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神,指护门之神,是我国民间信仰的神祗之一。在我国,门神信仰源远流长,自周代起就有了“祀门”的记载。千百年来,门神威风凛凛地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接受着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的祭祀与崇拜。  相似文献   

2.
门神的来源及演变□张献忠门神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家庭守护神。每至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门神信仰的起源甚早,其内容历经变化。门神的演变不仅仅是社会习俗的变化,而且反映了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演化。门神可能起源于原始人类学会建筑房屋之后。早在春秋时代,人们...  相似文献   

3.
赵兴勤 《寻根》2009,(4):69-71
《顶灯》(或称《滚灯”),是多种地方戏时常上演的一个剧目。江苏省柳琴剧团也擅长此剧的搬演,曾带此剧赴日本、奥地利作文化交流演出。演员的精湛技艺,每每使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此剧目虽然流传甚广,然“顶灯”之渊源,却鲜有论者论及。韩健畅先生的《顶灯小考》(《当代戏剧》2007年第3期,以下简称“韩文”)一文,对“顶灯”之技来龙去脉作了较为清晰的表述,恰在某些方面弥补了这一缺憾,读后令人受益匪浅。但是,细细推敲,仍似有未尽之意,笔者拟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导演吴子牛称此剧是“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其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与今天国家及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人非常关心国家发展,《邓》剧能够如期播出,是中国政治的进步,是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手稿收藏 春潮澎湃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其文学创作的手稿因此弥足珍贵,尤其价格一飞冲天。莫言荣获“诺奖”,推动了中国作家手稿收藏新一轮热潮。10多年前,莫言与四川某书商合作创作一部20多万字的反映四川人民生活的电视剧本,由于种种原因此剧至今未得拍摄。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5-16
绚烂的窗花、火红的灯笼、巨幅门神……把展厅装扮得“年味十足”,欧洲小城提前感受到中国新年的喜庆。比利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中国新年·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精品展》作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展览,在比利时拉鲁维亚版画艺术中心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7.
杨红梅 《寻根》2010,(2):64-69
<正>贴门神是我国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门神信仰习俗形成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广阔,至今仍被人们所传承。每当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贴门神祛灾祈福,执鞭握剑的武门神、朝服捧笏的文门神与丰富多彩的戏曲门神一起,装点着初春大地,烘托出节日的喜庆与热闹。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源自其惹人喜爱的独特造型和喜气洋洋的浓艳色彩,还源自其古老的历史寓含和千年的艺术积淀。  相似文献   

8.
正每到农历新年,中国人总会在房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红红的福字,寓意未来一年的好日子。如今,福字已经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这样一种既体现庄严仪式感,同时又洋溢喜庆画面感的"贴福字"风俗,至迟出现于南宋时期。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梦粱录》是一部记录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其中提到的"贴春  相似文献   

9.
擅长营造浪漫氛围的著名导演赵宝刚又一次在荧屏上掀起一股爱情的“雾雨风”,由他执导的言情新作《像雾像雨又像风》已在沪上播出10多集,然而,这部从开拍之时起就备受瞩目的戏却并未产生预期的轰动效应,不少观众有些失望地说,此剧“精美的镜头画面、漂亮的明星演员难掩其内容的苍白”。  相似文献   

10.
说"孝"     
黄圣平 《寻根》2002,(1):4-10
“孝”之为伦理要求与规范,在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一直到现在,其力量都十分强大。现实中,常能见到“孝”之感人场面,但也时不时发现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困惑。对能够从学术上作出各种证但本文力图撇开此路,贴接切入“孝”之精神与内“孝”,当然明与解释,近现实,直容。  相似文献   

11.
年画于我幼年记忆中印象最深,那时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虽正赶上自然灾害时期,人人勒紧裤带,但每逢过年家家户户仍要买些年画来贴,以讨吉祥。至今我还记得我家堂屋墙上那幅“年年有余”的年画:一个大胖小子骑在一条翘尾大鲤鱼身上,预示“连年有鱼(余)”,这也是当时人们最现实的追求与希望;其次便是二叔与二婶新婚燕尔时挂于内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年画。  相似文献   

12.
汪汉利 《世界文化》2008,(10):10-11
索尔·贝娄是一位犹太作家,却并不喜欢被贴上“扰太作家”的标签。作家专门作出过声明:“我从未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创作时是犹太人,只知道自己是索尔·贝娄,我也从未努力要使自己犹太化。”贝娄之所以对“犹太作家”很反感,是因为他不愿意仅被看作是民族作家。在贝娄看来,他所探讨的是人类的普遍真理,而不仅仅是犹太人的真理。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乾隆皇帝弘历执政之初,国势强盛,弘历本人酷爱绘画,尤重视对古代书画的收集。当时皇宫中收藏的古代书画盛况空前,蔚为大观。乾隆收到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王献之《中秋贴》、王蔚《伯远帖》等珍贵墨迹,认为是三件稀世之物,庆幸之极,乃名其室合为“三希堂”。  相似文献   

14.
陈创 《寻根》2005,(2):116-117
闽南及台湾民居,每常在门额上镶嵌“丁号”(丁即男丁,传宗接代者),以示其宗姓根源。“颍川衍派”、“颍川世胄”、“颍水传芳”即是其一。凡门额上镌有这一“丁号”的,必是陈姓人家无疑。但有的错将“颍”字写成“颖”,而且以讹传讹,那是不识颍川来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钱神本事     
王子今 《寻根》2002,(2):18-23
秦代用于择日的数术书《日书》中,已经有所谓“钱良日”。汉代墓葬出土“钱树”的化象征意义,有多种解释,但是与民间追求“大富”的风习有关,应当是没有疑义的。汉代画像多有以钱纹作装饰,也反映了同样的社会背景。千百年来流行的所谓“厌胜钱”有辟邪消灾、趋吉迎祥的作用,也值得注意。民间有以“钱”为道具的岁时风俗,如元日贴五色纸钱,二月二引钱龙,寒食清明纸钱致祭,以及七夕钱、压岁钱等。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春节期间,武汉博物馆联合共青团汉阳区委员会、汉阳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举办的“博物馆奇妙日体验行”寒假户外体验营活动在武博举行。汉阳区外来务工子女和贫困家庭青少年近五十人来到武汉博物馆做客。孩子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寻武汉城市起源,通过“青铜器对对碰”、制作纹饰拓片等互动游戏,了解盘龙城国宝级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乡间画记”木版年画展厅,孩子们聆听了“年”的故事,亲手张贴“门神”“年画”“春联”,亲身感受了  相似文献   

17.
陈宝良 《寻根》2014,(5):22-26
称谓之事虽小,却是一种身份象征,有时甚至被上升到礼制与法律的高度加以认识。在日常交际中,称谓是否得当,小则关乎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大则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休戚相关。明朝正统年间,山西大儒薛碹很有学问,在英宗皇帝面前奏对时,理应自称“臣”,或许因为紧张的缘故,一时误称自己为“学生”,言出深感失言,不觉惭愧,只好引退。还有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崇祯皇帝召见一些地方上的推官、知县入对。面对皇帝,本应自称“臣”,但有人误称“知县”;本立称皇帝为“皇上”或“陛下”,但有人误称“老大人”,仓皇间觉得错了,又误称“老皇上”。上述种种,显然不符合“朝仪”,属于“失仪”的行为,说大了或许会影响他们的官运。  相似文献   

18.
薛红艳 《寻根》2000,(5):29-35
现代人们于“摇钱树”并不陌生,宾馆、饭店的大堂里常常或立、或挂、或贴有关“摇钱树”的摆设、挂件和年画。从它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商家对“财富”的渴望。“摇钱树”的功用最初究竟如何?后来又是怎样发展变化呢?  相似文献   

19.
张明亮 《东方文化》2002,(1):26-27,52
我经常告诫自己:《管锥编》、《谈艺录》很不容易读懂,不认真研读,我们只能开口就错;不深人理解,我们就会一说即俗。把钱钟书说俗说错者,夥也!老实说,对于“钱学”(钱钟书研究)文章,除少数几位可信赖的学者,我仅仅是泛观浅览——一般掺合“钱学”的轻心之诋,漫与之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欺欺人之谈,不屑与之辩校。  相似文献   

20.
李莉 《华夏文化》2012,(2):34-36
“对待”一词,常见于易家书籍。“阴阳对待”的概念,是指阴阳相反而并立,相比较而并存。朱熹对此有过解释,他说:“是两物相对待在这里,故有文;若相离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卦中有阴爻,又有阳爻相间错,则为文。若有阴无阳,有阳无阴,如何得有文?”(《语类》卷七十六《易》十二《系辞》下,林学履问周易时所记)此处的“两物”是指阴阳两物。朱熹认为阴阳相对,又同时并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