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世界画家看上海”是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和上海市外办联合主办的大型艺术活动,参加该活动的外国画家有23位,来自澳大利亚、芬兰、美国、新加坡等23个国家和地区。主办者将以“世界画家看上海”作品展的形式,集中展示23位外国画家在沪创作的美术作品。“老外”在上海遇建浩是与外国画家联系的主要负责人。当问及为何邀请像扬尼斯这样的年轻画家时,遇建浩说:“因为他非常有潜力,我们不仅邀请已经成名的画家,还邀请‘明日’之星。”其实,此次活动所邀请者并非都是“明日之星”,还有早已辉煌的“昨日”之星。来自澳大利亚的劳伦斯·道斯…  相似文献   

2.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国土都沦丧……”著名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沙奶奶这句令人耳熟能详的唱词,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淞沪会战失败,上海除租界以外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成为“孤岛”,史称“孤岛时期”。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1998年的最后一大,人忽然有了一种岁末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哪里?是不是仅仅由“岁末”二字引起?如果日历上不标明今天是12月31日,这一天又与别的任何一天有什么区别?而且,“12月31日”或“岁末”,是否对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这种说也说不明白的感觉,我想,这恐怕就是我进入你的“精神生态”问题的一个入口处?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有机会去古巴,特别是在哈瓦那看热带歌舞表演时,当你选好位置坐定之后,通常会有侍者给你送上一杯插着“舞女腿”(塑料吸管)的“洗脚水”(朗姆鸡尾酒)来,供您享用。至于它为什么叫“洗脚水”,也许是由于这种酒既有朗姆的芬芳,又有可乐的爽口,让几乎所有饮用这种酒的人都无法形容出它的特点,或者是因为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因而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十分幽默的名字。而插在杯中的塑料“舞女腿”,又进一步为这个名酒增添了视觉上的情趣。早在朗姆酒诞生之前,盛产甘蔗的古巴是用甘蔗来酿酒。他们将甘蔗煮沸,去芜存清,留下来的液体就…  相似文献   

5.
神秘的眺望     
我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大相信轮回之说。然而在柏林一个艺术家的聚会上,我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使劲想,还是能够想起你前生是何方人氏的。”立刻有人追问:“那么,你想起来了没有,你的前生?”  相似文献   

6.
说到上海的酒吧,人们马上便会想到衡山路酒吧街,这就好比提到北京的酒吧,人们便会联想到三里屯;说到阳朔的酒吧,肯定是西街一样。 衡山路在许多人眼中,是上海酒吧的一个标识。主要是因为这条街上的酒吧以其奔放张扬的风格,令人眼花缭乱。其实,整条衡山路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敞开式酒吧:“哈鲁”沸腾的人气燃烧着整条马路;“虹蕃”敞开的歌喉响彻天空;永远的“FULL HOUSE”和永远的“纳卡里亚科夫”永远让走在这条街上的人们感受着约翰·列农重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笔者有幸拜访了88岁高龄的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教授。还没落座,教授就对我说:“你的刊物很好,任重道远,你要为中外文化交流多做贡献啊。”随后,教授和我谈起了他同外国学术界的交往,教授说他从未走出过国门,但他结识了不少来自各国的汉学家。教授说,这些汉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研究中国的问题都很细,也很认真,但是,汉学家太少了,“还太少,还太少啊。”他很感慨地重复说,比较起来,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了解远远不如我们中国人对他们外国的了解,这时,教授笑着对我说:“所以,我说你要多做贡献啊。”道别前,教授热心地…  相似文献   

8.
蓬生 《世界文化》2011,(10):8-10
当前,欧洲有一个越来越突出而令人相当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外国移民的急速增加,而其中穆斯林人口占绝对多数。外国移民带来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景观,形成欧洲学术界与舆论界及政界常说的“多元文化”或“多元文化主义”。  相似文献   

9.
李逸津 《寻根》2008,(2):36-38
近代天津俄罗斯侨民是俄罗斯在中国的侨民中仅次于哈尔滨和上海的重要一支。天津第一座西式公园——建于1887年的“维多利亚公园”(今天津解放北园),其地皮就来自俄罗斯富商阿列克赛·德米特里耶维奇·斯塔尔采夫的赠予。这个斯塔尔采夫还是天津法租界市政委员会的成员,在天津置有40多处房产,从中可见俄商在当时天津外国侨民中的经济和政治实力。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07,(2):88-89
“我们把茶叶质量控制贯穿于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企业检测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在去年底的“绿色100行动”启动仪式上,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的一句话引来一片赞叹,在王府井大街吴裕泰旗舰店举办的这个活动上,吴裕泰140家连锁店的代表联合签署“绿色盟约”,向所有消费都郑重承诺:吴裕泰保证所有茶叶产品质量100%符合国家标准。吴裕泰的茶,请你放心喝,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爆发的今天,吴裕泰让人们看到一个百年老字号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1.
“何谓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孔子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学界对此的说法有不少,如:“礼”说,“仁”说,“仁礼”说等,其中以“仁”说的影响较大。而将“仁”学思想认定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的学者,其解释也是百家腾跃、新说迭起,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2.
近代文化片论□陈国庆近代文化,指自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的80多年间中国社会的文化潮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且难度很大的课题,并非一篇短文可以说清楚的,故本文名“近代文化片论”。学术界几乎普遍认为:中国文化在古代最为辉煌,到近代则暗淡无光。外国殖民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清丽而“满蕴着温柔”的文笔,构建了一个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之爱、人类之爱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世界;在这温柔的爱的文学世界里,人们情不自禁地深深为之陶醉。冰心不愧为独树一帜的作家,她的作品堪称美文的典范。 冰心是开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之先河的作家。她的创作充满热情和进取精神。因为她“是被五四震上文坛的”(冰心语)。她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反传统气息。同时,她又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开拓了一片传统文化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最近,职业小说家兼教育顾问梅格·霍奇金·利伯特和她的父亲在纽约城召开了一次叫做“家庭间流传的往事”座谈会。为数不多的成年与会者大多互不相识。她说:“在收集家庭传闻时最简单易行的是从你自己开始。”她让与会者传阅了一张写有各种问题的单子,并让他们两人一组互相交谈。屋子里的人们立刻活跃起来,讲着有关他们的姓氏、姨姥姥玛吉、爷爷的怀表等故事。最后,利伯特让大家静一静。“有人自愿讲点儿他记得的事吗?”她问道。有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站起来,有点忸怩不安地开讲了。“我出生在爱沙尼亚,”她说,“这件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在离开博韦尔学校以前,就已经和杰西·钱伯斯,他书中人物米里亚姆的原型,成为朋友了。他们在哈格斯农场厨房的一间小屋里一起做作业。他常常先做完,然后就在一些小纸片上写些零散的诗句和整首诗,写完也总是随手乱丢。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我妻子和女儿正做晚饭时,我们坐在炉火两边聊天。他突然探过身子大声说:“威利,我将要成为作家了。”我吃了一惊,说道:“是吗,伯特?好啊,如果你认为你有写作的才能,那就干吧。你必须做好经受得住几次退稿的准备。但是只要你有才华,某家出版社会发现你的才华的。”他回答时脸稍微红了一下:“我有创作能力!我知道我有。”我把这句话当做是一个知道自己聪  相似文献   

16.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一见面,操着方言,情感马上就近了许多。奇怪的是“连城老乡”见面,说的却是普通话,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打着“老乡”的招牌套近乎的。别冤枉他们了,不必怀疑,他们确确实实是“老乡”。只是连城有一怪,虽然连城话属客家语系,但五里一方言,隔条河,翻座山,语言就难勾通了。因此,这里流行普通话,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说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深棕色的小熊,穿过浓密的绿色森林,它东张西望地站在了这里。眼前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它走到岸边稍作停留,想看看以后是否可以来这里作一次芬芳的沐浴。一个孩子呼唤着它:“嘿,小熊!这条河叫施普雷,虽然现在还很偏僻,但是给人和动物提供了许多场地!”河流深邃、河水清澈,小熊觉得这儿的一切再好不过。它告诉自己:“我再也不会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它立刻找到一个洞穴,在寒冷的冬天里,把它布置得像温暖又干爽的家里。一个渔人经过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落脚地,就在小熊筑窝的河岸旁边,他觉得这里真是美妙无比。望着五彩缤纷的原野、大森林和绿草地,还有那宽阔的施普雷和快乐的动物,他就知道:“我也要留在这里!”渔人盖了一座小房子,从此不再搬离。他告诉所有的人说:是熊帮他找到了这里。这里成了一座大城市,没有什么地方能与之相比。美丽绿色中房屋的海洋,一眼就能将它认出:我的柏林!柏林,经历了多少艰难困逆,你依然坚强不屈;城徽上的熊在护卫着你,我的柏林,我爱你!这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人们知道,熊是德国首都柏林的标志,可以说,熊与柏林密不可分。柏林与熊有关的历史已有700多年;在各种文件、印章、市(州)徽和旗帜上,熊是尊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人习称外国为“蕃”(或“番”),《周礼·秋官·大行人》称:“九州之外,谓之善国”。故凡属与外国相关的人、事、物亦多冠之以“善”。古城泉州就是一个诸“善”答革之地,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宋元时代,泉州港外贸繁荣,“善商踵至”、“善舶鳞集”。“著货”山积;与此同时,文化交流亦十分活跃,“善教”人士纷纷来泉传教,“建“善寺”,把“着佛”,众多的“著客”侨寓泉州,形成“著坊”、“善人巷”;他们还在泉州建“善学”,传“著文”,播“曹俗”;有些长期侨居泉州的“善客”还与泉人通婚,生下混血儿,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海外一直存在着有关中国“金字塔”的种种传闻,就像海外仙山,缥缈在云雾之间,却又乍隐还现……(一)早期的西方“目击者”。(1912年)弗烈德·麦耶·斯克洛德是一个美国商人,他于1912年赶着大篷车从中国长城向内地贩卖东西。除了贩卖香烟、烟草、蜡烛等零杂物品,他还向蒙古人贩卖枪支和弹药。有一次当他经过内蒙与陕西的交界处时,他的中国旅伴——一个饶舌的老和尚对他说:“我们将经过金字塔。”“什么金字塔?”“就是陕西的金字塔。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但你说的是墓葬。”“不是墓葬,它们是跟天一样高的山。虽…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了。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买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非常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道,“现在它已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真诚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