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量的史料和文献中,开明书店的创立时间被记载为1926年8月.是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宝山路宝山里60号、开明书店创始人章锡琛先生的家门前,挂起了一面"开明书店"的招牌.从此,人们逐渐开始了解开明书店,喜爱开明书店的出版物,甚至将那枚"书籍与太阳"的标识与一本好书画上等号.然而,"开明风"刮起的确切时间,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疑问.究竟开明书店是在1926年8月以后才挂牌营业、进行出版活动的,还是要早于这个时间呢?  相似文献   

2.
8月1日,江苏省吴江市档案馆特约征集员征集到邵力子先生的民国三十七年(1948)"开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合立转股单"1件。这一珍贵实物,有着重要史料价值,也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名人档案资源。开明书店是20世纪上半叶国内一家著名出版机构。开明书店有夏丏尊、叶圣陶、顾均正等多名学者、作家担任编辑工作,形成一支知名的编辑队伍。出版物包括茅盾《子夜》,巴金《家》、《春》、《秋》,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等。这件编号为"四九一"  相似文献   

3.
刘玉梅 《编辑之友》2011,(8):119-121
《编辑之友》分别在2010年第11期和2011年第2期刊登王青先生的长篇文章《开明书店的编辑们——为纪念开明书店创建八十五周年而作》,详细介绍了开明书店同仁夏丐尊、叶圣陶、王伯祥、傅彬然的编辑史实。适逢开明书店创建85周年之际,当年由叶圣陶先生编写课本文字,丰子恺绘制插图的《开明国语课  相似文献   

4.
开明书店成立于1926年,在它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之前的近30年中,曾团结了大批文化人,出版过一千余种图书,其中不少是具有高质量、高品位的精品图书。今年是开明书店成立70周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持编辑出版了一套《典藏开明书店版名家散文系列》,共16卷,内容包括曾在开明书店出版过的茅盾、巴金、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冰心、丰子恺、俞平伯、李广田等著名作者的散文集。中青社社长胡守文在这部巨著的卷首写了这样一篇序言: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叶圣陶的名字,人们都会把他和开明书店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开明书店工作长达近二十年,更因为他对开明书店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更是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其编辑活动长达60余年,而在商务印书馆及开明书店作为职业编辑的从业时期,更是叶圣陶形成刊物编辑理念和主张的关键时期.本文以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及开明书店时期(1927—1949)的编刊实践为视角,以期间其以上述两所出版机构为阵地主编(编辑)的《小说月报》(1927—1929)、《妇女杂志》(1930—1931)、《中学生》(1931—1937)、《月报》《新少年》(后更名为《开明少年》)等5本刊物的编刊因由、刊物类别、稿件来源为对象,对这一阶段叶圣陶的编刊特色与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出版集团化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已经有了10多年。10多年后的今天,全国出版集团有了33家,旗下的出版单位有232家,占全国总体582家出版单位的39.8%。另有接近60%的是今日所称的"独体社"。从法定的生产主体数量来说,"独体社"与"集团社"的数量之别为20%。那么,各自生产能力如何呢?开卷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零售市场所监控的图书动销品种中,"集团社"有463638种,  相似文献   

8.
中青社的五十年,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图卷。1950年青年出版社成立。1953年,青年出版社与成立于20年代享有盛名的“开明书店”合营并启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新社名,“进步的开明”为中青社带来可贵的出版经验和出版人才。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耀邦同志亲任中青社的董事长。以后一段时间,又分别有团中央书记杨述同志、刘导生同志以及团中央常委、宣传部长朱语今同志兼任和长期担任中青社社长职务。专业的出版经验、优秀的人才队伍、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形成中青社坚实  相似文献   

9.
范军 《出版科学》2000,(1):15-16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出版家、编辑家。1923年,他应邀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当编辑,1931年转至开明书店当编辑。在从事编辑工作之前和之后,他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师,也曾在教育科研机构供职,但始终与编辑工作紧密联系。1942年,叶圣陶在重庆主持开明书店编辑所的工作,直到解放。  相似文献   

10.
王久安 《出版史料》2011,(3):107-111
王幼于是1951年在北京进开明书店的。此前他曾在家乡浙江慈溪一带当过十多年的教师。开明书店的编辑,当过教师的很多,如夏丏尊、叶圣陶、章锡琛、王伯祥、傅彬然、丰子恺、刘薰宇等等。他们进书店当编辑以后,  相似文献   

11.
<正>在清代公文中,"签"是上级下达给下级的常用公文,按传递的紧急程度分为风、火、雷三种"签",其中"火签"已经是公文传递中比较紧急的一种,但还有一种比"火签"更为紧急的是"雷签"。风、火、雷三种"签"在全国档案馆中都比较罕见,而尤其以"雷签"最为罕见,然而在宜宾市档案馆,"雷签"却有10多份。宜宾市档案馆保存的"雷签",如永宁直隶州为传唤各地经管社积(稷)各首士来府事行差役票、四川按察  相似文献   

12.
都说开明书店是一家踏踏实实从事文化建设,引导青年打好知识基础,引导青年积极向上的卓有声誉的书店。最近出版家王仿子还著文提到开明书店,说“开明书店有夏丐尊、叶圣陶等致力于出版好书,培养人才,在读者中获得良好的信誉,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开明书店不被人们注意的读者工作,我觉得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这一方面的工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明书店的办店宗旨和传统作风。开明书店读者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刊物,在刊物上给读者开辟习作园地,比较直接地在读者中培养人才。比较突出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开明书店开办伊始,主持编辑工作的夏丐尊和叶圣陶就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叶圣陶后来回忆道:"办书店原有各种做法:兼收并蓄,无所不包,是一种做法;规定范围,不出限度,是一种做法;漫无标的,唯利是图,又是一种做法。前一种做法需要大力量,不但财力要大,知力也要大,我们担当不了。后一种呢,与我们意趣不相容,当然不取。与我们相宜的只有中间一种,就是规定范围的做法。"夏、叶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两个基本的选择标准:其一,从本社知力和财力出发,做到力所能及;其二,明确出书办刊的"标的",决不唯利是图。因为知力、财力有限,所以不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之后,特别在党成立之后,上海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新青年社、上海书店、亚东、泰东、开明、北新、光华、联合、良友、现代、光明、春野、创造社出版部、南强、新月等书店。30年代,上海又涌现一批新兴出版社,如华兴、昆仑、大江、湖风、神...  相似文献   

15.
以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为代表的白马湖作家群滥觞于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发展延伸于上海的立达学园,成熟于上海的开明书店.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知识界,向来有大专家写小文章的优良传统。仅就语文和美育而言,叶圣陶、朱自清、夏丐尊、朱光潜、丰子恺、吕叔湘、唐弢、周振甫等人都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通俗性读物,这些读物在当年就是今天所说的“畅销书”。其中一些书八九十年代还在重版,如叶圣陶的《文章例话》(1937年开明书店初版)、唐弢的《文章修养》(1939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1926年开明书店初版)和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年开明书店初版)等等。尤其是50年代,群众性的扫除文盲运动和普及文化(含政治与科学)的热潮,催生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哲学、历史、语文等大众读物,其中吕叔湘与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高士其的《菌儿自传》、《细菌与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张倩影)11月10日,在第20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上,"四川省高校出版社联盟"首次以联盟的整体形象出现,5家社联合布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他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方面的具体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主持编辑出版了各类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约五  相似文献   

19.
正我想,能够用叶先生编的这套书上课的小学生们,该是幸福和幸运的吧。应该说,中青社出版"老开明国语读本",的确是个不错的预谋,毕竟,老开明正是它的前身。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贵族,因为那需要数代人的养成,老话里也有富贵三世之后方知穿衣吃饭的提示。穿衣吃饭从来被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不过所谓方知穿衣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最发达的地区和出版中心,她开创了中国出版文化和出版产业在20世纪前半叶近50年的辉煌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和三联书店等著名出版机构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绘下浓墨重彩,夏瑞芳、张元济、陆费逵、章锡琛、夏丐尊、叶圣陶、邹韬奋等成为永载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出版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