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学生的问题哪去了现在的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那么孩子的问题哪去了?是原本就没有?不,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每天都会有问不完的问题。如:今天怎么又下雨了?是老天爷生气好哭吗?为什么我不能天天过生日?……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问题也越来越少了。反思原因:孩子的问题是在我们老师(包含家长们)的压制下渐渐地消失了。是的,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纵向推进,学生数激增,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之长期以来灌输式教育观念的束缚,造成不少学生从有问题不会提问到不愿、不敢提问渐渐恶化为不思考、没问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的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模式,课堂上,老师在尽心尽力地讲解,然后罗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能够把老师的问题解答出来,就可以了,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教育很成功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实践的检验中,人们发现这样的教育远远不够,这样的头脑是带有紧箍咒的,缺乏创新意识,因为他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问题性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使学生在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开拓思维、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4.
从本质上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教育。学会思考的核心则在于能否有独到的发现,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创新始于问题。敢于提问不仅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批判能力不可或缺的途径。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使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问题解决——新的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数学时间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比较肤浅和片面,老师课堂问题生成时要尽可能贴近低年级学生的思考水平和心理认知能力。如教学用书中应用类知识的教学,主旨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且要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此我校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三学一展示再提升",力求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星秀 《成才之路》2010,(13):26-2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具备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最重要的职责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前,学生"问题意识"之淡薄、提出问题能力之低下令人忧心忡忡。笔者认为,在化学教育中大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王丽 《中学物理》2012,(6):43-44
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学习知识还是掌握技能,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解决问题是我们物理学科学习的终极目标.很多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当然老师也许强调多少次了,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不明白;因此,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下,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8.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有质疑才会有思考、有创造.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才是创新性教育的主要表现.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将问题制造作为教学核心的学科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红 《班主任》2013,(4):5-7
佛家有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教育生活也是如此,一节课能够展示出老师基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一个问题的解决,除了能够反映出班主任老师的不同教育智慧之外,往往还能看出隐藏在策略背后的教育哲学。而问题本身的不断变迁,又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我们对教育问题思考的基本轨迹与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1.
一、高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当今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是:学生提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提出带有自己个人见解的问题.根据有关资料和日常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和提问的比例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基本提不出问题.即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实无效果,提问都过于形式.学生的提问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存在着“不敢问”、“不会问”、“不想问”、“没时间问”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生物学教学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问题解决”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围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展开思考、讲述和讨论,从初始状态,经过一步一步的中间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13.
教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具有高层次思考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数学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对此关注不够。思考属高层次思维,而高层次思维则包含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和"问题解决"。"教思考"指的是教会学生具备高层次思维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导学生思考,需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思考、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研究进一步提出教思考的技巧策略和评价数学课堂教思考的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通过创建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验或对事物的思考中发现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解决方案,并及时进行反馈评价.通过这样的问题解决教学法,学生亲自来体验对知识的产生和获得的经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科学高效的解题方法,并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所在.一、创设情景,激发问题兴趣问题解决始于良好的问题情景.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生活经验,将授课内容隐置在问题情景中,使学生在对有趣、生动情景素材中主动提出问题,与老师一起结合新旧知识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建立良好的问题情景是关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问题解决能力逐渐被人们认可和重视,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能力。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开始对小学教育目标进行全新改革,大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目前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主要方式是老师讲课和学生做题练习,这种传统教育模式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数学教育游戏模式势在必行。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游戏设计的主要内容,突出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以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游戏设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利用问题教学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协会在《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从此,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在我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广大教师在“问题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提出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解决几个问题更重要”等论断都是在强调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个性意见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大家的共识。无论是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实践工作者都希望学生有较强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当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我们老师又有多少耐心去主动倾听、接受呢?因此,往往学生大多成为知识的容器是我们教育失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有质疑才有思考,有质疑才有创造。基于问题教育PBL是创新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该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以制造问题为核心的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自主地解决问题。课程改革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生物学教学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依据“问题解决”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围绕“问题的提出一分析一解决”展开思考、讲述和讨论,从初始状态,经过一步一步的中间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20.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自主地解决问题。课程改革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教学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问题解决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围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展开思考和讨论.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