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问题呈现】《“番茄太阳”》教学片段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故事:腿有伤残的作者在菜市场认识明明一家,知道他们全家到城里来给双眼先天性失明的明明医治眼睛,并和他们相处了一段开心的日子,后来有人为明明捐献角膜,明明临走时告诉作者,她长大后要把自己的双腿捐献给作者。故事真挚感人,小女孩明明那纯真的心灵特别令人感动。但是,有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联系社会现实,竞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永生的眼睛>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的高尚情操.这篇文章的情感目标是使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3.
[问题呈现]<"番茄太阳">教学片段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故事:腿有伤残的作者在菜市场认识明明一家,知道他们全家到城里来给双眼先天性失明的明明医治眼睛,并和他们相处了一段开心的日子,后来有人为明明捐献角膜,明明临走时告诉作者,她长大后要把自己的双腿捐献给作者.故事真挚感人,小女孩明明那纯真的心灵特别令人感动.但是,有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联系社会现实,竟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  相似文献   

4.
正《永生的眼睛》记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先后去世,都捐献了角膜。文章内容涉及到中国人忌讳的死亡及器官捐献。备课时,我一直担心学生会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困扰而无法理解主题。没想到,学生对这篇课文特别感兴趣,主动通过网络找来大量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了解到:黑龙江  相似文献   

5.
看到一则报道,关注的对象是角膜捐献者。廖群,24岁,因患有白血病在家乡静养。她说有很多事想去做,但可能无法完成了。不过,她还是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捐献角膜。“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世界,去看我没有看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读了《番茄太阳》一文,大家一定会被明明那颗善良的心所感动。明明的眼角膜手术成功了吗?课文作者卫宣利后来的描述揭开了答案——3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明明的消息。一天,无意中打开电视机看一个新闻节目,在来回晃着的镜头里我竟看见了明明。她接受了一个角膜捐献。当一层层的纱布从她眼睛上拆下来的时候,电视里所有的人都显得十分紧张。一个老医生在明明面前伸出两个手指,问:“你看得见这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7.
(一) 单元学习要求学习本单元课文,除了要求掌握下述“分课提示”中所列生字难字、关键词语、重点句子、修辞手法以外,着重要求领会下面几点: 一、本单元的十一篇课文,都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实,人和事是不能分开的,人得通过事来表现,事得由人来完成,所谓“人务其事”“事在人为”便是这个道理。但是,由于作者表达主题的着眼点和题材本身的特点不同,有的记叙文重点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有的记叙文主要在讲述事情的发展变化和前因后果,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单元的课文都属  相似文献   

8.
《珍珠鸟》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现代作家冯骥才所作,是一篇文质兼美、朴实无华的佳作。文章为我们讲述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相知、相依的过程:“我”为珍珠鸟创设温情浓郁的“家”,珍珠鸟与“我”和谐共处,其乐融融。我在授课中始终抓住“‘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这一核心,并贯穿始终,因为信赖不仅是文章的主题,更是课文的延伸点。课文通过“我”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意在说明如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并努力为动物创造一种生存的环境,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珍珠鸟…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雪儿》是义务教育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人鸟情深的动人故事:一只受伤的白鸽——雪儿,被爸爸带回了家。“我”的腿跌伤了,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雪儿和“我”做伴,“我”为雪儿疗伤,盼着它快快好起来。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我”放飞了雪儿。课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内容感人,情感真挚,是一篇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并能使学生从中感陪到人与动物和谐之美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0.
我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坚强的人,一直以自己咬紧牙关不流泪而自豪。但是,近两年的我突然变了,变得多“情”善感了——那是一节语文课。课文《小音乐家扬科》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色彩”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多姿多彩.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教材介绍】《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文章简短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13.
“读写例话”是由“例”和“话”两部分组成的,“话”讲述读写知识,“例”则是“例文”。每一篇“例话”通常侧重于读或写的一个方面,它们是交替穿插在各组课文中的。一篇“例话”就是一个训练重点。 练习给课文分段,是小语课本中的第一篇“例话”。分段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点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14.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手术台就是阵地》《梅兰芳蓄须》《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这类课文都是通过讲述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的高贵品质。教学这类课文,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例,从“教什么”“怎么教”两方面,简要谈谈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梅花魂》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课文在表情达意上脉络清晰,前后照应,多次写到梅花的高洁“秉性”,处处流露老华侨思乡恋国之情,花魂人品两辉映。以前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自读课文后,对中心思想的把握并...  相似文献   

16.
吕晓红 《山东教育》2009,(11):22-2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讲述了司马迂忍辱负重编写《史记》的原因和过程。结合课文理解“发愤”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可是仅仅立足于课文,学生对“发愤”的理解不够透彻,感受也不是很深刻。跟《上下五千年》中的原文对比阅读,不难发现改编后的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空白,  相似文献   

17.
一、演足课前戏1.用音乐激发情感。在进入课文之前,我首先播放了由黄磊演唱的歌曲《等等,等等》。歌曲一播完,马上有学生叫到:“再听一遍!”“那是唱翠翠的!”于是我顺势联系课文,向学生介绍《边城》及翠翠的故事。2.用讲述叩击心灵。《边城》一书已看过多遍,我根据自己的整理,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起了这个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一个湘西小山村的凄美动人的故事。美丽的山村风光,古朴的民情风俗,善良慈爱的爷爷,正直磊落的兄弟,明慧执著的翠翠,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更是让大家沉寂着发不出声,…  相似文献   

18.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新选课文。课文讲述了战争时期,孤儿阮恒为挽救同伴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教学这篇课文,要落实“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这一读写训练重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一、理清文章脉络,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打好基础小学语文第七册先后安排了“给课文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内容,第八册送一步要求学生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几方面的训练内容是紧密联系、逐步加深的。也就是说归纳段意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概括保文主要…  相似文献   

19.
《三只白鹤》是义务教材第二册的一篇童话 ,讲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故事。板书分两幅。第一幅“埋鱼记标志”,在讲读课文 1、2自然段时逐步引出 ;第二幅“寻鱼找方向”,在讲读课文 3、4自然段时逐步完成。第二幅板书在第一幅板书的基础上变出 ,或遮盖 ,或移动 ,或添写。出现在学生眼前的 ,始终只有一幅板书。这篇课文的教学步骤是 :1.讲读完 1、2自然段 ,第一幅图已完成。师讲述“三只白鹤各自记住了埋鱼的地方。天色晚了 ,太阳下山了 ,三只白鹤也回去休息了。”边讲述边取下“太阳”图片。继续讲述“风伯伯一吹 ,白云就飘呀飘 ,飘到了很远很…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围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专题编写。《顶碗少年》是其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顶碗少年在杂技表演中,连续经历两次失败后,最终获得成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课文通过对少年、观众、老者等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以生动传神的语句,隐含了“一个人的成功凝聚着自身不懈的努力和他人的宽容与爱”的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