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辽阔的西北腹地,在蜿蜒壮 丽的黄河上游,《兰州晨报》经过三年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实现二次创业目标,经省委宣传部同意,《兰州晨报·河西新闻》已在千里河西走廊的六地市发行。这是晨报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及配合省委省政府实施“再造河西”工程宣传报道的一项重大举措。《兰州晨报·河西新闻》的出版发行,结束了河西地区几个主要城市的读者从未读到过内容较为丰富的省级以上当日报纸的历史,给这些城市的读者奉献上了一份很有价值的精神产品。 在报刊林立、规模庞杂的全国新闻格局中,在西北重镇兰州,晨报的诞…  相似文献   

2.
杨青 《新闻界》2005,(2):41-42
兰州报业竞争是从1997年《兰州晨报》创刊开始的。在《兰州晨报》创刊之前,兰州都市报市场仅《兰州晚报》一枝独秀,每天在午后一点左右摆上零售摊点,以社会新闻见长独占兰州都市报市场。1997年《兰州晨报》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在受众市场还是广告市场上都开始攻城掠地。由于市场、受众定位的重合,《晨报》在发行时间上占得先机,使《晚报》的受众快速分化,为了反击,《兰州晚报》被迫提早了每日的发行时间,“晚报”亦成“晨报”,从而形成了两报正面拼杀的局面。2000年元旦,  相似文献   

3.
尹迎春 《新闻世界》2009,(10):139-14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兰州晨报》2007—2008年度报纸中抽取的435篇民生新闻为样本,从新闻要素、报道、版面编排方式、关注内容、受众本位理念等方面对其民生新闻报道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兰州晨报》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其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韩日世界杯,不仅在沿海城市、中心城市的媒体掀起了风暴,西部城市、边远城市同样也调动和激发了媒体的能量和才情、世界杯作为一个全球关注的新闻事件,它对传媒界的意义在于:锻炼了新闻队伍,激发了办报人强烈的新闻竞争意识,一个多月中,甘肃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兰州晚报》、《都市天地报》等为主的六七家城市文化生活类报纸,十八般武艺尽用,共同掀起了一场“世界杯风暴”。激情勃发的举动。《兰州晨报》在5月12日就率先推出4个版的“世界杯探报”,同时作了全方位谋  相似文献   

5.
<正>《兰州晨报》法律意义上的存在主体是“《兰州晨报》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股份属于甘报集团、甘报集团职工及《兰州晨报》职工三方面所有,其中甘报集团持70 %的股份,且《晨报》是甘报子报中唯一盈利的一份报纸, 一年给甘报上缴几百万利润。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04,(2):84-84
近日,来自全国13个省市、地区的13家媒体聚会南京,就雅典奥运会的报道问题达成共识—————13家媒体、30名记者将在8月举行的雅典奥运会报道中形成协作关系,全面共享相互的新闻资源,力争达到对所有奥运赛场新闻及场外新闻的全方位覆盖,为13个城市的600余万读者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最权威的报道。这也是13家媒体的第二次聚会,发起和参加单位包括《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华商报》、《现代快报》、《兰州晨报》、《都市快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深圳日报》、《海峡都市报》、《香港商报》、《新商报》、《都市消…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6,(9):29-29
据《兰州晨报》近日报道: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新闻发布内容不得违反事实、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今后要扩大新闻发布会参加人员范围,经批准临时来访的境外新闻机构记可参加该省各级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兆杰 《今传媒》2005,(9S):78-80
创刊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兰州晚报》可谓兰州都市类报纸的大哥大,时隔17年后《兰州晨报》才呱呱落地。举着“奉献兰州最好新闻”大旗的《西部商报》2000年1月1日正式创刊,并且带着鲜明的外地报业对于兰州报业“入侵”的姿态。“入侵者”刚刚踏上黄河之滨脚跟尚未站稳,《都市天地报》便于当年9月9日汹汹而来。又过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全国新闻百佳之一的杨重琦先生又创办了《科技鑫报》并任社长和总编辑。这一下兰州报业可谓红红火火,竞争也变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类媒体都想用大信息量来抢占市场份额。而地市报要办出特色,必须扬长避短,经营好本地新闻。三亚是一座以旅游为主的地级市,常驻人口50万,但游客每年都在400多万,所以《三亚晨报》的读者群非常广泛,外地游客阅读《三亚晨报》主要以当地新闻为主,这为经营好本地新闻加重了筹码。同时本地读者也更注重本地新闻。《三亚晨报》2003年扩至8个版,但仍坚持以经营地方新闻为主,靠地方新闻吸引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10.
早在1872年,上海《申报》在新闻之后附载诗词,可以说是报纸‘副刊’的前身。1911年,《申报》正式开办了‘自由谈’副刊,影响非常大。以后各报仿效,成为报纸必备的一栏了,也出现了一批专为副刊写作的专栏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6年8月创办于北京的《晨报》副刊颇有名气。《晨报》创刊时就办有副刊,但开初的内容比较陈旧。1919年2月7日《晨报》副刊改变了内容,突破了原先那种低级趣味的圈子,增辟了《自由论坛》和《译丛》专栏,成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阵地,在当  相似文献   

11.
从1995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纸《华西都市报》诞生至今,已经11个年头。11年来,都市报纸已经成长为中国报业一道最绚烂多姿的风景。它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它成长在新闻改革事业不断探索前行的突破中。由新疆经济报社主管、主办的《都市消费晨报》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时至今日,《都市消费晨报》日发行总量达20多万份,平均日出64版,成为新疆最具影响力的都市类日报之一。现在回头总结《都市消费晨报》发展的7年,我认为,核心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办至今贯穿始终的灵魂。创新渗透于晨报…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的一天,当看到我的第一篇稿被刊登在驻地《奎屯晨报》上时,高兴的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这可是我当新闻报道员4个多月以来取得的第一个成绩呀!高兴之余的我,看着这篇消息,同时不得不深思:为什么大体相同的稿子一个月前投去一点回音也没有,而这次却得到编辑的青睐?一天上午,《奎屯晨报》编辑部刘主任来我部为函授学员授课,他在收集我们学员写的新闻稿件时,给我们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有一天,一个小伙子一次给我送了21篇稿件。我抱着对他负责的态度看了每一篇,虽说其中有几篇稿件的新闻价值不错,但都没有写精。我觉得这小伙子对新…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海明威有个习惯,就是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原来他这站着写的习惯,是为了强迫自己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感情,培养一种独具一格的文风。海明威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他曾经回忆说:“在《晨报》,你不得不学习写简单的陈述句子。”海明威是在《晨报》当见习记者开始他的新闻生涯的。当时,这家报社特别强调新闻报道要  相似文献   

14.
靳波 《青年记者》2004,(9):44-47
2004年7月1日,(《鲁中晨报》迎来创刊5周年纪念日。5年成为鲁中地区发行量最大、新闻影响力最强、广告收入最高的强势主流媒体,“鲁中晨报现象”引起众多报业同行、新闻研究机构及主管部门的关注。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等到报社视察,对《鲁中晨报》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许昌晨报》推出了一篇篇"带着露珠"的新闻报道,挖掘出一个个平而不凡的先进典型,培养了编辑记者的吃苦耐劳精神,提升了新闻队伍的综合素养。"双脚只有接‘地气’,文章才会有‘底气’。"作为一份地市级都市类报纸,《许昌晨报》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13日,中国记者网转载了一篇《〈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报道失实,兰州两记者被开除》的文章,文章说:为了严肃新闻宣传纪律,杜绝新闻宣传中的虚假新闻,兰州晨报对采写失实报道《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的两名记者予以开除,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文章指出该报道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凭道听途说,主观猜测,把使用过的医学标本写成被碎尸、被煮熟的儿童残肢进行公开报道,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兰州晨报》关于"三鹿事件"的报道为例,总结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式狙击报道"模式,并对此模式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牡丹江晨报》推出了视觉·深度专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通过新闻策划以摄影手段开展深度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此,笔者将《牡丹江晨报》开展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感受作以浅议。一、策划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作用新闻摄影报道策划是新闻策划概念的延伸和内容的丰富,它使新闻策划范围更加广泛。对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笔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委宣传部长、《兰州晚报》总编辑黄应寿著的《办报实践谈》一书,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黄应寿从事新闻工作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办报实践中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稿件和研究新闻的理论文章。《办报实践谈》一书收集了作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撰写的37篇作品.其中包括研究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委宣传部长、《兰州晚报》总编辑黄应寿著的《办报实践谈》一书,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黄应寿从事新闻工作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办报实践中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稿件和研究新闻的理论文章。《办报实践谈》一书收集了作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撰写的37篇作品.其中包括研究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