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什么是局?说白了就是一个圈套。就版面来说,这个局就是为提高新闻的阅读率、利用率而造就的新闻框架和阅读氛围。通常,江湖上为成功设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版面的新闻含量高,其“含金量”就高。缺乏新闻含量的报纸,常因“水分太多”而被读者视为缺乏阅读价值。所以,要办好报纸,就得千方百计提高版面稿件的新闻“含金量”。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洁的文字。新闻标题既来自新闻,又对新闻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标题做得好,犹如画龙点睛,可以使新闻大为生色。有时候,读者对新闻的具体内容早已记不清了,但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甚至成为生活里的座右铭。其实除了发挥提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基本功能外,标题还是版面的“眼睛”。标题做得活,“眼睛”就有神,整个版面就会“动感”十足。对于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老社长赵超构先生曾专门用“跃如也”三个字来概括版面语言和版面性格。他要求版面要编出“动感…  相似文献   

4.
赵志刚 《新闻传播》2010,(5):132-132
近年来,各地报纸倡导民生新闻蔚然成风,开办的民生版面也遍地开花。说到民生版面,就不能不先说说民生新闻。简单的说,民生新闻就是“贴近老百姓”的新闻,民生新闻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实用、贴近、服务,同时起到拉近本报与读者距离的重要作用。而民生版面无疑也就是对这些民生新闻的强势推出和集中释放。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版面编排 ,不仅要方便读者阅读新闻 ,还要吸引读者阅读新闻 ;不仅要吸引读者阅读标题 ,还要吸引读者阅读正文。从目前情况来看 ,读者对报上的标题大体都要浏览一下 ,而比较仔细地读正文的可能不很普遍。这种“标题读者现象”的出现 ,与报纸版面和大众传媒的增加有关 ,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 ,与一些新闻的内容不够精彩也有关 ,但看来这些还不是全部原因。据观察 ,现在有一些新闻 ,上海不少报纸都登了 ,但登在《新闻晨报》上的 ,却往往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是什么道理呢 ?琢磨了好长时间 ,觉得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该报对这些新闻…  相似文献   

6.
现在,“托儿”现象已开始侵入新闻媒体。不但做广告有广告“托儿”,连采访报道新闻也有了新闻“托儿”,并且呈蔓延趋势,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31日的《宜兴报》出版后,我们编辑部接到不少来信、来电、来访,赞扬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有新意,惹人看。为什么这期《宜兴报》一版版面如此受欢迎呢?这是我们进行版面创新的结果。我们认为,新闻改革,不仅新闻内容要更新,而且新闻版面也要创新。版面有新意,惹人看,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相反,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不“抓人”,再好的新闻内容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因此,我们提出了“不拘一格选要闻,精雕细刻划版样”的要求,鼓励编辑拿出好版面来。  相似文献   

8.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真实性”,是一个求索不尽的话题。只要你同新闻结缘,你就不能不时时渴求真实,不能不为真真假假所磨砺。说到底,记者的权威,是真实性的权威:新闻媒体的力量,是传播真实的力量;报纸版面的荣光,是真实纪录的荣光。没有真实,便没有新闻,也便没有新闻媒体,更不会有赖以生存的“他们”和”我们”。因此,谁想在报纸版面上打新闻“真实性”的鬼主意,谁就是在拿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0.
王梅  何奇 《新闻三昧》2008,(5):35-36
常言道,看报先看题。在阅读报纸时,无论什么人,面对报纸版面上登载的大量的新闻,都有一个不自觉的对新闻的选择和取合过程,而这一选择和取合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对报纸上的一个个新闻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正因为此,有人把标题形象地比喻成新闻作品的“眼睛”,认为只有“眼睛”传神,才能让新闻“留”住读者,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唱主角,这似乎是报人尽知的一个原则,也是一个无须赘述的话题,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并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首先记者如何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敏锐而快捷地发现并捕捉住新闻;其次编辑在处理稿件中,又如何慧眼识金,有舍有保,把新闻“拎”出来,并且精心为其“梳妆打扮”;接下来就是总编室在版面处理中,如何让新闻在版面上“跳”出来,让新闻“隆重出场”,并使新闻亮点“活化”。在新闻采编和传播的全过程中,我们这些做报纸工作的同志,确实是要下一番功夫,去努力探索、努力实践,尤其在当前新闻传媒业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我们…  相似文献   

12.
品牌建设是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报纸来说,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就是读者,品牌就是市场。金华晚报在新闻品牌建设中,坚持由点到面,由“专栏”、“版面”到“活动”,努力实现由“品牌个体”向“品牌群体”的提升,力创品牌报纸。建设专栏品牌群精心开设特色专栏,把一个版面的专栏做成品牌,这个版面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品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拿到一份报纸,阅读其摄影报道时,会怎样做?无疑,要仔细琢磨图片,还得浏览文字说明,就像进商场购物,既看包装又要留意价格一般。于是,我们便意识到文字写作成为新闻摄影报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便是一个“画意达万言”的新闻图片,也不可能在版面上“孤立无援”。 一、好图片、精文字——新闻摄影报道特有属性 什么是新闻图片?我同意这样的概念:它是一种以摄影画面形象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闻形式,是新  相似文献   

14.
时下,报纸版面的革新给读者带来两大显著变化:一是大幅高质量的新闻照片登上了报纸版面的大雅之堂;二是标题的大制作使得版面上的新闻标题赫然醒目,十分有神。这些变化使报纸的版面活了,富有了时代的气息。 被读者视为版面语言的报纸版面,其功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突出新闻标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读者的目光吸引到版面上的重要新闻内容中来,并且顺利地通过每一个新闻标题为读者起到导读整张报纸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报纸的版面编辑在编排版面时,往往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装饰、美化、突出新闻标题上,尽可能地让新闻标题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冲击力,力求在吸引读者视线的同时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心理,成功地构成读者导读报纸的路标。 一位报纸版面的行家按视觉生理规律调查分析:“人们有在30秒至50秒内扫视一个版面标题的习惯,然后再使视点固定在某一个标题上,就此阅读下去。”当然,也有的同仁曾分  相似文献   

15.
把精彩的新闻事实浓缩于方寸之间,让有限的版面空间容纳更多的信息,是当今报纸之间开展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付报上“长风”这条“恶龙”。近年来浙江日报三管齐下,比较成功地制服了这条“恶龙”,使短新闻真正在版面上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16.
我是南昌陆军学院的新闻干事。记得初次来军报时,一些老新闻干事便来传经:“找编辑编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版面编辑。因为编辑编的稿件太多了,而版面有限,不找版面编辑落实,最终会前功尽弃。”我想也是这个道理。院校组编辑姜宁了解我这个想法后,也许看到我这个“朽木”可雕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今后采写稿件,我给你制订一个标准,就是要写我们编辑不得不编发的稿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是编辑不得不编的稿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和编辑的不断开导,我逐渐开窍了,注意从报纸上学…  相似文献   

17.
把精彩的新闻事实浓缩于方寸之间,让有限的版面空间容纳更多的信息,是当今报纸之间开展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付报上“长风”这条“恶龙”。近年来浙江日报三管齐下,比较成功地制服了这条“恶龙”,使短新闻真正在版面上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敝人注意浏览全国各地多种报纸,仔细阅读、观察,似乎脑子里印下了一个不文的印象,那就是:“三多三少”。一、调焦点;上多下少。当你打开一张报纸,特别是日报,版面上出现的多是上面的东西。中央、省、地(市)及其下属的部、局、委、办等领导机关,这个会、那个会,这个讲话,那个文件材料成了版面的中心。而下面的新闻则太少。偌大的中国,人民群众常年累月地在生产第一线,这实践着的伟大群体,正是新闻的源泉,调焦点对准他们是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9.
试论"报纸的杂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读者的读报行为较以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基于报纸内容的庞大、版面的众多而产生的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这种变化也对编辑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报纸杂志化”也就成了必然之举。一、何谓“报纸杂志化”?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①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  相似文献   

20.
要作一名合格的版面编辑,必须经过长期实践的磨练,特别要具有创新意识。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如何吸引读者,导引他们阅读是版面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责。面对广播电视等传播技术的挑战和各种专业报刊的竞争,报纸要想赢得读者,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以崭新的风貌去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版面的创新。这种创新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主要是有限的版面空间中容纳更多的信息,并使之有鲜明的可辩性和有导向意义的可选性,以及适应多层次读者阅读需要的可读性。这要求版面编辑对所有见报新闻进行创造性处理。对一些新闻压缩改写,使其重点突出;对一些新闻重拟标题,使其引人入胜;对一些新闻集纳归类,使其精练易读。在标题上也要避免落入俗套,在准确鲜明的前提下,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此外,还可以有计划地增开一些富于时代特色的专栏,或为配合形势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而组织临时性集纳专栏,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和可读性,美化、活跃版面, 形式方面主要是在与报纸风格和版面内容相适应,有利于表达版面语言和增强版面内容的宣传效果、方便读者阅读的前提下,不因循守旧,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变革,刻意求新。在整体完整和谐的基础上,富于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版面美感,并使其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