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易》的根本原理在哪里,其卦符的推演体系依据什么,尽管历史上已有种种结论或推测,但由于缺乏严格的论证,以至于人们对“八卦”及“六十四卦”符号体系的含义及推演模式仍流于表面或神秘的认识阶段。古人认为天地人“三极之道”是整套卦符体系的象征,孔子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因此,就一般意义而言,要对《周易》有深刻的领悟与理解,是绝对离不开卦符体系的。“三极之道”是什么,该如何表示,八卦及六十四卦是怎样模拟刻划“三极之道”的,都需要在实证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八卦名义,学界颇执异论。文章辨析了近世四种说法之未能确立,认为欲明八卦名义,须从立形、命名、取义、衍象四点考察,庶可揭示其浓厚的象征色彩。并谓(《易传》十篇(尤推(《说卦传》),所述八卦名义,实已容蓄了这四方面内涵。提出依《传》解卦,合则然,离则否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周易》即今人所谓《易经》,又简称《易》。它是儒家的一种重要经典。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全书最基本的是“阴”“阳”两个符号,“——”是阳,“--”是阴。由这两个符号,连叠三层,组成八卦,八卦互相重叠,又组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的(本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用九》、《坤·用六》二条爻辞)爻辞,是《周易》中《经》的部份。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传》解释卦辞、爻辞以及八卦的性质和起源,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七个部份,十篇,统称《十翼》,意思是说这十篇文字是“经”的羽翼。  相似文献   

4.
《周易》,也叫《易》.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部十分珍贵的文献。其中的卦爻辞,也叫系辞。它是用蓍草来占算的,叫做占筮,也叫占卦。清人王船山说:“占易、学易,圣人之用易,二道并行,不可偏废也。”(《周易内经》)说明了只有既懂得讲解系辞辞义,又懂得占策之法,才算是对《周易》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卦,是由交组成的。春秋时孔丘说:“交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其基本符号有两个:一是:“_”叫旧爻,表示奇数;一是“—-”,叫阴交,表示偶数。每个单卦由三根支组成,可组成八个卦形:(乾)、(坤)、(兑)、(巽…  相似文献   

5.
八卦的象征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符号“—”,和“——”组成,以“—”为阳,以“——”为阴,但这两个基本元素究竟象征着什么?却是众说纷坛.范文澜认为八卦是由数字或图画文字或给纪引导出来。郭沫若认为八卦中的“—”和“——”两个符号分别是男女性器官的象征,八卦的根抵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官崇拜的了遗,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有人根据民族学的研究提出,八卦的两个基本元素只是古代巫师举行策法时用来表示奇效和偶数的符号,卦则是三个奇仍数的排列组合,此说是否可以确证,尚待研究。八…  相似文献   

6.
《说卦》构造了一个八卦宇宙模型,八卦的系统性与语言学方法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象思维”方式。《说卦》的成书下限不迟于春秋伊始,在整个春秋时期,发挥着《周易》副经的作用。它打破了占筮易的一统天下,开辟了学术易的文化新方向;它做为“前理解”参予了《易传》诸篇的建构,为《易传》诸篇之首,亦为诸篇之祖  相似文献   

7.
(2)《系辞下传》《系辞下传》中亦有不少内容被刘勰运用于《文心雕龙》之中。《系辞下传》首句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八卦创成而分列其位,万物的象征都体现在它们当中;因而将八卦相重,便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也就在其中。这是《系辞传》对八卦的象征意义和卦爻的形成过程所作的论述。《系辞下传》第二章又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刘勰吸收了《系辞下传》中的上述内容,将其运用于《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练字》篇中。《练子》篇篇首云: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斯乃言语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周易》八卦最基本的符号“--”和“—”起源的疏证,对六十四卦含义的解读,以及对卦辞和爻辞的举例诠释,揭示其丰富而深厚的人本意蕴,表明易学理论能给人们以生命、生存和人生诸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不论是从哲学方面还是从史学方面看,都可说它是一部伟大的著述。但是,我认为《易经》还是有缺点的,单就《易经》八卦和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就不是科学、简单明了的。那么,按照《易经》的哲学思想:“易有太极,是(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来分析,于是得出坤0、复1…震9…坎18…兑27…艮36…离45…巽54…乾63。这和三百多年前法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ainiz)所标出的卦序:0、1、2、3……63相一致。这一卦序不是别的,正是被埋没两千多年不为人知的黄帝《归藏》卦序。何以见得?有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为证。最后,揭示出黄帝卦序推导公式:n=∑6m=1am.2m-1并写出黄帝六十四卦卦序新歌为本文作结。  相似文献   

10.
“明夷”解     
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一生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文集。其文集命名中,“南雷”(为其号)、“宋元”(为朝代名)、“明儒”(指明代儒林)皆意义浅近,一目了然,唯独《明夷待访录》之“明夷”,命名奇特,颇有深意。查各类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大都选有《明夷待访录》之《原君》一文,且其教材注释及相关教参均不深解“明夷”两字。故今特为阐释,以期有助于理解黄宗羲的思想,有助于教学。明夷,乃《易经》之第三十六卦,其卦画为“”,与晋卦“”互为复卦,皆为坤离组合。八卦中“坤”象征地,“离”象征火。  相似文献   

11.
试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古今中外的哲人,曾留下了探究“和谐”思想的记录。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博大精深,代表作首推《周易》。“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日:‘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中国言《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者折中于(孔)夫子;可谓至圣矣。”(同上)上下《彖》,上下《系》,上下《象》;《说卦》[乾](卦)《文言》、[坤](卦)《文言》加《序卦》;《杂卦》;共称十翼;合称《易大传》。系:联系、系统(体系):联系成一个统一体。《系》全称为《系辞》,辞,与图…  相似文献   

13.
从《日书·艮山》中“艮山”“离日”的含义及其算法可以看出,其为日者借用《周易·艮卦》的八卦思想创造而来。日者利用天文历法的形式,使“艮其背”的思想更加具体化和生活化。这一现象表明,《周易》所含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已在民间有所普及,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包含《周易》思想的衍生品,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易经》到底作于何时,成书于哪代,学术界一直进行着长期的讨论。传说“伏犧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的“人更三世,世历三古”的说法已不全为人所信,但对《周易》本来包括《易经》、《易传)互相独立成篇的两大部分的事实却是不应怀疑的。《易传)是对《易经》的阐发和解释,肯定产生在《易经》之后,它解说《易经》的卦象、卦名和卦德或者托古改制、自立主义,都只是在“援易以为说”。而以往解经者,大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奇书.它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记载有六十四个卦名、卦辞,象征不同的事物和事理;卦由六根代表阴阳的爻组成,每爻有爻题、爻辞,象征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传”包括《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文章,统称为《十翼》。据学者考证,《经》《传》不是同时形成的,《经》更古老些,殷墟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卜骨上已有用数字表现出的卦形,经过许多智者的劳动,不断丰富发展,才形成了《周易》,传说中的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都可能有过贡献。《周易》是我国古代先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大约成书于西周末年、春秋战国间. 时至近代,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对《周易》倍感兴趣。数学家发现《易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理论,发明二进制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就是从中国的八卦受到启发的.他曾把“易图”说成是“流传于宇宙间科学之中最古的纪念物”。天文、地质、医学、物理学界、国际国内都有虔诚的《周易》信奉者和研究者。六十年代起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其思维方式与《周易》的哲学内涵十分接近,因而《周易》又成为管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释“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一反昔人故说,论完“卦”象持“笔”书于泥板之形,故卦训画。卦袭用结绳记事挂绳之故称,故八卦称卦。卦即挂。  相似文献   

17.
“水”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也是一个含义多样化的意象:灾难与死亡象征、生命与希望象征、净罪与再生象征。在《荒原》中,艾略特把“水”意象植入了传统的这三方面含义;由于这三方面含义,有助于解释荒原“有水却缺水”的矛盾;同时这三个含义也紧密联结《荒原》的基本主题:“死亡-复活”意识,通过神恩和自救从死亡到复活。  相似文献   

18.
“情”在《周易》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种指大干世界中万事万物的情状,是形而下的具象世界;另一种相当于“道”,是形而上的层次。而在“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中,有一个“形上等级制”;书→尽辞→尽言→尽象(卦)→尽意(情)。在这个“形上等级制”中,“情伪”不是指具象世界中的真假之象或虚实之象,而是与“道”相似,具有形而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易经》先天八卦中的乾卦、坤卦、离卦和坎卦分别代表南方、北方、东方和西方四个方位,象征古人世界观中天、地、火、水四要素;这四个方位与《山海经》中的太阳神崇拜、火神崇拜、月亮神崇拜,以及龙图腾崇拜和虎图腾崇拜存在着密切联系。先天八卦不仅有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信息,也包括中国古地理、古天文和古海相知识,甚至包括古人的部落迁移信息。从这些能互相印证的信息记载,我们可以了解中华远古先民的精神信仰和空间方位文化。  相似文献   

20.
《周易》卦名的含义本与《卦·爻辞》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有许多卦名由于时代久远,语义隐晦、签诀隐语式的《卦·爻辞》所记故事失传,“同时又加以后人的三圣四圣的几尊偶像的塑造”,于是《周易》遂成为“一座神秘的殿堂”。这给卦名也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而与《卦·爻辞》也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随着科学古史论证法的使用及考古出土文物的不断发现,《周易》这座神秘的金字塔逐渐地被打开了。不过,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去解决。本文通过时代差不多相近的屯卦卦,爻辞与殷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