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施单位:浙江省象山县职业高中 核心理念:“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办强专业促产业。” 理论依据:农村职业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办学理念;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是为农服务的突破口;科技服务是为农服务的核心工作;“科研-示范-培训”一条龙是为农服务的有效形式;实施产教结合是坚持长期为农服务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总结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使办学与产业有机结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人才培养立足于职业教育氛围;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表明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惟一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主要以科技园区模式、联合试验中心模式、企业附属研究院模式、和项目联合模式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的目的是以产促学、以学促研、以研促产、产学结合、研产挂钩和学研共进。发展职教中心,以兴产业促职教,以科研推动产业与教学的创新发展。基于钦州市职教中心的实际运行说明,通过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发展产业,借力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以及发展园区跳蚤市场等手段,职教中心建设可成为产学研贸结合的综合性职教园区。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不同的产业与教育发展阶段,特别是校企合作双方密切程度以及合作时阀长短,合作内容都有较大差别。高职校企合作,包含了资源与信息合作、专业开发与教学合作、学校师资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股份合作、文化合作、管理合作、思想与道德教育合作、科研合作等。  相似文献   

5.
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着重剖析了“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专业实体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研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要素与催生动力,课题研究是教师科研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形态,依托课题研究开展合作科研是推进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重要支撑。为此,必须注重课题研究小组的培育、课题研究的体制建构、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训发展与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实践,在科研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变奏"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不同的产业与教育发展阶段,特别是校企合作双方密切程度以及合作时间长短,合作内容都有较大差别。高职校企合作,包含了资源与信息合作、专业开发与教学合作、学校师资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股份合作、文化合作、管理合作、思想与道德教育合作、科研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多元联动、合作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可以采取依托高校、委托培训,引进资源、移植培训,整合资源、合作培训,开设讲坛、公益培训,以及根据需求、服务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9.
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为了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效益,应对新的挑战,应依托学科优势,坚持“强强合作”;营造培育高水平人才对外交流的环境,提高师资队伍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能力;转变“引智”工作观念,以“引智”促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提高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树立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理念。以“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为原则,大力推进产教研结合。强化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变革。面向市场办学,走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校企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11.
搞好产学研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在服务社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增强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等多方面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真正认清自身特点与优势,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结合我校专业建设的实践,讨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目标定位,立足市场需求,设置新专业,调整专业方向;搞好双专科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整合优化,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高职教材的编写;从学历层次、“双师型”、兼职教师三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高职特色,加大实践环节建设力度,注重产学合作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校本培训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教学促科研”,不断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作用之必然,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使命之趋势,是地方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之需要。基于高校的实践与成效,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应更加注重根植于战略政策环境、求存于少数民族文化、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发力于优势优质专业和借力于技术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5.
以教学设计研究为依托开展“实践性学习”研学合作模式,是培养师范生科研能力的一项有效举措.基于“实践性学习”研学合作模式的质性研究表明,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仅传授科研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科研机会,让他们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参与科研活动,才能掌握科研的程序和方法,获得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普通中专师资力量薄弱、综合水平不高的现状,普通中专学校有必要依托校企合作,通过优化配备师资队伍、进行校本培训等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等形式来强化普通中专学校文化课、专业课和班主任三大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紧跟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强市场调查,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实施校企合作九口对接——产业与专业对接、岗位与课程对接、基地与车间对接、用人单位与评估制度对接、技术能手与师资对接、工种与培训对接、生产与科研对接、厂长与班子对接、企业与育人对接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依托地方合作产业园区构建农业院校食品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必然性,分析农业高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索依托产学研园区培养"双创"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师合作学习校本培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红梅  李瑞  王京华 《继续教育》2007,21(11):40-42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本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以教师合作的方式构建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校本培训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增强合作意识,最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7年CAP和2018年APIK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师校内、国内和国际科研合作率以及科研合作回报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从2007年到2018年,高校教师校内科研合作率下降,国内、国际科研合作率大幅上升,这些变化在青年教师群体上表现得尤为典型;不同性别、高校层次和学科教师科研合作率的差异一直存在;科研合作的回报效应发生了变化,整体而言,国内合作的影响力降低,国际合作的影响力增强。今后,应进一步通过精准施策,促进各教师群体的科研合作,改革科研评价制度,提升科研合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