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5日到20日,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苏州日报、无锡日报、常州日报、南通日报在无锡、苏州两市首次联合举办外向型经济新闻宣传研讨会,对进一步搞好外向型经济的报道作了探讨。会议认为:要搞好外向型经济的宣传,首先是报社领导要重视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掌握经济走向;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带头撰写重要文稿,动员和带动办报人员认识外向型经济宣传的战略意义,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新闻在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更多更好地传播信息,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我们《湖州日报》近几年在加强信息服务方面作了不少新的尝试.从1985年起新办了《信息之窗》专栏,每周一期,每期三分之一版左右,现已出了265期。今年又配合开放,发展横向联  相似文献   

3.
4月15日至20日,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苏州日报、无锡日报、常州旧报、南通日报在无锡、苏州两市联合举办外向型经济新闻宣传研讨会,对进一步搞好外向型经济报道进行深入探讨。近几年来,江苏省在贯彻党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会同志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昆山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资企业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实体,在昆山市的城市环境规划、经济发展、社会就业、人民生活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党报,《昆山日报》有责任向社会介绍由外企和外企员工组成的新型、庞大的社会层面。在这个背景下,《昆山日报》周末专版“外企之声”于2000年底应运而生。半年多来,“外企之声”因其活泼、清新、具有感染力的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时的重要谈话发表后,一个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浪潮正在苏州涌现。如何以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增强外向型经济宣传的力度和深度,把外向型经济宣传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近年来《苏州日报》关于外向型经济的宣传报道实践,我们概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以往,外向型经济宣传大多局限于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沿海地区,农村新闻报道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受众需求?《苏州日报》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努力创新农村报道理念,开掘农村新闻资源,先后有《卡特观摩村民选举》(2001年)、《昆山:全球化催生“金蛋”》(2002年)和《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2004年)等3篇报道荣膺中国新闻奖。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到5%以下。昔日的“鱼米之乡”,已成为世界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面对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以往那种农业生产“四季歌”式的报道,无法及…  相似文献   

7.
苏州,是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城,又是处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名城。作为这座古城名城的党报——《苏州日报》,连续6年获得9个中国新闻奖,尤其是包括一个难得的一等奖,这在全国地市级党委机关报中创造了奇迹。2007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特别是全国地市级党报前来学习取经的同行络绎不绝,甚至有不少专家和学者称其为“苏州日报现象”。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苏州日报》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迈出如此矫健的步伐,打造出如此惊人的精品工程?在跨入2008年新年之际,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刘文洪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与其采访交流中,刘社长道出了他们连续6年获得9个中国新闻奖的“苏州日报现象”奥秘。  相似文献   

8.
《苏州日报》连续7年10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单报广告到账收入也已连续多年在一亿元以上,被中国记协称之为全国地市报的“苏州日报现象”。在这一精品工程的打造过程中,改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有力的佐证,在《苏州日报》10次获得的中国新闻奖中,版面获奖就占了4次。  相似文献   

9.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策划办报、开门办报、贴近办报,是《钦州日报》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报业传媒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伴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涛声,《钦州日报》已走过22个春秋。22年来,《钦州日报》实施的新闻策划不少于200次,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好作品。《钦州日报》先后荣获“广西十佳报纸”...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们《苏州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读者来信》专页为主要阵地,通过刊登来信,准确反映群众呼声,较好地发挥了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推动工作、为读者服务的作用。如何准确地反映群众呼声呢?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于2003年11月28日正式挂牌,由中共苏州市委批准成立。集团下属七报一社一刊:即《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张家港日报》、《常熟日报》、《太仓日报》、《吴江日报》、古吴轩出版社(江南音像出版社)和《苏南科技开发》刊物。集团经营实体有苏州报业广告公司、苏州日报印刷中心、苏州报业发行中心等全资企业以及苏州城市报业广告公司、金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苏州日报》是苏州市委机关报,四开四版,周六刋,星期一无报。全社180人,其中编辑部60人。设总编一人,副总编四人,实行总编负责制。设总编办公室、经济部、政文部、副刊部、美术摄影部、群工部、新闻研究室以及人事科、资料室、经理部,有自己的印刷厂。《苏州日报》的办报原则是:党报性质,当好喉舌,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版面安排、栏目设置都以此为中心。头版是要闻版,二版是经济版,三版是政文收,四版是综合副刋。《苏州日报》的宣传以经济工作为重点。原因是:按工农业年总产值算,该市在全国48个大中城市中排为第四(年工农业总产值156个亿),以工业总产值算,排在全国“百亿”十城市的第八位。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日报》是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的党委机关报。《石河子日报》近三分之二的读者在农牧团场。为农业生产服务,为这个领域的广大读者服务,是《石河子日报》多年来奉行的办报宗旨。为了体现报纸的服务性和可读性,《石河子日报》特开辟了《农事参谋》专版,一月一期,内容紧扣农时。《农事参谋》服务大农业,成为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园地,很受欢迎,很多农场职工还把它收集后装订成册。《农事参谋》版还荣获了中国地市报好栏目奖,是《石河子日报》的品牌栏目。《农事参谋》版自1995年开始编排,到今年已出版了11年,在报纸发行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一九八四年五月《河南日报》创办“政法之窗”专刊以来,至今已刊出一百一十多期。它在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方面发挥了作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政法之窗”坚持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传递法律信息,揭露和抨击违法犯罪行为,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普及法律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方针。广大读者称“政法之窗”是宣传政策法律的园地,普及法律知识的窗口,传递法制信息的桥梁,提供法律服务的益友。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宋照肃同志撰文称“‘政法之窗’”用生动的典型案例教育人们学法、守法、依  相似文献   

15.
张齐 《新闻窗》2011,(4):25-26
2008年,《贵州日报》改扩版,为顺应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之势,《旅游》周刊应运而生。这是《贵州日报》第一次推出以"旅游"为主题的周刊,由经济一部承办。"权威、丰富、服务","做足做透旅游新闻,做精做细旅游服务"是《旅游》周刊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初,芜湖市原辖繁昌、南陵、芜湖县的县报并入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出版发行《芜湖日报·繁昌周刊》、《芜湖日报·南陵周刊》、《芜湖日报·芜湖县周刊》(简称“三县周刊”)。多年来,《芜湖日报》“三县周刊”在围绕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挖掘县域新闻资源,发挥党报的服务功能和辐射作用,提高周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市报人》2009,(9):F0004-F0004
六十年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今年9月26日,《宜春日报》将迎来60华诞。60年来,《宜春日报》在探索中奋进,在改革中发展,目前已形成“两报两网”(《宜春日报》、《赣西晚报》、宜春新闻网、月亮之都网)新格局,并即将创办宜春手机报。  相似文献   

18.
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苏州日报》不浮躁、不盲从,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服从、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以做足做活主流新闻为着力点,并且潜心致力于新闻的改革与创新,使党报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提升。《苏州日报》的发行量成倍增长,现已接近15万份,2004年的广告收入也突破了1个亿。尤其可喜的是,我们在最近3年连续获得了5个“中国新闻奖”,这在全国地市报中并不多见。在这里,党报成了名副其实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9.
一些老苏州大概还能记得,50年前的苏州,曾有一张反映抗日战地消息的报纸,名叫《东战线阵中日报》。《东战线阵中日报》,是由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国民党三战区军委会主办的,委托当时在南京任《朝报》主编的张慧剑来苏州编发。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一天,张慧剑同《朝报》编辑人员施白芜一起,从南京风尘仆仆来到苏州,特意来找《吴县日报》总  相似文献   

20.
组织异地采访报道活动,让记者走出去,充分利用异地新闻资源,为地方媒体增色,《哈尔滨日报》在这方面已有过多次成功的尝试。一次成功的“走出去”200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哈尔滨日报》推出了三项与之有关的系列报道活动,其中由新闻周刊编辑室独家策划、完成的“寻访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