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可以分为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无意歧义”在交际中可以避免 ,而积极利用“蓄意歧义”可以达到一语双关、声东击西或某一特定交际目的 ,因此将英语歧义研究与英语交际教学相结合对教学和语言学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俄语语料库中的例句,并通过与相应的英语情态意义研究的对比发现:在俄语语言处理过程中存在三个不确定因素(情态意义的不确定性,动词体的选择,否定提升);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容易导致对句子意义的歧义理解。尝试提出下述观点:自然语言乃至机器语言中消除歧义的理想解决方案是使一个情态词语只匹配一个情态意义;使一种否定的线性顺序只具备一个管辖领域;动词体的选择也具有唯一性。从对实际语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俄语的确有依靠句法手段来决定否定辖域的方法逐渐让位于语义手段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歧义现象在英语中是普遍存在的,尤其语法中的歧义甚多.通过对英语语法中歧义现象的研究,探讨了其产生原因,认为可以采用将省略部分补充完整,改变语序,改换句型和结构等方式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4.
歧义与幽默是英语中极为普遍的两种现象。英语语言歧义可产生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英语语言的幽默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英语语言的歧义。分析研究歧义与幽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幽默,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名词短语结构中可以包含多个修饰语和中心词,结构关系具有可变性、不确定性,因而极易产生歧义.对歧义结构的分析有助于准确理解英文.  相似文献   

6.
语言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词性的转换和成分结构是引起英语歧义的两个主要原因,要辨证地看待英语歧义。  相似文献   

7.
歧义对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英语学习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等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类型作简要的归纳与分析,找出影响高职生对英语单词歧义掌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求提高高职生对英语单词歧义的掌握能力,最终提高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英语里常用否定词与or或nor来对并列成分的延续否定 ,如果改用and ,则是部分否定 ,但在有些情况下 ,用否定词与and也可以构成延续否定。因此 ,英语学习者要注意英语延续否定的这种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歧义现象的普遍存在,中外语言学家对此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文中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英语中歧义的概念,歧义的分类以及歧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歧义现象是英语语言中的常见现象。歧义现象的出现,给语言达意带来了模糊性和多元性。尤其是作为语言接受者的人们往往对歧义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反应。正因为如此,作为语言驾驭者的人类,对语言的歧义现象应予以重视。为此,本文着重论述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根源,如何理解歧义语言,以及如何准确使用语言表达说话意图,避免歧义。  相似文献   

11.
回纲 《职大学报》2004,(3):65-67
本文针对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听、说、阅读、翻译方面常犯的“否定词”错误,比较系统地归纳并分析了三种“否定词”的误用情况。形式否定的误用—形式否定指“表面上看是否定,而是实际上却是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的误用—双重否定指“句子同时有两个否定词,或一个否定词和一个具有否定意义的词、短语,它们相互抵消否定意义,变成了强势的肯定;完全否定与部分否定的误用,否定转移的误用—否定转移指“否定词所否定的并不是紧随其后的部分,而是后面的某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境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歧义现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英汉语言歧义现象的对比,探讨造成两种语言歧义现象的原因;分析英汉语言歧义的特点;研究如何避免不应有的歧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否定的转移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特异形象,这种表达在形式上是否定谓语动词,实际上它表达的否定意义却后移,用法非常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素质、教师素质、教学硬件及学校的具体导向等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归纳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建立在对“左”倾经济思想彻底否定的基础上。他肯定了市场经济作为制度选择的合理性 ,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两个根本原则来进行改革开放和组织经济建设 ,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宗旨 ,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 ,表现出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的社会主义目的观和一切着眼于国富民强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6.
科学交流需要清晰的概念。"梯度"一词是中国生态学迅猛发展过程中引入的新概念,其含义与在其他学科中有所不同,导致了使用上的混乱。对该术语的原意、在中国生态学中的引入和误用进行系统分析,剖析造成误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乒乓长盛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半世纪以来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缘由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分析,认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刻把握竞技制胜规律;深层次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运动训练中坚持量与质的对立统一;坚定不移的把握乒乓运动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中国乒乓球队取得辉煌历程的重要哲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