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农 《军事记者》2005,(2):57-58
1946年寒冬,大雪纷飞,国新社名记范长江陪着好友严怪愚一同来到南京梅园中共代表团驻地,拜望周恩来。走进周恩来办公室,周恩来正在埋头阅读件。范长江介绍道:“恩来同志,您想见的湖南抗日《力报》的总编辑严怪愚先生来看望您了。”周恩来立即推开件,站起身来,大步走上前去,紧紧握着严怪愚的双手,微笑着打量着严怪愚说:“久仰大名呀,总编辑先生!”严怪愚递过名片,  相似文献   

2.
他,文风犀利,屡闯禁区,是读者的知心朋友;他,满身傲骨,藐视权贵,敢为天下先,是与范长江齐名的新闻斗士。想知道当年周恩来也击节赞赏的他吗?请看《新闻勇士严怪愚》。  相似文献   

3.
龙运荣 《军事记者》2004,(12):58-59
《力报》既是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一份重要报纸,也是一支抗日反蒋的嘹亮号角,是它第一个公开揭露了汪精卫投日卖国的消息。它的进步立场和在湖南的影响,受到周恩来、徐特立的赞赏。它的创始人之一——严怪愚,是我国第一个揭露汪精卫卖国投日的新闻记。  相似文献   

4.
1943年的秋天,我在江西吉安收到了湖南严怪愚的来信,说力报可以在沅陵复刊,要我赶快前去,我接信之后,就由吉安去了沅陵。力报之能在沅陵复刊,一是严怪愚找到了朱德龄的合作,朱原是长沙的报人,这时正在沅陵办一个群力印刷厂,可以解决力报的印刷问题;二是严怪愚找到了李宗理的支持,李是严湖南大学的同学,这时正在沅陵作税务局长,这是一个肥缺,  相似文献   

5.
力报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前后,湖南、广西、贵州一共出现过六家力报,这六家力报,有的是一脉相承;有的则有联系又没有联系,反映了当时报纸的特点和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四家力报都同我有较深关系,现在就回忆所及,追记如下: 长沙力报第一家力报出版于长沙。这个报最早的发起人为康德、严怪愚、戴哲明、蓝肇祺等。康德原在长沙办有一家晚晚报,因为登载了一篇严怪愚写的揭发当时湖南省省政府主席何健公馆中的内幕小说,被何健查封,于是他们就转而筹  相似文献   

6.
记,站在新闻工作的最前沿,是新闻产业的“第一道工序”。一家新闻单位所拥有的记队伍的状态如何,对一张报纸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搞好基层的宣传,需要各方努力,记队伍素质如何,记们努力的程度如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报界竞争激烈的今天,充分调动读的阅读欲望,是记采写、报道的一大责任,也是一张报纸扩大影响,增加发行、吸纳广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在报界竞争激烈的今天,充分调动读的阅读欲望,是记采写、报道的一大责任,也是一张报纸扩大影响、增加发行、吸纳广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10份由不同媒体出版的报纸,一股脑摆在一个读者面前,怎样才能引起他的注意?毋庸置疑,抛却个人喜好,一个好的标题可能就会立即吸引他的眼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一个打眼的标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标题对于一篇稿件,乃至一张报纸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董小玉 《新闻界》2005,(5):26-28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纸.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大型日报,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最富战斗性的报纸.它像一株昂首怒放的报春花,在抗战的烽火中散放着不屈不挠、振奋民族精神、救国救民的芬芳.这里笔者要论述的是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中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海东 《青年记者》2007,(10):32-33
《大公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经历了英敛之、王郅隆、新记公司和1948年以来的爱港爱国人士在香港办报的时期。新记时期指1926年-1948年,从总体上看,该时期《大公报》是一张典型的人办的民营企业报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妙用口语制标题 一张报纸每天要刊登成百上千条新闻.而要使每条新闻标题各具特色确实不易。如何突破这一难题,用口语不失为一条妙方。  相似文献   

13.
一、版面是报纸风格的重要体现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面,“脸面”的美与丑,是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的关键。在《求索集中》中,王军先生把目前国内报纸的版式风格分成了三种类型,一是传统型。此类报纸的特点是讲究传统规范,版面规则严谨,版式四平八稳。如《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二是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从几百年前诞生媒体至今,尤其是报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媒体的决策者们总是在不断地、不厌其烦地向记者、编辑强调:多采影响大的独家新闻!多编影响大的独家新闻!让影响大的独家新闻上头条等等。确实,独家新闻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是衡量其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一张报纸来说,独家新闻至关重要,是报纸竞争争夺市场的手段。作为广大读者,选择订阅某一报纸,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后方的每一个城市,有些中等城市或较小的城市,都有一张或几家报纸,这些报纸,规模不大,印刷条件又很差,有的只是四开一张,但绝大多数报纸对于抗战积极拥护和支持,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湖南,不仅在省会长沙有不少报纸,此外,如邵阳、衡阳、沅陵、辰谿,几乎无不有报纸,而且不止一张。本节所记,就是湖南各报。  相似文献   

16.
李亚新 《新闻知识》2004,(12):69-70
一张报纸要想征服读主要靠内容,所谓“内容为王”。纵观近几年的报纸竞争,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竞争形式:自然竞争和策划竞争。自然竞争就是顺其自然地非策划式竞争。这种方式对于记来说,就是社会生活中发生什么新闻,就报什么新闻,以突发事件为主,以群众的自然报料为主。记一般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只要具有新闻性,  相似文献   

17.
忆康德     
1939年的冬天,我作为“国新社”的记者在鄂中游击区转了几个月之后回到重庆,这个当时的陪都不仅在季节上是雾重庆,在政治上更加是雾重庆,阴霾、晦涩,看不到一点阳光,很想摆脱这些极度的沉闷。有一天,邵阳《力报》的总编辑严怪愚介绍张稚琴来找我,约我去桂林《力报》作战地特派员。同  相似文献   

18.
朱末 《新闻三昧》2004,(8):36-38
笔长期从事企业报办报工作,经历了记、编辑、副总编等多种角色的演变,但不论怎样变化,自己对新闻评论的关注和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并亲力亲为积极实践。搞好新闻评论首先必须认识到它对一张报纸的重要程度。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承载着“评是非、亮观点、论道理,引导、教育、提升人的素质和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它既是报纸新闻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纸彰显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如今,很多报纸都设有文化版块,诸如文化周刊、文化前沿、文艺副刊……名字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文化版块确实不像新闻版块那样激烈,可以直接介入市民的寻常生活,也不像广告版块那样实在,可以为报纸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提升一张报纸的品位,文化版块无可替代。如今,不少媒体都已经成为传媒集团或者正在向传媒集团迈进,迫切需要一种力量把整个团队凝聚起来,焕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这就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荆门日报》,是一张十分重视文化  相似文献   

20.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范长江以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身份去徐州采访。在徐州他见到《力报》记者严怪愚,谈及两人都是湖南邵阳人,范说:“中国有三个大县,即邵阳、合肥、番禺。三县中,又以邵阳为最大,人口列全国第一。曾国藩说:‘修到湖广便是仙,而湖广以衡宝(宝,即宝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