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长期以来,评论家们谈到雨果《九三年》中的人物朗德纳克,总是概之以“杀人恶魔”、“地狱里的撒旦”,以他战争中的表现定论其人物性格.然而细读原作,我们看到朗德纳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文章认为在他的主导性格之外,他身上还并存着许多值得肯定的品质,试图挖掘出朗德纳克蕴含于深层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论据精粹     
(一)朗德纳克奖赏后的枪毙朗德纳克是法国作家雨果《九三年》中的一个人物。他率军舰从英国偷渡法同时,由于炮队长没有把一门大炮固定好,大炮在暴风雨中随着颠簸的军舰滚动起来,碾压和撞击着船上的一切,幸亏炮队长又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制服了这头钢铁怪兽。舰长要求朗德纳克奖赏这位英雄。  相似文献   

3.
福斯塔夫是莎经亚笔下最有名的喜剧人物之一。多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马克思恩格斯也把他作为分析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但是,人们历来只看到福斯塔夫的喜剧性格本身,而对其性格的喜剧机制不甚关注。本文从文学符号学“能指与所指”关系出发,从福斯塔夫的语言、行动、信仰、肢体特征等方面,剖析福斯塔夫的喜剧个性,从一个侧面揭示喜剧性格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实味的悲剧是由时代和性格造成的,悲剧本身是一个“贡献”,同时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贡献。《休息》中的人物黄秋涵是一个多余人,想有作为又无所作为。小说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其精神内涵作了细致的刻画,展示了其心路历程,即求生意识、平等意识、忧国意识和孝悌意识。充分表达了身处五四落潮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心境和在这种心境压抑下的绝望情绪。这一形象丰富了现代学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5.
克洛德·孚罗洛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之一,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似乎已有定论。不少教科书给这个人物性格的定论都是单一的否定,如“道貌岸然,心如蛇蝎的教会上层分子”、“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十分卑劣肮脏的色情狂”等等。用阶级的观点看,作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克洛德确实是一个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对爱斯梅拉达不择手段的追逐和迫害,暴露了教会的虚伪和凶残,体现了他性格中丑恶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克洛德绝不是一个性格单一的标签化人物,他是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着力塑造的一个性格二重性人物的典型。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中,每个具有特定性格的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是其性格的反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人物个性发展的结果。让我们从鲁达在“安良”和“除暴”中的实际表现,来分析他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鸳鹭湖”和科尔沁旗大草原哺育了端木蕻良,影响了他性格的形成,也为他提供了灵感养料,端木成年后背负着国恨家仇四处流落的种种经历,使他的心灵被忧郁占据了。本文分析了端木早期作品所体现的“湖”和“土地”情结成为忧郁的两大主题意象。  相似文献   

8.
浅议薛宝钗     
在我国学发展史上,伟大和杰出的作家作品都自觉不自觉的,或多或少地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限制,而曹雪芹更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的审美观提出了挑战,他举起了美学理论的旗子,以“真”为核心的审美观。作喜欢的人物不避讳他们的缺点,厌恶的人物也绝不予以简单的丑化,“真”是他至高无上的审美原则。薛宝钗就是这些真实人物中的一员,了解这一人物的性格,发掘这一典型形象的丰富内涵,对理解这一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主角郝维仙小姐,是所有狄更斯作品中形象刻画最复杂,心灵表现最丰富的人物之一,也是历来评论界争议最多的角色之一,本详细分析和批驳了流行一时的郝维仙“自恋性格”论,并以此入手,重新评价,得出了郝维仙小姐是个“头脑清醒,拥有双重性格”的正常人物形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性格核心在于忠义二字,作者一方面极力赞颂他的“义”,另一方面又吹捧他的“忠”,使人物呈现出完全对立的特征。“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起义事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张竹坡认为小说人物的塑造应以“情理”为出发点,须合乎生活逻辑与性格逻辑。在具体的方法上,他强调要在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突显其性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正在编写中的《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中的一节.正史对张旭的记载极为简略,但如果对唐代有关诗文加以爬罗掇拾,并加以集中编织,一个性格丰满、生气勃勃的草圣形象就跃然纸上.在唐代诗文聚焦下,他表现出多方面的成就,是狂草名家、抒情诗人、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其性格内涵更是丰富复杂,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不多见的“圆形人物”的形象.李颀称他为“太湖精”,杜甫称他为“东吴精”,他无愧于太湖精灵、东吴精英的称号.  相似文献   

13.
妥协与反叛--论村上春树小说中人物的两难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旭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30-33,,57,
由于民主政治的完善、多元主义话语的提倡,在“高度资本主义社会”中彻底的反抗社会已经成为不可能,于是村上笔下的人物只能处于怀着反叛的愿望及彻底反叛的不可能这样一种尴尬位置上,觉醒、抗争、妥协,在失落的状态下复归现实。这种矛盾的性格恰是对“高度资本主义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以人物的名字做题目的并不多见,而《卫风·氓》(氓是弃妇的丈夫)就是这不多见中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氓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他在婚前和婚后的不一,婚前的信誓旦旦,婚后的施以“暴矣”,以至最后的抛弃,从文中的“蚩蚩”都可以体会出来。抓住这个关键词,就能轻易地理解全文及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在女性世界中的特殊经历决定了女性在劳伦斯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对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劳伦斯的妇女观,女人是一所学校,她以各种爱的“模式”来塑造男人的性格.只有实现了自我价值,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女人。毁灭与再生是他对女性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具有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塑造的人物所不同的特点,即呈现出非个性化的特点。郁选夫笔下的人物大多有着较为近似的性格。他偏重于人劫的内在情感的描写而放弃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因而具有模糊性、稳定性和主观性的非个性化素。非个性化因素是“主情”文学的特点,在展示二十世纪初的知识分于生活史和心灵历程时,更接近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上层社会中的李白是“狂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叛逆性格;在大自然怀抱、日常生活以及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只是普通人的李白,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平民性格,两种性格的李白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但要从作品的题材上划出界限却很难,这就是说明李白作品中的两种性格是互相渗透的,难以以题材来区分的。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马森是位富有哲学理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他以存在主义为创作的哲学平台,表现了现代人在工商业社会中的“孤绝”心态,隐含现代人性格、心理病态的“异化”倾向。其作品人物的病态心理隐约带有“世纪末”思潮的痕迹;同时,对“孤绝”心态的表达使其作品具有一种“反讽”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中的阎婆惜,一向被人们视为淫荡的女性,当我们从新的文化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命运时,我们的批语不免免含有几份沉重和苦涩。  相似文献   

20.
张少端 《天中学刊》2001,16(6):54-55
《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一件优秀的人物画作品,为五代时期著名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是成功的,不但对比例、结构、动态、线条等造型基本语言运用纯熟,更是做到了他的前代艺术家所极力推崇的对人物内在精神的刻画,即“以形写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