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爱如茉莉弥漫诗意 一、引入 齐读课题.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 [指名读(2名同学),齐读.] 师:这三组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或说一两句话来描述.  相似文献   

2.
这里以《爱如茉莉》一个教学细节——三位老师对课文一句话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课文句子:病房里,那株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进了我们的心中。第一位老师执教:师:这段话有没有哪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你从这个词中能感受到什么?生:我从“洁白纯净”感受到茉莉花很美。生:我从“缕缕幽香”感受到花很香。生:“钻”说明作者的感受很深刻。师:你从“钻”这个词中还能感受到什么?生:是爱留在了作者的心中。生:作者的心被爸爸妈妈的爱感动了。师:真正打动作者打动我们的是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小学语文培训资源系列》五年级下册的光盘中,有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杭州"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会"的一节阅读教学课——《爱如茉莉》。薛老师以词语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抓住细节",感悟文本,逐步体会父母间的真爱就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那让人回味绵长的爱。再次一睹名师风采,获益甚多。【片段一】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你会读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生读:平淡无奇、缕缕幽香、弥漫、洁白纯  相似文献   

4.
一、重温导入,直奔主旨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 生:(读课题)爱如茉莉. 师:忘啦?"茉莉"的"莉"读轻声,再读. 生:(再读课题)爱如茉莉. 师:先重温一下咱们上节课体会到的映子父母之间的爱.谁来读?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简析《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新课文。文章以清新优美的笔调,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素雅  相似文献   

6.
一次语文教研活动,我让老师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语文课,答案多种多样。有人说。课如玫瑰。要有激情;有人说,课如荷花。要清澈明净;还有人说,课如柠檬,要有滋有味……似乎都在理,细想着,我忽然觉得:一堂好课恰似茉莉,看着平淡无奇,品着却幽香缕缕,回味起来更是余香絷怀!  相似文献   

7.
【正】《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诉说中,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细节之中:一个细小...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片段一关注细节,理解"爱"师:病房中父母执手而眠的温馨画面让我们感动。看图,假如你是摄影师,你想在哪个细节来个特写?生:爸爸握住妈妈的手、妈妈恬静的微笑、映儿手中的茉莉……师:说得好!来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细节的。(生默读,画出最能表达父母之间爱的词语)师:(把细节描写部分去掉出示)和原文比较读一读,你觉得哪段话写得好?说出理由。  相似文献   

9.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新课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犹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洁,素雅温馨。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让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急于披文以体察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
问:苏教版五(下)的《爱如茉莉》一文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这段话从字面上看是在写茉莉花,而实际上是表达了“我”对妈妈将真爱喻为“就像茉莉吧”的理解和接受,这是一般的理解和接受吗?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爱如茉莉》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新课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犹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洁,素雅温馨。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让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急于披文以体察具体  相似文献   

12.
<正>《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诉说中,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细节之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是细节在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夫妻  相似文献   

13.
林珊 《福建教育》2010,(2):33-39
一、重温导人,直奔主旨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 生:爱如茉莉。 师:忘啦?“茉莉”的“莉”读轻声。再读。  相似文献   

14.
爱如茉莉     
8月4日星期六晴“啊,伟大的爱情!”我从一篇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中抬起酸胀的双眼,忽然看见妈妈在一旁修剪茉莉,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脸微微一红,责怪道:“死丫头,净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那,妈妈,你说真爱是什么?”妈妈思索了一会儿,指指旁边那盆茉莉,脱口而出:“爱如茉莉!”就这样普普通通的茉莉?我心中不禁暗暗嘲笑妈妈的答案,而妈妈却是一脸庄重,我不禁有些疑惑了。8月11日星期六晴几天前,妈妈患急病住进医院,爸爸得知后,直奔医院而去,一连几天,爸爸都守护在妈妈身边。受爸爸委…  相似文献   

15.
一、谈话导入,营造"爱"的氛围(师屏幕配乐播放茉莉花图片,生欣赏。)师:同学们,身处在如此整洁的环境之中,欣赏着美丽的茉莉花图片和动听的音乐,融入在众多的老师和同学之中,这一刻,你的心情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生积极举手)生:高兴。师:能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同上课,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生:紧张。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在常州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爱如茉莉》一课,观摩了他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感到受益匪浅。《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的一篇新课文。文章以清新优美的笔调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素雅温馨。全文字里行间弥漫着亲情,充盈着真爱,用薛老师的话来说:“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面对这篇抒情色彩极浓的美文,薛老师大刀阔斧,摒弃了按部就班的程式和繁琐的分析,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了一堂原汁原味的语…  相似文献   

17.
一、链接生活,让词语在想象中丰满起来低年级学生不能以理性思维来理解词语,需要把解词与其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进行感性触摸,逐步把握词语的深度。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自言自语"一词的教学片段:师:谁知道"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生: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师:你能把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样子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生表演读句子)师:知道这个同学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吗?生:因为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用不着大声说。师:那你们像他这样表演  相似文献   

18.
三位老师执教了《爱如茉莉》,下面是她们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教学实录。课文: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位老师:师:为什么连用了两个爱如茉莉?生:可以更加突出“我”被爱感动了。师:作者开始不理解,说“这也叫爱”,后来目睹爸妈的爱,最后是由衷地赞叹“爱如茉莉”。第二位老师:师:读一读,体会一下,两个“爱如茉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两个“爱如茉莉”?生: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深刻。师:这样写为了表达什么?生:为了强调爸爸妈妈之间的爱。第三位老师:师:谁能代作者表达自己的感受?生读。师:作者开始对妈妈说“爱如茉莉”感到疑惑,现在把问…  相似文献   

19.
爱如茉莉     
那是一个漂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肿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的母亲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见妈妈的口中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几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我差点笑出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眼睛,赶忙把很是轻视的一句话“这也叫做爱”咽了回去。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  相似文献   

20.
《爱如茉莉》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第16课,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的细节描写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以下是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一、创设情境,触摸真爱1.(由轻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记得哪些写花的诗句?学生交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茉莉花。齐读课题。(1)(媒体出示:缠绵徘恻莫名其妙平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