景物、事件等,从侧面衬托所写人物,有效地突显人物精神,  相似文献   

10.
把不同类型的人用文字写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怎样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好?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短篇小说的大师。他的短篇作品虽然数量不多,所提供的创作经验却是十分丰富的。这里仅就鲁迅小说的人物创造谈点认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出关〉的“关”》),使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鲁迅曾这样谈自己写小说的经验:“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阿Q这个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大多练写记叙文,而又以写人的记叙文为多。《我的同桌》、《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写的可谓不少,而且有的同题作文是年年写,但结果如何呢?事实上,在大多记人的记叙文中,人物“活”不起来,人物形象树不起来,文章缺乏感染力,生活气息不浓,读后对文中人物印象不  相似文献   

13.
中考作文占据整个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考生的重视,写人的记叙文仍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同学们平时训练写作的重点。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是衡量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怎样才能写活呢?借用于漪老师的话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要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写  相似文献   

14.
写记叙文,刻划人物,谁不想让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形神毕肖?然而,正如俗话所说“画鬼容易画人难”。世上人性情多样,我们从感觉上似乎不难把他们区别开来,若是专心描画,形诸文字,则往往力不从心,难以言传。有一首打油诗说这种写作之苦是“不写念着他,写他不是他,掷笔望天叹,满天都是他”。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物写好写活,怎样才能使自己笔下的人物“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孔尚仁:《桃花扇·凡例》),方法很多,这里只能谈几个要点。一、对所写的人物不仅要熟悉,而且要深知.有人问高尔基在创作过程中人物是否常常活着出现他脑海里,高尔基非常肯定地回答:“常常是活的。”曹雪芹于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时,“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于是一个一个细细地考察,细细地  相似文献   

15.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经常看到,人物名字虽不一样,但一个个外貌相似,性格相近,生活经历大同小异,仿佛是克隆出来的,这是同学们写人的通病。我们应该摒弃人物写作的模式化,使笔下人物个性鲜明突出,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16.
人物动作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品德修养的具体展现。缺少动作描写,很难使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因此,必须善于抓住人物最富特征、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写好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又要写出怎么做。要做到这两点,需要写好连续的动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动作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有连续性,有时是前一个动作自然引出后一个动作。如:[例1]司机是个小伙子,他把头伸出窗外一瞧,笑了,然后跳下车,和孩子们一块儿捡起苹果来。(《雨中》)[例2]渔人一把抓住它(鸬鹚)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相似文献   

17.
【技法导航】写人最忌千人一面,贵在个性鲜明。我们在写作时如能注重凸显个性特征,便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一、精叙事,丰满形象若想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使其形象丰满而富于立体感,我们就要精心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思想特质的典型事例,且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去写,做到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比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用了刘和珍毅然订《莽原》全年、参加师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写记叙文,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无非是这么两种:一种是叙事,另一种是写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刻画人物性格上面,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具体地刻画好所写人物的性格,即如何把人物写“活”,使自己笔下的人物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是很有讲究的。有些学生尽管也很“卖力”,写时也很专注,但写出来的人物脱离现实生活,没有鲜明的个性,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作文中的人物”;而如果掌握了一些描写、刻画人物的好方法,那么即使花费较少的气力和笔墨,也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让人看了会产生如见其人的感觉。要把人物写“活”,最…  相似文献   

19.
写人记叙文的重点是写出生动、鲜活、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但在我们的实际写作中,许多同学笔下的人物往往千人一面,千言一腔.写老师,则是厚厚的眼镜、鬓角的白发;写农民,则是黝黑的皮肤、古铜色的脸庞;写小女孩,则是打着蝴蝶结……大千世界的人原本各具神态,各具特性,我们的作文何以遏杀人的个性呢?原因只有一个:漠视生活,缺少观察.每及作文,我们不是积极地从生活中找人物、找事件、找细节,而是从已有的作文素材中找素材、找捷径.范文应该学习,但学习范文决不是照搬人物、照搬事件、照搬细节,真正鲜活、独特的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把目光投向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各色人物.  相似文献   

20.
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应该引起我们的一个警惕: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雷同化日趋严重。从单元片断练习到高考作文,不难看出,凡写人的作文,人物形象大都"似曾相识",甚至出现"千人一面"之现象。问题十分严重,除了使我们的作文质量难于提高到一定的层面外,也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向一个"死胡同",最终势必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究其原因,避开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升学率之类的客观因素不谈,主要是在描写不同类型的人物时,没有注意人物语言的社会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