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海撷英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点燃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师生建立融洽情感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爱,是感情的本质体现;爱,是情感的结晶。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则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利用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激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要使学生爱学习,首先就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数学这fi学科,抽象性、概括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直接,就更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难。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显得比其他学科更加迫切和必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教师作多方面的努力,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好学好的客观基础。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师生关系不协调,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做到热爱优生,也要热爱差生,热爱学生的优点,也要热爱学生的缺点。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作为情感载体,处处表现出“爱生如命”的崇高思想感情,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使学生产生对教师信任和热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互敬、互爱的心理呼应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教中有情,情中有教,师生教与学产生心理共鸣,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无可比拟,能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诱导的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重和理解。数学教师的情感在这里主要指爱学生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教学内容内化的催化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喜欢数学老师,对数学这门学科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它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言文字能吸引住儿童,因而数学教学不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对教学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和课业负担。如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泼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一、让学生热爱数学这门学科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者,而且也是为人的榜样。一位好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精力充沛地面对学生,以富有情感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每一项知识的本质,把教师对数学的爱展示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常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上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它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的。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有人从五所学校随机找了100名教师,问他们:“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问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的爱吗?”回答“是”的仅占12%。这说明老师虽然爱学生,但与学生的沟通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和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教,教师是主体,学,学生起决定因素。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认真教好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心理学认为,爱是一种情感,是兴趣的高度发展,爱的情感对于注意的集中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爱是不会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的教育、培养和训练。(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每个人民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是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是做…  相似文献   

8.
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它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政治学科教学运用情感艺术的基本要求政治学科情感艺术运用不同于语文、历史、数学等学科,有它自己独到的特点和要求。爱是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用自己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对政治学科和所教学生的满腔热爱,促使学生热爱政治学科,形成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收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美感是学生审美需要得以满足…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实际上,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学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从思想上、生活上、学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情感、兴趣、动机、意志、性格等心理活动特征。它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调节和推动者。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情感的主要途径就是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气氛,进而内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若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之中,并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推动力量,从而主动、自觉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了解其学习动力、学习特点及兴趣爱好,应向学生注…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学生如果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更容易变得生机勃勃,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关系。衡量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否已经建立的标志,就是看师生间有没有形成情感谐振,即教师的教导和行动能否感染学生,以达到协调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如果教师能通过自己的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热爱学生的情感赢得学生的尊敬。那么,教师就会因受到学生的尊敬而产生工作的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更加自勉,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更完善的榜样;学生也会因受到有威信的教师的大力关怀和爱护而更加尊敬教师,努力学习。仿效教师的言行。换句话说,师生关系就能因相互尊敬而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这就意味着情感谐振已经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数学教学对多数人而言都有冷漠枯燥的感觉,而作为教学的执行者,数学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用情感打破这种冷漠,用激情点燃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 (一)数学教师必须热爱数学 数学教师必须热爱数学,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情感和思维,把教学当成一种享受,同时用这样的情感和思维影响学生.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数学的人能讲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数学课.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教材冷淡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只要对学习有兴趣,思维活动就会更加积极有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对待和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你所教的数学课就会产生兴趣,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才能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和乐学。  相似文献   

15.
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也是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蔡建霞 《成才之路》2010,(36):55-56
一、提高兴趣,增强信心 1.在师生关系方面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要让学生爱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必须学会让学生热爱这个教师。但是要想让学生热爱教师,教师必须爱护学生。"待优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自卑、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一、真诚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和互补.爱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支柱、精神、灵魂.  相似文献   

18.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能够使彼此相互沟通、接纳,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迁移到学习上,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增强教育效果。那怎样才能构建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一)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  相似文献   

2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催化剂。兴趣可以滋生动力,可以产生学习动机。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就是情感因素。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因受数学规律和逻辑关系的严密性特点的影响,很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