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晓红 《中国广播》2008,(12):34-37
“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随着这一声呼号,珠江经济广播频率开播,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全直播的广播频率。这一天是上个世纪的1986年12月15日,这一呼号出自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2.
邱维波 《新闻窗》2009,(5):78-80
媒介变局下的广播困境 中国广播业曾经有过辉煌。198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创办,其首创的“大板块内容、主持人直播、开通热线电话”的操作模式被内地电台广为学习借鉴,全国广播行业迅速涌现出70多家经济台和一批专业电台,“主持人——大板块——直播节目”的“珠江模式”被称为中国广播改革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余笑忠 《新闻前哨》2001,(11):22-23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外,互联网的横空出世,更使传媒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且,毋庸讳言的是,在传统的三大传媒中,电台常被人视为弱势媒体,在这样的格局下,广播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突出重围,比较了广播与其他媒体之后,许多人得出的结论是:走精品之路。 自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台开播以来,全国各地电台先后涌现出“经济台热”、“音乐台热”、“交通台热”,而在节目形式上,都不约而同地由录播改为直播。可以说,广播界成了“精英文化”向“大…  相似文献   

4.
王伟 《河北广播》2007,(2):42-43
新世纪的媒体竞争,是媒体综合实力的竞争,作为广播媒体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省会石家庄上空的广播频道(中央、省、市、县)总共22套,其中有新闻、音乐、交通、经济等多种传统类型广播,还有一些新兴定位的广播频率,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省级媒体,既不具有中央台的全局性影响优势,也略逊市、县级台的本土化特色,如何扬长避短、挖掘优势是亟需思考的问题,所以强化自身品牌建设和进行媒介推广是一项长期、系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孙茜云 《声屏世界》2002,(10):11-12
媒体被认为是当今中国唯一一块未被开垦的暴利行业,在政策壁垒之下,目前尚未受到外部资本冲击,但业内一直都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竞争态势不断升级。作为当今传播业的四大巨头,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由于产业的共性,基本是在一个市场平台上切割着不同的份额,共同的市场追求决定了其产品式样和营销策略的交叠。从媒体整个竞争来看,基本上是自身扬长避短、相互取长补短、在走向融合中实现优胜劣汰的过程。比如“热线”、“直播”、“谈话”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伴随珠江模式产生的广播新模式,现在却普遍被电视节目采用;电视  相似文献   

6.
以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为先导,全国涌现出一大批借鉴“珠江台模式”的系列电台.1993年10月1日开播的河北经济广播电台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它的开播为河北的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认为,这次变革是广播事业适应全国改革开放大形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广播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广播运行机制相比,它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打破了传统广播一枝独秀的局面,在广播内部形成了一种竞争态势,有利于广播潜力和活力的激发,也加强了广播自身与媒体的竞争实力.在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喉舌作用的同时,变革后的电台或节目,经济上…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催发着广播的新生。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电台横空出世,吹响了我国新时期广播改革的号角。1992年2月,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凭籍高度发达的电话通信和完备的直播运作机制,以明星主持为核心,以名牌节目为依托,开创了热线参与、新闻直播、全天24小时播出的新纪录,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东广效应”。紧接着,上海又率先推出新闻、商业、外语、信息、证券等八个系列台,深化了专业台特色,强化了定向服务功能,形成了新的广播竞争格局,树起了广播改革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如果说“珠江模式”的出现使广播面对电视的强烈冲击,摸索着走出了低谷,使广播属性的特有魅力重新赢得受众而再度辉煌,那么“东广效应”则提示我们,广播需要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挖掘和拓展。系列专业台的纷纷崛起使电波大战进入白热化,也使经济电台面临新的严峻考验:经济电台创造的节目模  相似文献   

8.
广播节目直播常态化是保持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的竞争需要。但广播直播(特别是以热线投诉为主的舆论监督节目)也有风险,社会思想多元、言论开放、情绪宣泄、敌对势力破坏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节目失控,出现导向性甚至政治性风险。不断提高节目主持人的政治、业务能力,正确引导听众情绪,一以贯之地培养听众理性使用媒体的习惯以及强化技术手段,就能做到既扬广播直播之优势,又可控制和规避直播风险,达到趋利避害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广播新闻应该怎样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明确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快,更快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究竟是什么? 反复比较,看来还是一个“快”字。在传播速度上,广播与报纸比,占有绝对优势;与网络和电视比,广播新闻的采集、制作、播出,也要比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简单得多,迅速得多。因此,“快”是广播最大的优势,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广播新闻怎样把理论上“快”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呢?首先是必须确立直播的动作状态。只有在直播  相似文献   

10.
郑珑 《东南传播》2016,(6):137-138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这是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厦门新闻广播在发挥广播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直播节目平台,加大民生热点直播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生智 《新闻三昧》2003,(11):28-29
热线节目的兴起与问题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是将广播与电话的自愿选择、双向交流、即时反馈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得广播这种大众媒体兼有了人际传播的功能,变传统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的节目样态。1986年,珠江经济电台开启了我国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先河以来,至今热  相似文献   

12.
从80年代中期珠江经济台掀起“珠江旋风”以来,直播、主持、大板块、热线电话、双向交流这一类新的传播方式的运用,给广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经济台的出现。对综合台多年一贯制的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此大背景下,肩负综合台改革重任的新闻台,从诞生之日起,就走上了负重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广播改革中,以广东珠江经济台的开播为突破口,直播方式的运用,热线电话的介入,新技术的应用,板块节目和主持人直播节目的不断提高,广播走出了发展的低谷,以自己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听众认可,再现辉煌。 作为广播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新闻,为了满足当今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主要特点是: 一、充分发挥广播新闻传播迅速、信息量大的优势,确立了广播新闻在经济台中的龙头地位。 在新闻节目的安排上:(1)整点新闻。整点新闻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经济台"开办广播直播节目以来,广播节目的生产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直播"逐渐替代了"录播"。 直播现已成为广播媒体"传情达意"的最常态。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与探索,直播节目的互动样态、内容、形式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就互动样态而言,从初期的听众来信、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找到广播新闻独特的生存空间,扬长避短。发挥广播新闻的真正优势.是每一个广播新闻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快速反应.口播为主,资讯丰富”,是提升广播新闻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对于传播手段相对处于劣势的城市广播来说,一方面承受着来自报纸、电视、网络等优势媒体的冲击,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中央台、省台的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关系到城市广播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一、城市广播要围绕地域经济和地域文化做文章。以“接近”的优势吸引听众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台经验给我们的新启示赵晨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从1986年12月15日诞生,至今已度过辉煌的10个年头。珠江台创造的以新闻、信息节目为骨架,以大板块节目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行主持人直播、热线电话听众参与、按听的规律办广播的“珠江模式”,在听众中,树立了风...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如同步的直播节目使得其更具有真实性,也更具感染力,这种效果是其他媒体不容易做到的。它的这些特点更能体现广播的及时性和客观性。至于如何做好广播节目,笔者通过多年对节目的“经营”,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媒体之间竞争的产物,尤其是“珠江模式”中出现的直播体节目主持人,更深深地带有竞争的烙印。在竞争中产生的主持人的成长离不开竞争的激励,欲使主持人队伍的素质提高得更快,工作得更出色,必须建立主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珠江电台在中国最早开通了热线直播节目,它标志着中国广播的双向互动传播进入到即时互动传播时代。随之.全国各家广播媒体纷纷开通热线直播节目,热线直播方便操作.即时沟通.参与和互动交流的优势,促成了中国广播形态的大变革,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