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评与书话     
正书评与书话是依附在书业这颗参天大树上的两只甜果,长期以来,与书业相伴相生。而书评和书话又酷似一对孪生兄弟,乍一看模样相似,但静下心来细瞧瞧,书评和书话间还是有一定形式与内容上的差异的。书评,可以望文生义,就是对图书的评论性文章。是对一本书独立而严谨的评论。从艺术性、思想性、文学性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客观、公正是书评写作者必须秉承的写作姿态和基本要求。有一不说二,有暇不掩玉,这样写出  相似文献   

2.
书评与书话     
书评与书话是依附在书业这颗参天大树上的两只甜果,长期以来,与书业相伴相生.而书评和书话又酷似一对孪生兄弟,乍一看模样相似,但静下心来细瞧瞧,书评和书话间还是有一定形式与内容上的差异的. 书评,可以望文生义,就是对图书的评论性文章.是对一本书独立而严谨的评论.从艺术性、思想性、文学性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客观、公正是书评写作者必须秉承的写作姿态和基本要求.有一不说二,有暇不掩玉,这样写出的图书评论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才能把一本好书和孬书公诸与众,让购书者“依评索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报纸的纯文学版纷纷变脸,生活随笔、时评杂感、纪实文学、时尚书评、幽默小品等等,取代了小说、诗歌等纯文学体裁,成为党报文学性副刊的主打。将纯文学副刊变为有文化品位的社会性副刊是报纸副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网络书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书评难写,难就难在国人尤其是文化人碍于面子,有许多话不得不绕着弯子说或者干脆不说,如此则写出的书评便失却了锐气和风骨。好书评的诞生有时会让书评作者付出人际关系渐行渐疏、朋友越来越少的代价,所以书评在中国一直很难健康蓬勃地发展。网络书评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批评家们可以在网络面具下自由地发表意见,一方面保持了书评的独立品格,有利于提高书评质量;另一方面为书评作者赢得了较大的自由表述空间,更使书评走向大众,充分发挥其对读者和出版社的影响。网络书店、读书论坛、出版论坛的出现,为专业书评的传播提供了广…  相似文献   

5.
试析农业科技图书读者的网络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网络书评的出现缓解了海量图书与有限书评的矛盾,拓宽了书评的功能,大范围地影响着读者的选 择判断,是现代阅读文化的生动体现。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读者网络书评如何在读者交流、质量反馈、资源建 设、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促进农业科技图书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行了讨论,以期引起对农业科技图书读者网络书评的充 分重视,为其积极合理发掘与引导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6.
鉴赏艺术·思想书评的方法,往往被人认为是技术性门径。在掌握了方法之后也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企图超越陈陈相同的一套方法,“更上一层楼。这是一种可贵的追求。书评学研究书评的艺术,并非只为满足人们这样一种愿望,而是提高书评质量、提高书评品位、扩大书评影响的需要。书评要对书进行判断,还要论证这个判断的正确,它实际是一种创作,任何创作艺术是不可缺少的。对书评来说也是如此,没有艺术,就没有书评——至少,没有高质量的书评。  相似文献   

7.
1目前影响书评情报价值实现的成因 当前影响书评情报价值实现的因素有对书评知识宣传讲解不够和人们对书评认识不足等诸多方面,但笔者认为,最为根本的还是一些书评文章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不够规范,有的甚至背离了书评的基本要求;还有就是目前书评涉及的范围不能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举其要者,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四、呼唤书评权威书评需要权威。书评权威不但能对图书的价值作出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判断,还以其权威性影响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它依附的形式有二:一是权威书评报刊,像美国的《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英国的《泰吾士报·书评周刊》和《伦敦书评周刊》那样,他们褒扬的新书一定会在国内畅销,他们  相似文献   

9.
书评作为揭示报道文献的方式,它涉及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部门、出版界、读书界等各个层面。如果对书评的认识只局限于部门目的的工具,而不是从宏观上加以研究,势必影响书评的发展和利用。本文把书评纳入文献信息学范畴,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从文献信息学的视野去探寻书评的本体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书评理论研究一直在书评实践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80年代初期,我国书评业刚刚经历了“文革”十年的创伤,当时,对书评心怀余悸者有之,淡漠者有之。在这种情况下,书评界发出了一片“加强书评工作”的呼声,并对书评工作的意义和外国,尤其是美国和前苏联的书评经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介绍,从而澄清了对书评的一些混乱认识,迎来了80年代中期我国书评数量的辉煌;80年代中后期,针对书评质量较低、书评队伍不稳定等状况,书评界又着重对书评创作和书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90年代初,我国书评的质量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出版的不正之风、低劣出版物等的批评渐成气候,书评对出版物的社会控制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90年  相似文献   

11.
少儿图书推广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一:平面媒体书评 除了争取专家和权威人士撰写的书评在有国际影响、攸关图书销售行情的报纸上发表外,还提倡少儿图书由青少年们自己写书评,使图书有更为广阔的影响力,这种方法在少儿图书的宣传推广中特别有效.请书评专家全国巡回宣传,向读者和图书馆散发免费散页书评,利用图书护封、勒口、封底摘抄书评等等.在书评打开局势产生影响后,开始在同一报纸上刊登广告.  相似文献   

12.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13.
书评与图书馆的学术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提高图书馆学术地位的角度,阐述了书评在信息社会中对读书人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利用书评将好书的价值揭示给读者的重要性,并对图书馆如何开展书评,评什么书,什么人评,怎么评等运作方式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吴平  徐振云 《出版广角》2014,(13):12-15
正现在书评的商业性逐渐增强,书评的批判性越来越弱。一部分书评或为书籍做广告,或为出版社做宣传。对书籍之不足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甚至过分夸大好的一面,对书的缺陷视而不见,不仅易误导读者,还让读书人失去了对它的信赖感。2013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书评时代"主题论坛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作家、书评家,就书评的作用、书评的写作、信息时代与书评的未来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与会者剖析了当代书评的现状,指出其"无原则吹捧"与"一边倒"制约了书评的发展,导致书评可信度不高。这种对书  相似文献   

15.
除出版商、图书馆等对书评的重视,读者对书评的信任,庞大的书评队伍,完善的检索体系等外,美国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书评媒介亦颇引人注目。而在这个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组成的媒介体系中,书评报纸和书评杂志的历史尤为悠久,亦尤为书评研究者们所重视。一、美国书评报刊的历史沿革从范围、性质的演变来看,美国书评报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815年~1871年,杂志书评栏的开辟1815年,《北美评论》在美国创刊,它以每期两栏的篇幅刊登书评,从而揭开了美国书评报刊建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阅读调查报告资料一再告诉我们,亲朋好友推荐与媒体书评,是影响读者买书或读书的重要因素. 过去,书评大多由新闻媒体提供.严格的媒体书评,是由媒体从一批当月新书中挑出认为值得撰写书评的作品,一方面去信向出版社索取稿件,一方面从自己的作者名单中挑出合适人选撰写书评.不会让书评作者和出版社有所接触,以保持客观中立. 不过,随着新闻媒体的书评版面式微,影响力下降,还有出版品数量激增,网络媒介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意义的书评数量逐年减少,新型态的书评不断增加.虽然畅销作家史宾赛·强森认为,书评对书籍销售的影响是零,但对大多数出版人和作家来说,还是非常相信书评与口碑推荐,所以愿意冒着被骂翻的风险,找一堆名人在书腰上挂名推荐,部分重点书的推荐序更是厚达数十页.  相似文献   

17.
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大众对书评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书评的一般特征已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一种新兴的书评服务模式——数字书评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新阅读时代下读者书评服务的发展趋势.文章探讨了图书馆数字书评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书评建设的现状调查以及对国内网络书评资源的发展模式分析,提出了图书馆数字书评建设对策,以不断完善、充实图书馆数字书评服务,达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盛韵 《编辑学刊》2011,(4):54-59
《东方早报》的周日文化副刊《上海书评》诞生已三年,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份书评可谓逆流而动。在西方不少传统大报面对激烈竞争以牺牲书评版作为自救策略之时,《上海书评》的诞生体现了纸媒的一种极具远见的应对思路,并产生了相当的文化辐射效应。这三年中,上海的《Ⅰ时代报》、《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等媒体纷纷推出了文化书评副刊,明显受到《上海书评》风格影响的还有广州《时代周报》的"时代阅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转制,与此相对应,书评学与书评文化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检索书评文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的书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书评本体论问题进一步清晰,一些研究者以新视角对书评文化进行研究,网络书评、学术书评成为书评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等等。但是,书评历史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研究者对书评业面临的新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年的振兴,目前,我国的书评事业已摆脱了过去的停滞,处于走向兴旺发达的转折时刻。然而,与欧美等国的书评业相比,在规模、力量及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书评业系统内部,规模小,数量相对于一年内出版的图书种数还很少,书评质量参差不齐,发展书评业的各种力量间缺乏有机联系;书评业外部环境中,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不能充分保障书评业的顺利进行。为此,改变我国书评业的落后局面应该从书评业本身及其外部环境着手。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工作书评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社会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