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老纳正名     
施拉普纳这位曾红及一时的前中国队主教练,由于伊比尔德的失利及之后执教寰岛队成绩不佳而被人们淡忘了。仿佛老纳除去给队员注入爱国主义的激情和豹子精神之外、不过是老鼠尾巴上的疖子——没什么“能”水了。尽管老纳在中国屡战屡败,是位名符其实的败将,但对于真正懂足球的专家,对于真正看门道的球迷来说,在老纳身上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东西。众所周知,杨晨的技术、意识、体能在国内均属  相似文献   

2.
由施拉普纳先生与国内热心支持中国足球事业的企业家共同出资创办的,以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支持中国足球腾飞为宗旨的浙江老纳酒业公司4月16日在杭州五洲大酒店正式开业。同时公司在中国足协支持下独资组建的拖拉普纳足球队亦宣告成立,该队赴德留学计划即将开始实施,并宣布向全国征求组建施拉普纳足球俱乐部的“落户”地。 热心的球迷朋友都知道,施拉普纳自从五年前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后,就与中国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未能带中国队冲出亚洲,可要在中国足坛有所作为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这几年中,老纳一直关注着中国足球——充当中国足球顾问,带领德国球队来华比赛,介绍组织安  相似文献   

3.
刚与施拉普纳续约,中国足协又在紧锣密鼓张罗着为国奥队聘洋教了,这实乃快事一桩,不过,洋教练来了,把其当“皇帝”供着?还是因地制宜、管用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洋教练与中国足协、与中国教练三方如何合作?这里头大有学问。一、不宜伧促上马与施拉普纳合作,我们有过教训。老纳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一知半解,大大制约了他的工作成效,可以说,对情况缺  相似文献   

4.
戚务生上任便对老纳的“既定方针”来了个大调整,有家报纸还登出了他说的话:“我至少比老纳强。”对这句话他事后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从战术上他确实对老纳不看好,他认为中国球员不能用“豹子式”的踢法,他把老纳弃而不用的高峰、姜峰、区楚良、曹限东、彭伟国、魏群、李晓都委以重任,把世界杯外围赛上踢左后卫很不适宜的黎兵调到中前场。一个阵容动了一半,并在上任后对桑普多利亚队的比赛中见到了成效,人们看到这个球队脚下功夫见长,进攻与配合都活起来了。戚务生第一份答卷让人满意。 几个月后,中国队在亚运会上又出人意料地打进决赛。  相似文献   

5.
刚听到施拉普纳被续聘的消息,我还以为是误传,然而这竟是真的,是显示中国人的大度,还是我们已别无选择! 还是先回顾一下这位德国“十大教练”之一的施拉普纳在中国的作为吧。1902年,施氏上任不久,即率队参加了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惨败而归,两场比赛丢失6球,尽管是临时组队,但中国队给人的印象是胡打乱踢,毫无章法。稍后,老纳再次率队出征戴拿斯杯足球赛,结果中国队由上届第  相似文献   

6.
桑普多利亚败北,商业比赛升温在’90世界杯的时候,对于大多数苦苦守望的中国球迷来说,“希望古力特能来中国”这个愿望就像“要嫁维亚利”、“想和巴乔鹊桥相会”一样不可及。大概很少有人想到,四年以后,仅仅是短短的四年,中国人已经可以实现这个梦想了。1994年中国足坛正处于最低迷的状态:我们不太了解的德国人施拉普纳率领一支疲惫之师在西亚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中国球迷拔剑四顾心茫然,信心全失,不知所措。然而,到了1994年的夏天,中国足坛再一次热了起来。意大利的桑普多利亚、AC 米兰、巴西的戈林西亚等队伍接踵而来,趁联赛间隙,淘淘金,逛逛长城。而对于广大球迷来说,能够脱开电视的框框,亲眼看到7000平方米绿茵场驰骋的“活的”球星,是多么令人激动!  相似文献   

7.
据《信息日报》4月5日透露:“施拉普纳要走了……。”这虽是早就在国人意料之中的事,但在他确实要卷铺盖的时候,我心里确有不少感慨。我记不清他是什么时候应聘到中国国家队执教鞭的——因为我并不是一个很够格的球迷,过去对足球界的事也很少关心,对“老纳”的印象是各种新闻媒介“填鸭”似的塞到我的脑子里的。在当初那年把时间,“老纳”比当代哪一个电视明星都要红火。他走到那里,新闻记者就追到那里;他随便说几句话,也会有人从中“引出深意”来,几乎就是“格言”。在那些日子里,报纸上不断有他的消息,电视上也几乎天天有他的镜头。在举国狂欢的春节晚  相似文献   

8.
颇受人注目的中国足坛两位“洋教头”施拉普纳和拉德,有何德何能孰优孰劣?此篇文章处自抒已见,广大球迷均可评说,不必拘泥。  相似文献   

9.
封面故事     
我不敢说贝克汉姆是英格兰足坛球技最好的一个,但毫无疑问他是整个英格兰足坛最有魁力的球员。 最新推出的一款电子游戏被命名为“大卫·贝克汉姆足球”。它的宣传词十分简洁:“像他一样训练,比赛,成为他本人。” 红透英伦的贝克汉姆也是世界众多球迷心中的偶像,以致于他的点滴行为都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似乎生来就喜欢黑色幽默的是中国足球,就像多年的国家队比赛都像给大家看笑话一样,弄到最后,球迷不拿国家队开涮就不是真球迷了。作为痴情的不懂行的球迷,我只是比较迷茫。最近看着当年一个比一个清白的主儿被拉去东北喝咖啡,我越发纳闷:祁宏不是一特乖的孩子么,也要作假?楼世芳不是号称当年足坛最有文化的人么,也干那种事?曾经的沪上传奇如今像蜂巢般千疮百孔,人们仰赖的足球人几乎都成了阶下  相似文献   

11.
十强赛上的折戟沉沙虽然仍让我们感到隐隐作痛,但随着虎年的到来,中国足坛也变得虎虎生威起来。这早春二月的一丝暖意就是“洋务运动”的兴起。所谓“洋务运动”,系指洋教练挂帅。相对于90年代初国家队请德国佬施拉普纳出任主教练而言,这是中国足坛的第二次“洋务运...  相似文献   

12.
拍戏,做生意,当教练,傅玉斌最近有点儿忙,不过一提到中国足球,他总是难以压抑住自己的感情。这缘于他踢球时与众不同的两个典故:当年,德国人施拉普纳执教国家队时看傅玉斌的比赛录像,中国教练劝他最好不要招这个门将进京,理由是他的个性是不服管,施大爷不干了:“我要他来守门,我不管他个性怎样。”这样,傅玉斌万有了“亚洲杯最佳守门员”的美誉;后来,被国内媒体共举为“中国足球先生”后,傅玉斌没有津津乐道自己的才华,而是冒出“守门员当选足球先生是中国足球的悲哀”的惊人语言,搞得为他鼓掌欢呼的许多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3.
从1957年匈牙利人以技术顾问行使中国男足指挥权,到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正式执教中国队,再到如今第五任洋帅福拉多入主国足,"洋务运动"在中国足坛已经搞了半个世纪。职业联赛期间,各个俱乐部更是如走马灯般更换着洋教头,而中国足球水平比起15年前,未见有何质的飞跃。塞尔维亚人福拉多拿起帅印,这一次,他是带领着中国男足进化,还是再一次被中国同化?  相似文献   

14.
施拉普纳带领中国队的失败,是中国足坛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足球刚刚打开的走向国际化的大门又变得“半遮半掩”,在使用外籍教练时显得小心翼翼,甚至患得患失,这才是那次失败令人最痛心疾首之处。之后国奥队的拉德形同虚设,广州松日队的维尔纳中途被废……中国似乎成了外籍教练的“百慕大”,而且众口一词的理由就是不了解中国国情。 如今中国队兵败十强赛,足球界再一次陷入和1992年时一样的讨论,中国该不该聘请外籍教练?我认为,只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的差距,这就不是一个难解的学术难题。 为何要请外籍教练 清末时魏源曾提出:“师夷长技  相似文献   

15.
国家队亮相不多,但是却给我们留下 了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印象中有积 极的也有消极的,却是我们无法回避也是 必须面对的。米卢的本钱有多大 怀疑米卢不是今天开始的,只是通过 中韩对抗赛的失利,使这种不信任公开 化。 自从1992年请来施拉普纳,张狂的 个性和中国人的好奇感,让老纳着实风光 了一番。那时的老纳,就像是皇帝出巡,所 到之处都会受到隆重的欢迎,欢迎规格远 远超过了一个足球队主教练。然而,随着 老纳的兵败,改革开放之后 到中国来的第一位外籍国 家队主教练灰溜溜地走了。 这次引进被称作是失败的 引进,其中…  相似文献   

16.
英国“足球绅士”博比·查尔顿惦记着他,甚至八年之后,他仍向中国记者询问:“大孩子”怎么样了? 施拉普纳赞扬过他:“他是中国最具职业精神的球员!” 球迷们关注着他,他那头球施射的本领独步球场,无人能敌,好一个“金头”!  相似文献   

17.
●“主考官”马克坚面对两位候选人。克劳仲给他的印象是与其配合,工作肯定会很愉快;施拉普纳给他的印象则“显然是比较理想的人。”●然而好事多磨。就工资合同与施拉普纳谈判时,因保险金问题及缴纳所得税的地点、方式、数额出了周折。方宏一句“只要请来最好的,花多少钱没关系”的话,决定了施大爷到中国的命运。然而,“最好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足坛有名有姓的陈亦明恐怕没有想到他会在今天被中国足协红牌罚下。自认为受冤的陈亦明进京讨说法,但结果他既没说明白,大家也没听明白。也许陈亦明要从中国足坛上消失一段时间,但对陈亦明的处罚所掀起的波澜却将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出现在人们的视觉之中。陈亦明由“名角儿”到“犯人”  相似文献   

19.
施拉普纳铩羽而归,拉德怏怏而回,维尔纳又惆怅离去,使国人怀疑,洋教练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但开风气之先的海派足坛,却始终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并在’96沪上万宝路精英联赛中就已经有所预谋,并使’97成为“洋教练年”。  相似文献   

20.
古广明寻踪     
数月前,当德国著名足球教练施拉普纳决定来华执掌中国足球队帅印时,中国人谁将出任施氏的主要助手,便成为广大球迷的热门话题。是徐根宝?是李应发?还是王后军……球迷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6月初,中国足协通过新闻媒介宣布应施拉普纳要求,正式邀请古广明为施氏助手。这消息使广大球迷既意外,又惊喜。意外的是古广明这位叱咤风云的前国脚早在7年前便金盆洗手告别足坛过洋留学,近年来他重披战袍在国外走红,恐难归国。惊喜的是,这位深受广大球迷爱戴的古仔赤子之心未泯,慨然应召归国,协施拉普纳重整足坛,二人珠联壁合,我国足坛大业中兴可谓有望矣! 古广明1959年1月31日出生在广州,从小就酷爱足球,8岁时就成为绿茵场上的小足球队员,9岁时进入广州著名足球重点小学素社直小学。12岁又闯入广州市中心体校的大门。古广明天资聪慧又刻苦好学,在该校足球教练的悉心指导下,他的球技长进颇快,不久他便成为学校足球队的拔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