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0月12号,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枣阳籍航天员聂海胜和战友费俊龙执行飞行任务。这是全国人民的自豪,更是襄樊人民的骄傲。襄樊电视台充分意识到这是宣传襄樊的大好时机,打好主动仗,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全面掀起了“关注航天英雄聂海胜、学习航天英雄聂海胜”的宣传高潮。截至目前,已播发有关神州六号和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新闻稿件100多篇。  相似文献   

2.
航天英雄聂海胜将回故乡——湖北枣阳市杨土当镇探亲12006年2月8日,这一消息很快被本报获悉。得知这一消息后,作为襄樊本地媒体记者,无不欢欣雀跃,都想去采访这位名人。  相似文献   

3.
刘清原 《新闻前哨》2005,(12):38-38
襄樊晚报自10月12日至18日,推出“神六”飞天特别报道6期,共计49个版,此前此后也进行了大篇幅的相关报道。“早、快、奇、独、厚、热”,是这一特别报道所具有的六大特点。 ——早:早在2003年“神五”飞天后,作为航天员梯队的枣阳人聂海胜便受到襄樊晚报的关注。在聂海胜返乡探亲期间,本报记者与聂海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聂海胜曾为本报题词留言。此后本报联系医疗单位赴聂海胜老家,将聂母接到襄樊过节并看病,对聂家换新  相似文献   

4.
飞扬 《新闻世界》2005,(10):23-24
聂海胜是继杨利伟、翟志刚之后排名第三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飞梯队成员.也是他们三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神舟六号”飞船将于10月发射,航天员为两名,太空飞行为5天……一时间.聂海胜和他所在的航天大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航天英雄竟来自湖北省枣阳市一个偏僻的山村.早年丧父的他,是在母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地走上航天路……  相似文献   

5.
宋丽芳 《新闻三昧》2005,(11):11-13
2005年10月17日,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日子,一个令中国人感到无比欣喜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太空邀游了115个多小时,总行程325万余公里的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回家了。作为中国航天报社的记,能有机会亲身到“神六”返回舱着陆现场采访,目击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我在感到兴奋和激动的同时,更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种难得的经历,是其他行业报记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相似文献   

6.
航天英雄杨利韦凯旋归来后,祖国与人民给了他极高荣誉,他及其家人都能正确对待这份荣誉,并处处把功劳归于祖国与人民,这是最近读报中感到十分欣慰之处,他确实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汉江传媒网(www.hj.cn)是湖北省襄樊市惟一具有在网上对外发布新闻资格的综合性新闻网站,是襄樊市最具权威性的网络信息汇集中心和对外宣传平台。怎样充分运用互联网传媒手段和襄樊新闻资源,以其权威、全面、快捷、亲切的特点,宣传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樊,让世界更多的了解襄樊、让襄樊走向世界?围绕这一课题,汉江传媒网从上到下创新思路,从网站的徽标设计、网页设计、频道设置、内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打造,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铁生 《军事记者》2006,(8):I0002-I0002
《神六飞天》这组照片真实、精彩地记录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完成一系列试验任务,遨游太空5天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以新颖的角度展示了火箭发射场与飞船发射的磅礴大气,以准确的瞬间抓拍技巧刻画了航天员的英雄形象,读后令人振奋。读者从中可以看到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领略航天英雄的风采,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士气。“神六”飞天(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乔天富摄大气磅礴 振奋人心@铁生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12日到17日,我国航天科学研究和探索领域再传振奋人心的喜讯,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驾驶神舟六号飞船,经过110多个小时、700余万公里的飞行,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是继两年前“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的又一壮举。“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荣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大广播宣传力度,拓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渠道,提升人民政协和广播的社会影响,2003年7月,湖北襄樊人民广播电台与襄樊市政协联合开办了《政协委员视点》节目(以下简称《视点》)。节目通过政协委员的视角,观察、分析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帮助市民了解政策法规,解疑释惑,增进共识。(《视点》节目每期30分钟,在每周四中午12:30的午间黄金时段中播出。  相似文献   

11.
郭雁 《新闻知识》2006,(6):61-63
2006年2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在隆重的颁奖典礼中,十大人物一一亮相。他们是:魏青刚、丛飞、费俊龙、聂海胜、黄伯云、李春燕、洪占辉、陈健、邰丽华、杨业功、王顺友(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并列)。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故事。央视给洪战辉的颁奖词是:“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  相似文献   

12.
时代呼唤英雄,人民需要英雄。大力弘扬时代精神。让英雄成为报纸宣传的主角。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出在我们济南军区,如何宣传好这位时代英雄,对于我们前卫报社的全体同志来说,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人民海军》报典型宣传的一个丰收之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由《人民海军》报率先在全国隆重推出重大典型“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8月,又坚决落实军委、总政和海军首长的指示精神,在全国率先对诞生于上世纪末的全国重大典型“衡阳抢险英雄群体”成员进行跟踪宣传,使这一英雄群体再次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4.
10月17日上午,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不顾疲劳,加入到了欢迎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回家的行列。央视记者采访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主任席政时,追问他“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合眼了”,席政回答“半小时前刚醒”。“半小时前刚醒”,潜台词也许是说才刚刚打了个盹儿,但却让人感到更有人情味和信服力。尊重科学,我们也应该尊重作息规律。值得回味的细节还有,席政最后还通过电视镜头叮嘱主持人白岩松要“注意休息”。可见,席政不但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和指挥员,同时也是一位热爱生命的人。能够顺利完成航天飞控指挥,关键在于把各项工作做得…  相似文献   

15.
《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这篇1700多字的现场特写,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稿件从采访到写稿,用了不到3小时,但台前幕后值得一说的东西却有很多,也给我和我的同事们带来不少启发。在此,我想着重谈谈“四个妥善处理”,希望对于同行们写好重大事件现场特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家是这样评价这篇特写的:作者以军事记者特有的视角,全景式记录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太空这一举世瞩目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写法上,记者采用了零距离第一现场目击的“镜头组合”式笔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笔触细腻、流畅生动,文中还穿插了对杨利伟当年出征太空的回顾,使全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英雄携手飞天》见报后,受到了广大官兵和读者的好评,国内许多网站都作了转载,并引来热评。一篇只有1700来字的现场特写,何以获得如此殊荣?回顾采…  相似文献   

17.
李选清 《军事记者》2006,(10):38-40
《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家是这样评价这篇特写的:作者以军事记者特有的视角,全景式记录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太空这一举世瞩目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写法上,记者采用了零距离第一现场目击的“镜头组合”式笔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笔触细腻、流畅生动,文中还穿插了对杨利伟当年出征太空的回顾,使全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英雄携手飞天》见报后,受到了广大官兵和读者的好评,国内许多网站都作了转载,并引来热评。一篇只有1500多字的现场特写,何以赢得如此殊荣?回顾采…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11位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英雄集结在一起,在一座星云雕塑上留下了每个人宝贵的手掌印,这一雕塑取名为"掌中苍穹",宣布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节目播出后,全国人民对该手模的收藏和展出十分关注。2017年2月9日,"掌中苍穹"手模雕塑  相似文献   

19.
时代呼唤英雄,人民需要英雄。大力弘扬时代精神,让英雄成为报纸宣传的主角,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回顾前一阶段学习宣传徐洪刚的实践,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坚持高唱时代的正气歌,高扬时代的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只有这样,宣传的典型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才能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从本质上讲是政治敏感在新闻业务上的反映。作为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发现…  相似文献   

20.
谁应是新闻媒体的“主角”?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王永海毛泽东同志关于学习人民群众、宣传人民群众的论述,对于新闻战线把握报道方向、坚持新闻宣传宗旨,坚持把群众作为媒体“主角”地位的论述,至今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