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一、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英文面试的启示2006年是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第9个年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标准与内地基本按照高考成绩录取新生不完全一样。港大录取内地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考生高考成绩,二是英文笔试成绩,三是面试成绩。高考成绩并不是港大录取参考的最重要指标,反而考生的英文素养很被看重。考生面试成绩的高低则与考生现场发挥、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性格有关系。对港大来说,内地的高考成绩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一个参考指标。对报考港大的学生来说,高考结束后,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英语笔试。今年与高考英语试卷相比,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不少内地学子纷纷赴香港和澳门求学,港澳高校在内地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扩大。2009年,3000余名内地考生被港澳高校录取,大部分考生的高考成绩远超一本线。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来说,赴港澳高校求学无疑为自己增加了一种选择。那么,从现在起,打算就读港澳矗佼的同学要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3.
杨金燕 《教学与管理》2006,(11):103-104
一、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英文面试的启示 2006年是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第9个年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标准与内地基本按照高考成绩录取新生不完全一样.港大录取内地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考生高考成绩,二是英文笔试成绩,三是面试成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港澳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规模逐年加大。2012年,香港高校计划在内地招收1400余名考生,澳门高校计划在内地招收1600余名考生。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而言,赴港澳高校求学无疑为自己增加了一种选择,打算就读港澳高校的同学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5.
从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第二年起,香港的高校就向内地学子抛出了“橄榄枝”,通过与内地高校进行学生交换的模式,拉开了港校内地招生的序幕。2003年香港8所高校同时在内地正式招生,更掀起了一股内地学子赴港就读的热潮。之后,澳门高校也加入了内地招生行列。一时间,报考港澳高校,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促进香港学生赴内地升读大学,为了让内地大学及时了解香港考生来内地升学的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回应他们的诉求,本文基于问卷与访谈的实地调查,以第一手资料梳理了当下港生来内地升读大学的动机、路径和基本诉求,分析内地高校对香港学生招生与就业政策的执行情况,探索在"一国两制"下内地高校对港招生工作的着力点及配套政策的跟进。  相似文献   

7.
教育资讯     
张兴 《考试》2014,(3):55-57
<正>2014年17香港高校向内地招生考过二本可就读今年在内地招生的港校扩展到17所,新加入的5所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一般达到二本分数线即可,但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英语能力。新增5所学校分别为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明爱专上学院、明德学院、东华学院和恒生管理学院。港校吸引内地考生的两大砝码是"全球声誉"和"国际化教学"。近年,广东学生报考香港高校热情高涨。专家分析认为,今年新增院校门槛设在二本线,更添竞争力。香港高校录取时,对考生英语成绩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考生报考前要考虑个人的英语单科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表征的学生跨境流动亦日趋频繁。自2004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互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备忘录、2006年香港提出建设"地区教育枢纽"的规划以来,内地学生赴港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迅速增长。尽管已有文献探讨了内地学生赴海外及香港求学的动机与推拉因素,但针对内地学生赴港就读授课式研究生项目(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  相似文献   

9.
Q: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招生多少人?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被录取? 辽宁 杜枫 A: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计划在内地25个省市招收250名本科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在及格水平,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香港8所高校开始在内地17个省市全面招收本科生。7年间,每年有1000多名内地应届高中毕业生进入港校,赴港攻读研究生的数量也迅速攀升。如今,7年已经过去,根据香港相关规定,内地居民连续居住7年即可获得永久居留权,在港内地生由此更面临着令人纠结的"七年之痒"。  相似文献   

11.
1月17日,一段名为"内地游客香港地铁内进食引发骂战"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个内地小女孩在地铁列车内吃东西令周围人不满,由此引发女孩母亲和香港乘客的骂战。1月19日,言论一向惹火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在"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孔和尚有话说》节目中评论香港地铁内对骂事件,口出"香港人是狗",又指"用法治维持秩序的地方就证明人没有素质"。1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回答议员提问时公布四项措施,以遏制内地"双非"孕妇闯关赴港生子的现象。2月1日,香港一家报纸出现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的立场。同日,部分香港群众组成"唱蝗团",围观讽刺内地赴港旅客。2月10日,香港入境处首次检控一名涉嫌协助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中介人。近日,北京大学要求每一位北大师生都要以理性、平和、文明的方式,看待香港与内地的社会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1,(17):45-45
今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招生堪称"收获丰硕":"抢"走了内地17个"状元",其中包括北京4个高考"状元"。而今年申请香港高校的内地考生比往年增加12%,有30个省市"状元"填报了港校。虽然"状元"并不就是最佳生源的代名词,但如此多的内地"状元"选择港校,值得正在"纷抢生源"的内地高校深思。"状元"放弃内地高校选择港校,已经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3.
《出国与就业》2008,(8):34-35
内地考生投报港澳高校热已不新鲜,香港大学今年收到全国各地的申请共1.2万余份,更是打破历年纪录,其中浙江考生有800余人。从6月25日开始,港大陆续公布了面试名单,今年约有近400位浙江考生获得面试资格。面试从6月28日开始,持续3天,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一直以来考生对港大面试有一个误解,认为高考成绩是最重要的考量要素,面试只足一个噱头。事实上,当你接到面试邀请后,基本上港大已经认同你学业上的水准,接下来要看的是你的综合能力——英语口语,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和敏感度、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通过你的表现,来推断你的个人素质和品质,最关键的,是要看申请人是否适合在香港这个城市学习、生活。取得面试资格的考生成绩也不像传说中那么高不可及,的确有680分甚至690分的高分考生,但也有只比一本线高出20-30分的申请人。  相似文献   

14.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内地将承认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资历,这意味着明年起香港高中毕业生可凭在港成绩免试进入内地高校。此举颇受内地高校欢迎,更有高校表示招收港生将不设上限。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内地学子尹日强在返校赴港途中"失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尹日强虽然平安无恙地回来了,然而这个事件不能不引发我们对近年来"港校热"的反思.按香港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2002年至2003年度,赴港就读的内地学生不过633人,而到2006年至2007年度上升到2973人,5年间增长了约3.7倍.  相似文献   

16.
多所在内地自主招生的香港高校不约而同地打出“就业牌”,吸引内地考生报考。今年计划在内地招生230人的香港理工大学不仅公布了内地生留港就业的去向,还公布了平均月薪。2008年该校的内地毕业生有不少留港就业,分布在商业地产、工程、建筑、电信、制造、金融等多个行业,本科生平均月薪超过1.2万港币,研究生则近1.4万港币。香港城市大学近几年留港就业的学生比例也有所上升,达到了37%,此外还有60%的内地学生到海外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10,(5):20-21
2010年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生工作安排已经展开,为帮助有意到这10所港校学习、深造的考生了解更多的信息,现将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工作安排汇总如下表,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生工作安排已经展开,为帮助有意到这10所港校学习、深造的考生了解更多的信息,现将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工作安排汇总如下表,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12,(9):14-15
内地尖子生报读港校热潮持续,香港大学今年录取“状元”数创下历史新高,最终录取的内地363名考生中,“省市状元”多达21名,为历年最多。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生工作安排已经展开,为帮助有意到这10所港校学习、深造的考生了解更多的信息,现将香港10所自主招生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工作安排汇总如下表,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