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读题和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和写出正确答案等.在应用题的步骤中,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检验是解答应用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教材的理解,谈应用题教学的方法,提出以下几个教学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解题思维模型”是指解题的基本思维程序和特点。如解答化学计算应用题,一般都要经过理解题意,分析题意和写出答案步骤等过程,其中理解和分析题意的过程就是审题。理解题  相似文献   

3.
在概率学习中,不少同学因对概念理解不清,对题意理解不透等原因而出错。本文针对同学们学习时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古典概型中的易错题型辨析1.古典概型中忽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例1任意抛掷两次骰子,计算:(1)出现的点数相同的概率;(2)出现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正>在概率统计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因概念不清、对题意理解不透等原因而出错,有时甚至不知道错在何处.本文将学生易错的典型案例进行辨析,供读者参考.一、对基本事件理解有误例1从整数0到9中任取四个数进行排列,能排成一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易错点一知识点理解不透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最关键的.很多同学在复习时,一味地去钻研难题、怪题,而忽视对最本质的定义、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得到的是事倍功半.如果说命数学题是将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那么解数学题可谓是庖丁解牛.换句话说,解题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分解知识点,采取各个击破,最终实现解题目的,所以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是解数学题关键之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在简单计数问题中,排列组合的题目灵活多变,解法花样繁多,从而极容易产生不易察觉的错误。而错解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理解题意或理解题意有偏差,所以避免错误的主要方法就是把题意读透,正确理解题意。1.不除杂致错问题例1已知ax2-b=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a,b∈{1,2,3,4},求解集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分析:依次确定一元二次方程中a,b的值,但要注意有些方程虽然a,b的值不同,但  相似文献   

7.
反比例函数这部分内容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中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之一.我们主要研究它的图像性质、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及其简单的应用.不少同学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常因概念掌握不劳、思维浑浊不清或对题意理解不透而产生错误,现列举几例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有些同学在解答有关“视图和投影”问题的时候,因为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透,会出现一些错误.现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9.
化学计算能使学生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并获得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学者的错误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对题意理解不清。  相似文献   

10.
解题教学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都需要教师讲解、点评各种题目,而解题教学应该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开始,它是解题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对题意理解是否恰当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所以理解题意应成为解题教学的核心.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关键信息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一类与整式有关的趣题,颇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这类题目一般没有复杂的计算,但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有时还要通过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来获得结果.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余勇 《数学教学》2008,(10):16-17
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并把解题过程分为:理解题意,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与反思四个过程.理解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在正确理饵题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解法.而题意理解错误往往是导致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理解题意贯穿了解题的始终,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也包含了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认识.由于对题意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不同的解法和答案,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同样需要"说"的训练,学生能够把题意说清、概念说透、算理说明、结论说准,才算是对所学内容彻底理解。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作为数学解题的第一步,审题的目的在于理解题意,而理解题意则是解题的基础.其实,对于大多数数学题目而言,要想正确地作出解答,解题者对题意的理解还必须达到深层理解的程度;相反,如果仅仅局限于字面理解,  相似文献   

15.
审清题意是确保解题正确的前提。学生往往在未弄清题意时 ,盲目解题 ,以致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审题中常见的错误有如下几种 :1.题意不明。学生对数学中的一些数学术语、概念、性质理解不透 ,混淆不清。如不常用的“方位角”、“最简根式”等 ,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语文基础较差 ,理解不清 ,如将“相向”与“同向”混淆。2 .漏看条件或漏看结论。如 ,求过点 m(0 ,1)且和抛物线 y2 =4 x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有学生就可能把“一”漏看 ,误认为有公共点的直线方程。又如 ,已知抛物线 x2 =4 y与圆 x2 + y2 =32相交于 A、B两点 ,圆与y轴正半…  相似文献   

16.
林改名 《考试周刊》2011,(2):192-192
在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由于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而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从而无法正确解决问题引起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物理概念“刨根问底”。弹簧的力就是其中之一。先来看看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比重公式的计算,来进行一些物理量的比较,是比重计算中的难点。难的原因有二:一是这类习题一般不直接告诉是求重量、体积还是比重,要通过分析、计算,然后判断得出结论;二是学生对一些术语不理解它们的含义,影响了对题意的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文字叙述多,生活常识多,科学术语多,相关的制约因素多,这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许多初中生阅读应用题后往往对题意理解不透,给解题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初中生阅读数学应用题时出现的理解障碍进行调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出影响初中生对数学应用题进行正确地阅读理解的因素,进而给出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提高对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对策.1研究对象与方法笔者选取六名初中生(一人刚升入初一,另五名读完初一要升初二)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研究法,通过观察他们对数…  相似文献   

19.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有时因为我们没有认真阅读试题中的关键语句,尽管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命题人的意图背道而驰。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对题目中某一字词的忽略、理解不透或是理解错误造成的。因此,在答题之前认真审清题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20.
朱新剑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2):23-24,37
对物理题意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巴经掌握了物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仍不会解相关的习题,那么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理解题意包括:领会巳知条件,用筒图表述题意,明确物理过程及把握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