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礼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概念,对我国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相互交往有重要影响。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礼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学生礼仪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礼仪的基本内涵及特征1.礼仪的基本内涵礼仪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仪是指人们在  相似文献   

4.
礼仪,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应当共同遵守的礼节和仪式。个人的礼仪修养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要从做人开始,从与人的交往开始,因为交往是否成功往往取决双方个体的素质,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文明自己开始。  相似文献   

5.
陈志杰 《考试周刊》2009,(21):235-237
行政礼仪是人们在商务交往中的艺术,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商务交往是讲究规则的,即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务交往涉及的面很多很广,但简单来说,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我们把行政礼仪界定为商务交往中的艺术,是商务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源于行政礼仪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更应以现代文明礼仪教育下一代。世纪之初,人类的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和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某项事业、业务的成功。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07,(6):50-50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  相似文献   

8.
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时期。我们要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以适合幼儿并为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去组织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观念和礼仪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气质风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曾说,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交往中学到,礼仪的养成,没有再比交往这个方式来得快、来得切实。可见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十分必要,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礼仪不仅体现一个人良好的教养,也可直接影响交往的效果。俗话说的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品质的关键期。如何来进行幼儿交往礼仪的培养呢?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让幼儿知礼仪、学礼仪、做礼仪这三步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学林 《宁夏教育》2000,(11):11-12
礼仪是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交往而约定的最基础的行为模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文明程度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人际交往的频繁,礼仪日益成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礼仪教育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开始纳入我国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成为学校德育不容忽视的一项基础工作,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绅士礼仪     
礼仪, 不仅显示出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修养, 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魅力。当今社会的发展给传统礼仪也带来了不少的冲击, 但是在与人交往中, 我们仍然要知礼、懂礼,这样才不会落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3.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国家间、民族间、人们间交往的秩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时能彼此友好接受的表象的道德规范。社会发展到今天,礼仪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准则。古往今来,礼仪都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在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的问题.而同伴交往又是幼儿最初学习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能否得到同伴的肯定和集体的尊重是幼儿自我价值肯定和满足的一个关键因素.区域游戏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充分交往的机会,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同伴交往礼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如今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礼仪教育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意识,帮助学生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礼仪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校园里,有的学生脚踏拖鞋,出入公共区域和教室;有的学生在集体场合更衣、挖鼻、吐痰、高声喧哗……凡此种种,可谓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交往中我们所展示的是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我们就是家庭的形象代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起点,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使他耳濡目染,使他形成了带有自己家庭文化特征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交往中最能直观感受的就是礼仪,礼仪是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的直接表现。礼仪教育就是要有目的地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人。见面礼仪五要点礼仪就是当别人在看着你和听…  相似文献   

17.
浅谈职业高校礼仪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步入社会与人交往的一座桥梁,本文针对职业高校学生的特点,对礼仪教学中如何准确的理解掌握礼仪知识和用丰富的语言表达礼仪的内容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交往时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乖生活习俗的反映。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需要深入有效开展礼仪教育。从培养礼仪情感、丰富礼仪知识、训练礼仪技能、维护礼仪环境四个要素方面来深入探讨大学生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润滑剂,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逐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礼仪教育,曾经有南京一所学校提出“让女生成为淑女,让男生成为绅士”的校训,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20.
司洪流 《考试周刊》2009,(16):236-23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礼仪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礼仪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应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