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50周年以及该院文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该院文学所8月19日召开上海文学30周年学术座谈会。与会者对上海文学创作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和文学所学者对上海文学最近30年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了上海文学发展的相关问题。与会部分作家从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影视改编等多方面总结了上海文学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0-71
上海市作家协会9月5日晚举行酒会,欢迎来沪参加“2011上海写作计划”的8位外国作家,并就此启动2011上海写作计划。会上还放映纪录短片《俯瞰上海》,以帮助这些外国作家尽快了解上海。上海市作协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上海写作计划”,以期增进外国作家对上海和上海文学的了解,提高上海城市文化形象。此次邀请的8位外国作家分别是法国作家阿尔玛·布拉米,英籍印度裔作家阿迈勒·查特吉,爱尔兰作家科尔姆·布雷斯纳克,墨西哥作家克里斯蒂娜·瑞斯康·卡斯特罗,澳大利亚兼作家、表演艺术家、音乐家和词作者于一身的琳达·尼尔,巴基斯坦作家、  相似文献   

4.
文学综述     
《上海文化年鉴》2012,(1):69-70
2011年是上海长篇小说出版最多的一年,除了王安忆的《天香》外,还有徐生民的《大变局》、王琪森的《上海·1912》、里程的《气味》、陈丹燕的《莲生与阿玉》、叶辛的《客过亭》、吴礼权的《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和《冷月飘风:策士张仪》等。这些作品内容各异,但视野几乎都离不开上海。作家们是有感于上海这座城市对于人文、社会的影响,或者寻根,或者探讨历史,总之,城市生活赋予他们文学灵感。王安忆的《天香》是有意义的文学探索,作品描写明代松江一地顾绣工艺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2004年度上海文学的总体状况是稳定。没有特别的事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没有引起争鸣的批评文章,但这并不意昧着上海义学没有自己的声音和动向。只不过这种声旨和动向,不冉是由少数作家、评论家或是宣传部门发起、倡导,然后彤成一种社会性的总体思潮,而是变成作家、评沦家以各一的方式表述着自己的思想和立场。  相似文献   

6.
文学活动     
2012上海写作计划9月3日,上海作协举办欢迎酒会,9位外国作家成为“2012上海写作计划”的驻市作家。上海作协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上海写作计划”,以期增进外国作家对上海和上海文学的了解,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形象。每年邀请的驻市作家人数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郝岚 《世界文化》2008,(2):12-13
“五四”前夕,中国文坛的外国翻译小说激增。这些翻译中,被译介数量稳居前四位的外国作家都属西方流行的通俗作家之列,其中赖德·哈葛德的作品被译介的数量仅次于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而且,在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中,有三个在创刊号刊登西方文豪的肖像。(嘶小说》选的是托尔斯泰,制、说林》选的是雨果,1906年(《月月小说》的创刊号上赫然登着的就是哈葛德的头像,这俨然是把他作为与托尔斯泰等作家齐名的文豪,成为晚清文学“新小说”的效法对象和“热门”作家。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本年度中国文坛,足以莫言的乡土书写荣获诺贝尔奖而得照亮。上海作家金澄宇则以30万字长篇小说《繁花》,另开城市文学新局,被中国小说学会评排年度第一。如此有意味的文学格局,一方面是“乡土”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域相接,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传统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9.
《大理文化》2010,(9):101-101
为充分展示近两年来大理州作家协会会员的创作成果,州作家协会在州文联的支持下,拟编选出版四卷本《2009——2010:大理州作协会员文学作品选》。"作品选"分为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和评论卷,从9月初开始向大理州作家协会会员诚征稿件。1、征稿对象为大理州作家协会会员,包括已到外地谋职但还保留会藉的会员。2、所征集作品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公开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场次292场,其中歌剧演出78场(其中本地剧场15场、沙龙23场、外地25场、境外15场),下乡演出13场,学生场24场,公益性演出29场,指令性演出2场。2008年,歌剧院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原创歌剧《雷雨》、经典歌剧《奥赛罗》、《图兰朵》、中国歌剧《诗人李白》等轮番上演,并创排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交响合唱《太阳、大地、人》、舞蹈《城舞今典》汇集新创作的《夜舞精灵》、《剑吟》、《绽放》、《穿越》、《蝶恋》、《情人码头》等原创小节目。剧院积极策划历史题材歌剧《楚霸王》、现实题材歌剧《那时花开》、舞剧《嫦娥奔月》、《上海·上海》。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4-34
根据蓝鲸民生小说改编的曲艺作品专场《OK民生》被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搬上了黄浦剧场“上海笑天地”的舞台,4月起每周末对公众演出。作家蓝鲸是“民生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夜雨》、《熊主任》、《看医生》等大量反映民生的短篇小说,作品网络点击量高。  相似文献   

12.
近代文学研究概况2012年,上海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仍取得相当可嘉的成就。其中首先值得一提的便是《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一书在2012年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作者朱惠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词学研究,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和上海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摄影艺术精品展12月5日起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本次摄影艺术精品展,展出49位作者的89幅巨幅摄影作品,均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创作的上海地区的纪实题材照片,图片涉及面较广,传递的信息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09,(1):148-150
《始于1978》大型广播特别报道,12月1~1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3.4/AM990《990早新闻》播出,每集23分钟,共17集。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围绕“解放思想”这一核心内容,着眼于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思想转变和观念突破,立足于上海的发展变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变迁和感人故事,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始于1978》以项目招标制展开选题招标,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消息传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文艺中心迅速集合人力、物力,运用自身优势和便利条件,出版了国内首张抗震救灾诗与歌专辑《生死不离》。专辑从策划制作到出版发行,前后仅一周多的时间,所有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从选歌、选诗到录制、合成,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该专辑采用双CD形式发售,分别收录15首歌曲和13首诗歌朗诵作品。专辑《生死不离》于6月9日正式发行,广播文艺中心先后举办12场专辑义卖活动。  相似文献   

16.
邹斯彧 《世界文化》2008,(12):13-15
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882年1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知识贵族家庭。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毕业于剑桥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传记作家。他在担任慷希尔杂劫主编期间曾慧眼支持过哈代、斯蒂文生、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创作,还主编过《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的前26卷,撰写过18世纪的英国思想史和文学史,被英国政府授予爵士称号。  相似文献   

17.
中短篇小说     
2008年,上海作家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稳步发展,所呈现出的最显著特征即是对于都市体验的深度挖掘,尽管作家笔下所塑造的主人公仍以小白领、小木匠、小皮匠这类为主,但是,其中所承载的对上海城市经验的思考则不再是对老上海的单纯怀旧,而是直面当下上海人的城市经验,记录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的轨迹,和人们对城市的种种复杂心态。这其中首推王安忆的两部小说《骄傲的皮吒》和《月色撩人》。《骄傲的皮匠》故事发生地点依然是一条弄堂,故事的主人公依然是住在弄堂里形形色色的人们。小皮匠在这条鱼龙混杂的弄堂里赢得了尊严,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秋,第二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杭州的西子宾馆举行。该研讨会由《建筑创作》杂志社、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天集团等共同主办,这是与1993年首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相隔9年的又一次盛会。在此,我不仅感受到建筑师与文学家的激情碰撞,还聆听到建筑之于文学、文学之于建筑的系列深层思考。建筑师语:普及建筑文化离不开文学家我国著名建筑出版家杨永生教授系“建筑与文学”活动发起人之一,他说,建筑离不开文学,文学也离不开建筑。不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彰显了伟大的历史建筑,便是壮美的历史建筑激发作家创作出传世的文学…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2月17日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巨大影响的《歌谣周刊》创刊70周年纪念日。中国俗文学学会、北京大学中文系、北大图书馆于12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纪念北大《歌谣周刊》创刊70周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是中国俗文学运动的发源地,1918年初,刘半农、沈尹默等教授发起了征集全国近世歌  相似文献   

20.
杨纯柱 《大理文化》2017,(12):59-64
正一左中美是近年来云南创作势头良好,作品个人特色鲜明的青年作家之一,也是目前居住在大理的唯一一位中国作家协会女会员。这位来自漾濞的彝家女子,从事文学创作十多年,先后在《民族文学》《文艺报》《散文》《散文百家》《边疆文学》《云南日报》等数十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大量散文。多篇作品入选《散文选刊》《读者》《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5卷》等选刊,荣获第七届云南省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