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音乐的角度来考证中国古代戏曲音乐的形式,从而提示戏曲的形成与戏曲音乐形成有具体的区别,对研究戏曲中音乐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3.
古代戏曲是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是文学与音乐的艺术综合,也是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民族文化融合对古代戏曲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涉及的问题极多。此文仅以古代戏曲的形成与兴盛,以及古代戏曲音乐的发展与成熟诸问题与民族文化融合之关系为论,聊述浅见。  相似文献   

4.
作曲家、教育家、戏曲改革家马可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全身心投入戏曲音乐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戏曲音乐改革工作,呕心沥血,对戏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看法,形成了他自己的戏曲改革思想,对当时的戏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代王骥德论及戏曲音乐时,曾提出“美听”之说。元明戏曲语言之所以能形成“美听”的审美效果,关键在于根据音乐来确定文词,使文词的韵律符合音乐的旋律,使曲词具有韵律和节奏美,使宾白也具有同曲词一样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6.
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是我国传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本即对这两个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关注点更倾向于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戏曲内容。黄梅戏也是安徽地区音乐教育的重要源泉,是安徽特有的文化内容,拥有浓厚的戏曲文化教育特色,对推动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鉴于此,如何将黄梅戏文化引入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学之中,全方位发挥黄梅戏戏曲文化的教育价值,加以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当前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江树忠 《儿童音乐》2012,(12):50-51
现今中学音乐教师大多都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而师范院校教育中戏曲音乐几乎是空白。试想,一个不了解戏曲音乐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喜爱戏曲音乐的学生呢?同时一些戏曲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也基本上都去从事舞台工作或专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很少能进入普通的中学从事教学活动,所以说缺少专业的戏曲老师已成为戏曲在学校和学生中普及的重要阻碍。怎样解决高中戏曲教育中师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9.
让小地方戏曲音乐登上大雅之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作者对上党梆子戏曲音乐创新的成功尝试,阐述用地方戏曲音乐的素材,施与音乐创作的手段,让地方戏曲音乐走出狭隘的小圈子,登上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0.
从戏曲分类角度来说,我国戏曲包括彩调剧、藏剧等诸多著名曲种。新时期观众甚少了解这些戏曲,更不了解戏曲如何演变成现在的音乐以及音乐在戏曲中所起的作用。在我国传统戏曲中,类似于《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众多,但只是文字抒发的一些情感,没有用词曲的方式唱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音乐对于戏曲变革中的重要性。正如《亦腔亦史: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戏曲的历史是音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与历史悠久戏曲音乐文化渐行渐远。本文通过阐述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戏曲音乐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戏曲属于一种传统民族音乐,戏曲一直作为独立音乐形式被广泛欣赏以及传承,戏曲具有较大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例如越剧委婉、黄梅戏浪漫、秦腔粗犷、京剧爽朗、昆曲柔情,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更加应当加强戏曲音乐融入,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戏曲及传统曲目,在学习中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爱上戏曲,从而促使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提升学生戏曲素养。主要是关于初中音乐课程融入戏曲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戏曲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比较有名的城市之一就是山西,这是"戏曲艺术的摇篮"。汉代时期,该城市就已经有木偶与皮影形式的表演,到了北宋时期,"诸宫调"形式出现,之后还有了宋杂剧和金院本等形式的艺术,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对于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将对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崔保亚 《培训与研究》2009,26(7):75-77,92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原始社会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随后经历了先秦、汉魏到初唐的漫长萌芽阶段,终于在唐代中后期得以形成,紧随其后的宋金元时期是戏曲的成熟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的空前繁荣以及发展到现在不景气的现状。纵观它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过程,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原因和戏曲音乐学问题。本文以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为例,来论述多学科综合的戏曲音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丁新星 《快乐阅读》2011,(25):63-65
我国独特的戏曲艺术,浓缩了灿烂中华的文化精神。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观念的影响,中小学音乐教育却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感悟浓缩在舞台艺术中的多彩人生和其独特艺术创造中的文化精神、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清水 《文教资料》2009,(11):131-133
如何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升农村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提升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入手,创新性地"借来"戏曲和地方戏曲--农村学生身边的艺术,将农村音乐教育和普及戏曲文化结合起来,一举两得,值得研究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戏曲音乐引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是当今音乐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加强戏曲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戏曲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以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各试点中小学的戏曲教育刚刚起步的现状,若要解决中小学戏曲师资问题,尚需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来源地"——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入手来寻求解决途径,应逐渐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有课程体系的音乐理论、音乐表演、作曲技术、基础音乐素质、艺术实践五个教学板块中渗透戏曲教育,以在大学阶段为那些将来的基层音乐教师打下较为全面的戏曲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花鼓戏、湘剧、祁剧为典型代表的湖南戏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艺湘军的崛起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湖南戏曲对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舞蹈表演等专业都形成了影响,是湖南艺术教育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原始社会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随后经历了先秦、汉魏到初唐的漫长萌芽阶段,终于在唐代中后期得以形成,紧随其后的宋金元时期是戏曲的成熟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的空前繁荣以及发展到现在不景气的现状。纵观它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过程,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原因和戏曲音乐学问题。本文以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为例,来论述多学科综合的戏曲音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