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沫(mei)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三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公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已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还鲁之侵地。  相似文献   

2.
鲁人曹沫     
[汉]司马迁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相似文献   

3.
【原文】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  相似文献   

4.
一、题解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原文并无此题目,标题是后人加上。内容是记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并赞扬曹刿的爱国思想,重视人民力量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长勺战役发生于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二年。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鲁桓公十八年,桓公亲访齐国,因其夫人与齐襄公私通之故,而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  相似文献   

5.
关于鲁桓公的出生之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历代学者皆付之阙如。当其子鲁庄公出生之时,桓公因他与己"同物"而为他取名为"同",由此可推知桓公生年。因为,春秋时期流行岁星纪年,根据岁星——即木星大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规律,将周天分成十二个位次。岁星运行到某次,就以该次纪年,十二年一轮回,类似今天的十二生肖纪年法。所谓"同物"就是"同岁",即鲁桓公和庄公出生之年,岁星运行都在同一个位次,也就是说桓公与庄公的年龄相差为"十二"的倍数。根据庄公出生年及史书所载桓公生平事迹可推断,桓公比庄公大二十四岁。庄公出生于桓公六年(前706),则桓公应出生于鲁惠公四十年(前729)。再以推出的年龄与史书记载桓公生平事迹相验证,无不符合。  相似文献   

6.
《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①.  相似文献   

7.
文姜本事考     
文姜,姓姜,亦称姜氏(文姜是后人的称呼,文是其谥号),春秋时人.父亲齐僖公,兄弟有齐襄公诸儿、齐桓公小白、公子纠、公子彭生,姐姐是卫国君夫人宣姜.丈夫鲁桓公轨,儿子是鲁庄公同和公子季友.  相似文献   

8.
鉴于历史上对齐桓公评价太高,文章从齐桓公插手他国事务以谋私,召陵之盟的导火线、所谓尊王攘夷、以及齐桓公悲惨的结局诸方面,对齐桓公作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9.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该文说的是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长勺之战中,曹刿以其深谋远虑,帮助鲁庄公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传统意义上的解读是把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对举,鲁庄公俨然成了曹刿的陪衬,鲁庄公"小惠""小信"之"浅薄"陪衬出曹刿的"民本意识",鲁庄公以"将战""将驰"的"冒进"陪衬出曹刿"不可""可矣"的天才指挥,鲁庄公以"问其故"的"无知"陪衬出曹刿战略思想的深谋  相似文献   

10.
宁越欲干齐桓公②,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③,以商于齐④,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⑤,爝火甚盛⑥,从者甚众.宁越饭牛车下⑦,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⑧.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日:“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⑨.桓公及至⑩,从者以请.  相似文献   

11.
宽容     
宁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宁威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及至.从者以请。桓公赣之衣冠而见,说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故贤者也,  相似文献   

12.
桓谭《新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  相似文献   

13.
方城考     
"方城"之名,首见于典籍者,当属<春秋左传>僖公四年.这一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文及其注释,然后逐一答题。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执其仆夫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合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悦,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其有小恶。以其小恶,忘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  相似文献   

15.
对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这句话.很多解读文章都依据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内容去直接印证鲁庄公的"鄙"与"不鄙",这实际上是把肉食者当成了鲁庄公. 肉食者不是指鲁庄公,课文注释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16.
《左传》当中描写长勺之战时,极力渲染曹刿出众的才华,而我认为,长勺之战鲁国之所以取胜,最关键的原因并非是曹刿的才华,而在于鲁庄公海纳百川”的宽容心态。曹刿在进见之前,曾说过:“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曹刿虽有才,但为人不谦逊,若让君王听到,往往被排斥。楚怀王仅仅听信小人谗言,就将楚国左徒屈原贬为庶人,使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对比而言,鲁庄公所创设的环境,的确是十分宽松的。况且,曹刿本是一芥草民,对鲁庄公循循善诱地教导时,鲁庄公并未觉得他傲慢,反而虚心接受,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鲁庄公对臣民十分宽容、和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鲁庄公对曹刿论战一事的态度与做法,还是应该肯定的.鲁庄公不"鄙",其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8.
[阅读训练一] 举火求贤 [原文] 齐桓公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日:"宁威,卫人也,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用未晚也."公日:"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①.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②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摘自李贽<初谭集>)  相似文献   

19.
《曹刿论战》作为初中教材的传统名篇,教学时许多同行只偏爱曹刿,忽略了文中另一人物庄公形象的引导分析,即使注意到也只是一带而过,简单地将之定性为“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的形象。鲁庄公真的那么“鄙”吗?曹刿乃一介平民,又有点恃才自傲(“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745年陈国的第十一代国君文公卒,长子鲍立,是为陈桓公。公元前707年陈桓公卒,陈国发生了一场内乱:陈恒公的异母弟佗,杀了太子免而代立,但免的母亲与免的异母弟躍的母亲,都是蔡国人,又是姊妹关系,蔡人要立蔡女的后代为国君,就杀了佗立躍,是为陈厉公。厉公二年(公元前705年)生太子完。厉公卒,其弟庄公林立;庄公卒,其次弟宣公杵臼立。太子完未能继位,于是公元前672年在陈国的又一次内乱中,出奔齐国,易姓为田,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死后谥号敬仲。这个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