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知从何时起,报刊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许多例子随看随丢,没有记下来,只是最近才录下四例:①《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层次徘徊》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令人堪忧的国民科学素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报刊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如《新华文摘》1999年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层次徘徊》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令人堪忧的国民科学素养”。人们表示“某事让人忧虑”这一意思,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堪忧(值得忧虑)”.一是“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3.
学术动态     
《新华文摘》再次转载本刊文章今年上半年,本刊已有多篇文章被权威的《新华文摘》以不同形式转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华文摘》2007年第12期所转载的文章。这次所转载的文章题目是《论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原刊载本刊2007年第3期,作者是廖哲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全文分三部分:(一)课程论学科必有一个子学科群。  相似文献   

4.
匡吉 《语文知识》2003,(3):36-36
一、“令人堪忧”实堪忧不知从何时起,报刊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许多例子随看随丢,没有记录下来,只录下一例,是《新华文摘》1999年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  相似文献   

5.
图片微博     
本刊讯 最近,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新华文摘》转载了《湖南教育》两篇文章。由江新军撰写的“十日谈”文章《出“教育家”为什么这样难》在2010年18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栏目转载;由李茂林、李旭林等采写的通讯《活着的眼睛——追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优秀学生党员蒋小波》在该刊19期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6.
《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2005年第6期上刊登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一文被我国社科类最权威的文摘期刊《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7.
桂建生: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原载《当代教育论坛》2004.5.113~115)【转载期刊】《新华文摘》2004年第13期张治库:现代虚拟道德关系的发展对道德构建的意义及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原载《当代教育论坛》2004.5.100~103)【转载期刊】《新华文摘》2004年第21期宋嘉:官本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继 1999年第 1期上《秦观词探微》一文被《新华文摘》摘登之后, 2000年第 1期至第 3期又有 36篇(近 6成)稿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或选作索引。 36篇稿件中, 3篇全文转载, 33篇被选作索引。这是近日从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电子部提供的“转载表”上获悉的。 3篇全文转载的是 2000年第 1期上《书目与目录称谓的同异》和第 3期上《企业经营伦理:美国的实践与我国的现状及思考》、《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其中《书目与目录称谓的同异》一文作者系阜阳电大分校的张康同志。 我校学报自 1999年公开出版以来,先后被原省教委、安徽省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并自公开的第 1期就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2000年,我校学报又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中华期刊展示网”。  相似文献   

9.
<正>我校学报2015年9期所载论文《"漂绿广告"的产生背景、主要特征和认定标准》被《新华文摘》2016年第3期转载。该文是中国地质大学刘传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保类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其监管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新华文摘》是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半月刊,是中国目前二次转载文献中影响力最大的学术性期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新华文摘》全文转摘(共5篇)1.曹妍,张瑞娟:《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8—2015》,载《新华文摘》2017年第01期2.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载《新华文摘》2017年第08期3.朱德全,李鹏,宋乃庆:《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载《新华文摘》2017年第09期4.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载《新华文摘》2017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育》2006,1(12):67-67
《中国德育》杂志已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列为转载文献源,现将截止到本刊2006年第8期的转载情况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储朝晖博士的《省思中国大学精神》一文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该文同时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之前,《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乔登云研究员的《赵都邯郸故城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摘编论点。《新华文摘》辑览《邯郸学院学报》论文@康香阁  相似文献   

13.
1980年《青海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了张广志同志的《十月革命后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及其所属阵线问题》,1981年3月《新华文摘》第3期转载了该文.张广志同志在文章中提出了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为什么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本刊“哲学研究”栏目,2009年12月在江苏期刊“明珠奖”评选中荣获特色栏目奖。该奖项由江苏省期刊协会主持评定及颁奖。本刊“哲学研究”栏目自2005年第1期至2008年第6期共发表论文72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转载或全文复印30篇次,转载率约42%。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和名栏建设评审的推动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04年里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依托海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科,全力建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打栏目,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不仅发文数量增加,论文的学术前沿性也得到增强,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热情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有关检索机构统计,本栏目2004度的论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摘转或全文复印。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近10篇,在被转载的全国140种期刊中排第5位,在高校学报中居于第1位。更有说明意义的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04文学评论》里,也收入了本栏目的论文2篇(本刊是唯一有论文入选的高校学报),其中一篇还曾由著名文学批评家李建军博士等人推介,登上“《文艺报》作品推介榜”,文章被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下面是论文转载与入选情况: 1、李玲《<围城>的男性偏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2、陈晓明《现代性之隐忧与多样性方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摘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3、清峻(郝庆军)《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并列入“《文艺报》作品推介榜”;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 4、洪子诚《读有关<暗示>的批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5、贺桂梅《“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1《文学理论》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6、杨剑龙《“宁愿和山岩般的命运相撞击”——读胡风<三十万言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日报》2007年3月5日理论版摘编了《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康香阁副主编采写的《著名哲学思想家庞朴先生访谈录》一文,原文10000多字,被摘编其中的文化专题2000多字,以标题《“我是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庞朴先生访谈录》在《北京日报》理论版刊出。这是继《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和《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等多家全国报刊摘编《邯郸学院学报》论文之后,我刊论文又一次被全国重要报刊摘编。  相似文献   

17.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6):F0002-F0002
《当代高校德育的生态化趋向——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思考》作者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教师季海菊。文章原载于2008年第3期《学海》,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主要观点分别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10日)摘录。  相似文献   

18.
《复旦学报》1990年第2期周维衍《关于<金瓶梅>的几个问题》一文,洋洋万言,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第四个问题《田芝蘅——一个极有可能撰写<金瓶梅>的人物》,1990年6月号《新华文摘》全部转载而改题为《<金瓶梅>作者新探》,可以想见其影响。粗读一过,觉得虽然有点系风捕影,总还可以说事出有因。那里引了《钱塘县志》:“海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个生造词“三步曲”在报刊上频频出现,下面是随手捡来的几个例子:(1)《公文写作》课教学法三步曲(《华南师大继续教育》1999年第2期标题),(2)西部开发三步曲(《中国财经报》2000年4月26日标题),(3)重提“安乐死”这个话题,我国首例涉案医生提出“人生三步曲”(《羊城晚报》2001年4月13日A8版一引题,主标题是:优生→优育→优死),(4)新诗教学三步曲——我教《致橡树》(《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4期标题),(5)语段压缩三步曲(《中学语文》2000年第12期标题),(6)偷埋偷葬“三步曲”(《南方日报》2002年3月3日A4版小标题),(7)老记背运三…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2001年第4期刊登丁雪野先生赏析《幸福家庭公司》的文章,浏览一过,不禁瞠目,并因此而生杞忧。《幸福家庭公司》是台湾作家吴地先生写的小小说,初见于《厦门文学》1999年第8期,旋即为《新华文摘》转载。顾名思义,“公司”是做生意的地方,作品提到的这个公司很特殊,专门为单身的人提供“第一流的家庭温暖”,“供给寂寞的单身者天伦之乐”。小说所描写的正是该公司为一个单身汉提供温暖家庭服务的一幕。情节很简单。“她”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他”的家,“她”扮演妻子,“大毛、二毛、三毛”扮演成“他”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