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部散文精神内核的审美传达,主要通过"异域想象"的文学途径来实现,而甘建华新近出版的西部散文集《冷湖那个地方》摒弃了这种异域想象,善于从西部自然、社会、人生的原生态中表现西部实有的地理景观,并提取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人真事,对西部进行还原式的原貌书写。新闻记者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把新闻散文化的叙述拓展转换为散文新闻化的叙述,并把西部之西的地理辞典和柴达木的文苑逸事融汇在模块式的散文结构中,书写着柴达木独有的石油文化和崇高的石油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对西部和西部文学理解上的不同使西部文学的概念界定争议颇多。在当代中国文学史的构建中,西部文学先后以四种不同的历史形态给人们以印象深刻的记忆。在研究的视觉选择和目的设计上,许多西部文学研究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了一些问题。立足西部而又不局限于西部,将西部文学的关注还置于更大也更为根本的中国文学乃至文学本身的思考是西部文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冯岩三部散文作品《西部之恋》、《小城之恋》和《印象西部》,内容可分为十二类,有七大突出特点;艺术上具有类型多样,文学性强,引用生色三大特色。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色子午线》和边境三部曲是科马克·麦卡锡创作的西部小说,奠定了他的当代美国西部文学大师地位。在麦卡锡的西部小说中,他无时无刻不营造和建构起一座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美国西部空间。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归纳麦卡锡笔下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研究小说中的空间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相似文献   

5.
《真实的西部》是美国剧作家山姆·谢泼德的"家庭三部曲"之一,剧中的奥斯汀试图通过工作及成就来实现自我,摆脱家庭遗传的影响与限制,却最终因为其兄弟的闯入而导致他的幻灭与崩溃,无法逃避世代相传的内在机制。《真实的西部》通过奥斯汀的挣扎与幻灭再现了谢泼德戏剧中的"家庭的诅咒"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6.
连绵横亘的乌蒙山脉,以其充满钟灵秀气的山水,养育了生活在贵州西部大高原上的山民。也养育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文学艺术家。金永福——一个中等身材,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无论走到哪里,手上拿着一支青烟袅袅的香烟的儒雅文人,就是这群辛勤耕耘的文艺家的突出代表,在他五十多个春秋艰苦跋涉的人生道路上,他先后出了两部长篇小说——《半边户》和《挂职》,两部中篇小说集——《汉子》和《匪女恩仇》,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高原神鹰》及散  相似文献   

7.
川 端康成虽然不是美学家 ,但他却是一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热情地追求美、执着地展示美的作家。当我们走入川端的文学世界 ,就会感到美的韵味、美的情调、美的画面、美的形象仿佛春风一般扑面而来。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不灭的美》、《日本文学之美》、《日本美之展示》等一组富有美学意蕴的文章中 ,通过剖析日本古典物语名著和歌俳句 ,深入探索日本民族的艺术观和日本文学之特征 ,行文中透视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美学观。川端康成十分欣赏泰戈尔访问日本时关于“民族的义务”发表的见解 ,他在《美的存在与发现》一文中引用了泰戈…  相似文献   

8.
把印度近现代文学提高到世界文学水平的代表是最与我们熟悉和热爱的泰戈尔。他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质量之高,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据统计,他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其中的《吉檀迦利》乃东方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诗作),二十多个剧本,出版了八部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和一百余篇短篇小说,谱写了近三千首歌曲,描绘了一千五百余帧图画,此外还撰写了许多有关哲学、文学和政治方面的论著、回忆录、游记、书简等三十余种。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生命最有意义的主题,也是文学最为普遍的主题。当我读到帕斯的《双重火焰:爱与欲》(蒋显璟、真漫亚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不禁被清晰透彻的剖析所吸引,感受到这是一部精彩的“西方文学的爱情主题学”。 《双重火焰:爱与欲》是帕斯于 1993年出版的一本散文论著,他用优美流畅的、诗歌般的语言论述了他一生对爱情的哲学化诗学思考,用各个时期的文学为例清晰地勾画出爱情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这实际上描述了西方文学爱情主题的发生发展史。他认为文学与爱情具有天然的联系,他说:“色欲是肉体之诗,…  相似文献   

10.
李斯的言语     
读《史记》,可以说是百读不厌。有的人从历史的角度去读,感谢司马迁为我们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有的人从文学的角度去读,感谢司马迁在我国人物传记的长廊中,用他那如椽之笔,第一个为我们画下了众多的有个性、有灵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象。李斯是司马迁笔下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他初为秦相吕不韦的舍人,后来得到秦王器重,拜为客卿。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秦始皇死后,太监赵高立胡亥为二世,与李斯密谋沙丘。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采用白话写成,使用的词汇种类多样、各具特色。其中的自称词十分丰富,既有自称代词,又有自称称谓,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章对《西游记》出现的自称词进行细致的归类与概述,对部分自称词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语用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犯中求避"是古典小说情节创作中的重要技巧之一,也是实现"和"的重要方法。《西游记》的作者在创作中积极实践"犯中求避"的美学观,在诸多相似的情节设计中,避免雷同和重复,产生了事相似而神相异的艺术美感。"犯中求避"的成功运用提高了《西游记》的审美文化价值,《西游记》能够成为经典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正在实现从"单极突进"到"多轮驱动"的转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应把握大开发机遇,与时俱进,整合有限资源,积极发展西部区域经济圈,形成产业集聚带,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其主旨有过多种研论,但无不有瞎子摸象难得要领之虞。凭实而论,是书所塑造的天宫地府神精魔怪亦是社会和人世间人际关系的折射。其深层意蕴在于奉告那些曾受过各种挫折或受过多种打击之后的人们应重新振奋精神,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掌握生存的本领,此其《西游记》主旨之三昧。  相似文献   

15.
骆以军的《西夏旅馆》可以看成其所有"前面"书写的一个"总结"。在骆以军的小说中,"外省第二代"这种迁徙者后裔的身份一直被反复书写,在《西夏旅馆》中也不例外。但作为一本驳杂繁复的"大部头"小说,《西夏旅馆》也处理了其他问题,其中主要的是对人类暴力根源的探讨。骆以军十分重视小说技艺的锻造,他自身也对《西夏旅馆》寄予厚望,但似乎事与愿违,此书无法超越其早期的作品,作为一个在小说中建立家园的人,骆以军还得继续寻觅。  相似文献   

16.
李敏 《保山学院学报》2014,(1):63-66,103
云南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IT产业发展正处于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来”阶段.西孟加拉邦在IT人才培养、软件研发等方面有优势,而云南省的IT产业面临着人才技术短缺,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未来云南与西孟加拉邦IT产业合作的现实在于加强IT技术、教育、人才方面的合作,而并非IT产品的市场拓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东汉和西罗马的崩解,文章从权力的层次结构和空间的内外结构上进行了比较分析.主体系统(两帝国的核心地区)控制着次级系统(两帝国的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主体系统一旦丧失了控制能力,复杂体系也便崩解为若干个无序的独自的小系统,原来的整体也不再存在.这种现象称为"磁石效应",即:磁石吸引着若干个附在它上面的螺丝钉,从而成为一个整体.一旦磁石没有了磁性,螺丝钉便逃脱了磁石的控制成为分散的个体,原来的整体也就解体了.从崩解的结果上可以看出:东汉的结构具有"凝聚性",具有再生的功能;西罗马的结构具有"扩散性",崩解后便会荡然无存.最后两帝国在抵制游牧民族的战争结果上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8.
西点军校德、智、军、体等多育并举,其体育运动对学员能力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参观访问,阐述了西点体育运动的开创与发展的历程、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活动、体育工作人员与场馆设施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宝贵经验对我国军事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极建构"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应用于批评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该理论还存在着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的空间。尝试以"立体式三极建构"将《西游记》中取经队伍的人物关系结构予以分析,并构建起一个多维立体的人物结构框架,可将人物关系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我国西部经济中具有相对优势的主导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