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闪电     
在一只干燥的玻璃杯上放一个铝制的平铲,再在上面放一块用毛衣摩擦过的硬泡沫塑料。当你用手指靠近铲柄的时候,闪电便飞了过来。带有负电荷的硬泡沫塑料把负电荷传给了平铲。当手指靠近平铲柄的  相似文献   

2.
快乐实验室     
小实验准备:一只碗,一把金属勺,一把塑料勺。开始做:1.把热水壶里滚烫的水倒入碗里,然后将两把勺子放进这碗水里。2.20秒钟后再去摸两把勺子的柄。比较:这两把勺子的亮亮和泡泡煮面条吃。泡泡问:“为什么锅上有个塑料把手?”亮亮回答:“等面条煮好了,我来跟你做个实验。”手柄是否一样烫手?实验结果:仅20秒钟金属勺的手柄就和热水一样烫了,而塑料勺的手柄还是凉的。17小星星》里的童话故事非常有趣。你如果用火,就必须十分小心,不要触摸还在火上的容器,要戴上隔热手套。同时爸爸妈妈有必要告诉你们哪些是危险容器…  相似文献   

3.
一、保温勺 一旦置身于繁忙的工作中,不少人就会忘记饮用刚刚冲泡好的热咖啡。题图中的这款保温勺专门为此设计,它可以轻松帮你加热咖啡。只要轻轻按动勺柄上的圆形开关,勺子就会开始自动加热,同时勺柄还能通过颜色变化(由黑色到蓝色再到红色)表明加热的温度(图1)。有了这款加热咖啡勺,人们随时都可以享用到温度适宜的咖啡了,是不是很棒呢!  相似文献   

4.
让纸屑跳舞     
这是摩擦起电造成的放电现象!第二天,虫虫把这一现象告诉了爸爸。那……会把人电倒吗?不会,我们可以来做个实验加以验证。你把塑料尺和白纸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晒。让它们晒太阳?没错,先让它们变干燥,再用毛线来回摩擦塑料尺的一端。把纸撕成碎屑,撒在桌面上,接着用塑料尺被摩擦过的一端靠近纸屑。哇!飞起来了!太好玩了!好玩的还在后头呢!你把气球吹大,用细线把口扎紧,再用纯毛线团摩擦气球的表面,然后把气球靠在妈妈的头发上。哈哈!妈妈的头发飞起来了!好动感的古装发型。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为什么你的毛衣会闪电;纸屑会飞起来;妈妈的头发会…  相似文献   

5.
教孩子吃饭可以从教喝水开始。喝水与吃饭的动作相似,且比较易学。一岁多的孩子很愿自己喝水。这时可用带柄的小杯子给少量的水,成人手把手地教孩子拿杯的方法,孩子握住杯柄后,成人轻轻地托住杯子把它送到孩子嘴边。孩子初学时可能喝一口洒半口,但在练习过程中他会逐步学会自己端着杯子喝水。两岁左右的孩子便可学习自己吃饭。教孩子吃饭时,应准备两把勺子,大些的勺子成人用,便于示范和喂饭;小些的勺子孩子用,既满足孩子自己拿勺吃饭的要求,又便于练习。使用的碗要稍大些,饭菜要盛  相似文献   

6.
如果瞎子领着瞎子,两个人都会掉进坑里。某大学的一年级,在第一堂哲学课上,讲台上放着两个柄长一米多的勺子,还有一盆水。老师拿起一把勺子,还有一盆水。老师拿起一把勺子微笑着对大家说:“如果让你们用这种勺子舀水喝,你们能做到吗?”“能”。学生们一致回答,因为他们都多多少少看过《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在许多地方。下面有些人甚至会心地笑。“怎么喝呢?”老师又问道。“互相喂着喝啊。”学生们回答。“请大家表演一下好吗?”老师说完请了两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个同学拿起勺柄,很认真舀满水,小心翼翼地往对方嘴里送。但是勺柄太长,很不容…  相似文献   

7.
勺子的故事     
家里有一把比我年纪还长的勺子。勺柄是一个清秀的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非常精美。这是父亲当年亲手制作、送给母亲的礼物。母亲并没有把勺子放于锦盒珍藏,只把它做日常家用。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这把勺子,常常很嫉妒地问  相似文献   

8.
盛夏季节多雷雨,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雨中也包含着很多的物理知识.一、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冬天晚上脱毛衣时,毛衣会由于摩擦起电而产生电火花?闪电就是云层中大量的正、负电荷产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9.
静电飞花     
【做做】准备一只新的保鲜袋,干燥洁净的泡沫板和手帕各一块,一只带绝缘柄的金属盘,少许轻薄纸屑。把保鲜袋套在泡沫塑料板外,用手帕摩擦保鲜袋使薄膜带电。另将小纸屑放在金属盘上,一手接触金属盘的表面,一手持绝缘柄将金属盘置于塑料袋上。然后将接  相似文献   

10.
郭雪妍 《科学课》2008,(2):24-25
师:老师这儿有一把小勺,来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一个学生试后,说是凉的。)大家知道,如果老师把勺子底放在热水里,过一会儿再摸摸勺把儿,它会变热。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变热的吗?谁来给大家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师:老师这儿有一把小勺,来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一个学生试后,说是凉的。)大家知道,如果老师把勺子底放在热水里,过一会儿再摸摸勺把儿,它会变热。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变热的吗?谁来给大家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鼻子挂汤勺     
首先来分析一下勺子的构造:勺子的凹面有特殊的弧度,勺头和勺柄的结合处也有一定的弧度。勺子的凹面与鼻子的弧度吻合时,勺子才能稳稳地挂在鼻尖上。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13.
电场     
不可不填的空 知识梳理,让你夯实基础 1.基本常识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__电荷.物体带电的原因是__的得失.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__.元电荷e=__C,自然界中物体带电只能是元电荷的__.同种电荷__,异种电荷__.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要点(一)起电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行。即正电行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行。正负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行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作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利用验电器不能直接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2.摩擦起电(1)带电。物体是否带电,除了用验电器检验外,若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它也带了电。但…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起电1.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律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像胶棒带的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验电器—很据同种电荷相斥的性质制成。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判断带电的种类。2摩擦起电(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是否带电,除了用验电器检验外,若物体能吸引其他轻小物体,它也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但两个物体相互吸引,不能断定它们都带了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多余的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带正电…  相似文献   

16.
实验表明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 ;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互相排斥 ;可是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这表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性质的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提出把呈现在玻璃棒上的电叫正电 ,呈现在硬橡胶棒上的电叫负电。正电、负电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电的符号 ,有人认为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总是带正电 ;有人则认为玻璃棒不管与什么物质相摩擦 ,所带的电都是正电。对于摩擦在摩擦起电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仅仅是增加两物体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涉及的电磁学中的三个基本结论,看起来简单明了,近乎常识,但深究之则有问题。对之进行分析,讨论或简单证明,旨在抛砖引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同名电荷(磁极)相斥,异名电荷(磁极)相吸 实验: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也互相排斥,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则互相吸引。  相似文献   

18.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规模的火花放电现象。天空中高速运动的气流带动水汽翻腾、摩擦,使水汽带上电荷,带电的水汽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带电云。当两块带有异种电荷的带电云互相靠近,或带电云与地面接近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放电中发出的强光就是闪电。放电中产生大量热量。使附近空气、水汽急剧膨胀。产生爆炸效应。发出巨响就是雷声。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三物理》第二册中第四章摩擦起电,其中两种电荷一节的两个演示实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点小改进,供同行参考。改进方法如下:剪取两条长约15cm,宽约5cm的饮水桶外包装用的干燥塑料薄膜;同时剪切适量的碎屑,用干燥的毛巾摩擦其中的一条塑料薄膜5至6次,用此塑料薄膜靠近小纸屑,可以看到薄膜能够吸引许多的小纸屑,由于摩擦过的薄膜带电量比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量大,故实验效果比原来的实验效果明显,若用此摩擦过的薄膜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筒上簿片的张角也十分吸显…  相似文献   

20.
让你的同学捏一张硬纸片。如果他放手, 你能立刻用两个手指把硬纸片夹住吗?经过反复实验,你都很难做到。如果你自己一手捏着硬纸片,另一只手做好夹的准备,你会一夹一个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