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某高校的30名网瘾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并在团体辅导前后一周进行前后测以及结束后两个月进行追踪测量,与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的30名网瘾贫困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贫困大学生在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之后,网络成瘾症状得以改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抑郁与焦虑情绪也显著降低,且两月后追踪发现干预效果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成瘾群体占被试总数的11.8%,具有网络依赖的有17人,占被试总数的10.1%。与前些年有关论文研究成瘾10%的比例,网络依赖10.1%相比略有所攀升;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主观幸福感得分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在是非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独生子女分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与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以14名具有手机依赖症状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的7名被试进行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控制组不做任何实验处理.在干预前、干预后以及3个月后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干预后以及追踪测查中,其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显著均低于干预前水平;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在后测中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如下六种心理特点: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娱乐心理、逃避心理、补偿心理和自卑心理。基于这些特点,文章介绍了Young的行为干预策略、Davis的认知干预策略、Hall的心理干预策略和团体辅导法四个方面的心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娟  姜喜双 《学周刊C版》2019,(20):183-185
选取16名具有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分为同质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团体沙盘辅导进行6次辅导干预,对照组采用日常普通的学生工作方法。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上,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总均分上差异极其显著(p<0.001),实验组前测与实验组后测在总均分上差异显著(p<0.01);2.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实验组前测与实验组后测在总均分上差异非常显著(p<0.01)。研究证明团体沙盘能促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学专业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网络依赖的现况,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蒋丹编制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医学类高校6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网络依赖总分和宿舍人际关系在性别、民族、专业及年级这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某些维度在这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网络依赖程度与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3)在网络依赖方面,网络成瘾耐受性和人际关系与健康分别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显著。结论:大学生较高程度的网络依赖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颖 《成才之路》2010,(34):7-7
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网络成瘾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要改善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就要从心理方面着手,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信心,磨炼毅力,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对网瘾产生良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如下六种心理特点: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娱乐心理、逃避心理、补偿心理和自卑心理.基于这些特点,文章介绍了Young的行为干预策略、Davis的认知干预策略、Hall的心理干预策略和团体辅导法四个方面的心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和网络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网络依赖调查表》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分层抽取的甘肃省10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在强迫性上网及上网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网络依赖得分上,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但藏族大学生比其他民族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轻;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强迫症状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其余九个因子及总分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网络依赖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倪聪 《学周刊C版》2019,(3):191-192
为探究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性,本研究辅导方案以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对6名存在人际困扰的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心理干预,通过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施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量表得分显著降低,说明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效,且效果至少持续一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和网络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网络依赖调查表》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分层抽取的甘肃省10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在强迫性上网及上网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网络依赖得分上,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但藏族大学生比其他民族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轻;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强迫症状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其余九个因子及总分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网络依赖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者采用团体辅导的干预手段,降低其成瘾倾向,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筛选出30名具有手机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包括初次相识、人生规划、时间管理、我与手机、自我管理、临别留念的6次团体辅导干预,并在结束后对其进行后测。结果显示30名被试前后测总分的平均分分别为56和42,被试前后测结果在四个维度和总分上的差异均显著,P<0.01。由此得出结论:团体辅导对有手机成瘾倾向的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94):152-154
本研究旨在验证团体心理辅导在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上的成效和进一步探求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通过报名、填表、笔试、面试四个步骤选取15名团体成员,共开展5次团体心理辅导。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前后测对比和对团体成员的访谈可知,团体心理辅导对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在高校今后心理辅导工作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4.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白羽和樊富珉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基础上修订的网络依赖行为测量量表以及郑日昌编制的入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武汉某高校34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上的得分,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上的得分,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2)网络依赖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中的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和另外两个分量表如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3)在网络依赖行为得分上,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的人群,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作用,本文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自然实验,对30名有主动寻求人际关系改善的大学生实施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演绎成为新时期热点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笔者从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入手,提出通过创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引导和替代“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综合体育运动的生理、心理疗法持续有效地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科学干预.旨在为高校施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结合团体辅导的方法,对8例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采取句子完成测验对其疗效进行前后对比。训练结束后,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句子完成测验结果显示其变化明显,在自我意识、生命意义、自由选择、时间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变与成长。存在主义团体训练适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且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意义治疗也能广泛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将26名中学生网瘾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对实验组进行12次以自我控制为主的团体辅导,实施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网络成瘾问卷、自我控制问卷等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且网络成瘾以及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困扰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说明以自我控制为主的团体辅导对中学生网瘾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