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小晴的隔膜源自新学期报到那天。她是跟着一位长辫子妇女来的。一见面,那妇女就冷生生一句:"我女儿不住校,不应该交柴火费。"我当时一蒙,学校规定:不论住校与否,都得交清所有学杂费,根据具体情况多退少补。我向她解释,谁知她还没听完,就牵着躲在后面的女儿说:"走,我们找校长去!"抛给我一脸的愤怒。  相似文献   

2.
住校百味     
曾经,一位外校的同学不无羡慕地对我说:“住校真好,不用天天挤公交车了.该省下多少时间复习呀!”我苦笑一声没理她——好什么呀.其中的滋味局外人怎会知道?  相似文献   

3.
慢爱情之美     
这是上一代人的故事了。她住校,而他家在县城,不需住校。那是高一的新学期,清晨,她靠着教室外的栏杆眺望远方。他穿着宽大的军大衣无意中走入她的视线。此后3年时间里,她都那样靠着栏杆,每天看着他从学校的大门走进来,走进她的视线,也走进了她心里。  相似文献   

4.
慢爱情之美     
这是上一代人的故事了.她住校,而他家在县城,不需住校.那是高一的新学期,清晨,她靠着教室外的栏杆眺望远方.他穿着宽大的军大衣无意中走入她的视线.此后3年时间里,她都那样靠着栏杆,每天看着他从学校的大门走进来,走进她的视线,也走进了她心里.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父亲很难对女儿进行性教育,但您知道继父对继女进行性教育有多难吗?我就是这样一个继父。我搬进这个家的时候,继女茜茜已经13岁了,读初一。她对我特别反感,一句话都没说,收拾收拾东西就去住校了。当然,没叫我一声爸爸。  相似文献   

6.
她没有想到自己意成了唯一的住校者。第一天,当学校的铁门噹的一声关上,寂寞和无助便一点点侵入骨髓,对着满桌的作业和教案,糊糊涂涂抹了一阵泪后,才发现学校竟还有另一间房亮着灯,顿时多了一份心安理得,这才记得老门房也住校。那一夜,她总是跑出来看那亮在学校另一角的灯,幸运的是,一直到她进入梦乡,灯还亮着。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女儿小学毕业顺利升入重点中学,考虑到路途稍远,我们建议她住校,还讲了我们当年初中住校的往事,孩子开始满怀憧憬,表示愿意去住读。开学后,我们欢欢喜喜把孩子送进学校,感到一阵轻松,预想孩子会如当年的自己一样,在熬过最难过的第一周后很快就会适应住校生活。没想到,第个周末回家,孩子就撅嘴说不想住校了,嫌床板硌得慌,嫌打饭人多排队好累……我马上表态去把床垫弄厚实保证不硌背,还开玩笑说"吃饭不积  相似文献   

8.
小C是邻镇转校过来的姑娘。眼睛很大,戴着近视镜,身形略微丰满,嗓门出奇地响亮。在那个压抑的年龄段,她的性情在一群自闭装淑女的女生间,算得上奔放的。后来我住校没床位,她很热情地把半个床铺让出来,让我和她同榻而眠,关系便密切了起来。当时宿舍里闹分裂分  相似文献   

9.
花瓣雨 《当代职校生》2007,(5):21-21,22
花瓣雨MM,是本刊杂志的忠实读者。我在QQ上见过她,属文雅秀气的那种女生。但是说起话来特逗,特风趣。她与我聊了许多次.聊得最有意思的是,说女生寝室的事情。她说上职校前.她根本就没有住校的经历。待到身临其境后,才发觉女生的故事怎一个“多”字了得。听了她说的诸多事情后,我的感慨是:“女生寝室,真是不一般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一位网友说儿子刚上高一时,住校,两周回家一次,特别想家.一到周末儿子就想让她找借口请假.孩子说:"只要给老师说个合理的理由,老师都会准假."这位网友很机智,对儿子说:"好吧,这周说妈妈自杀了,下周说爸爸自杀了."这么一说,孩子以后再也没缠着妈妈替她撒谎请假.  相似文献   

11.
小翠的泪珠     
“吱”地一声,房门被推开了。妈妈走进来:“哟,小翠怎么啦?拉长着脸,都是大孩子了还哭鼻子?”“妈,我要住校,人家都说我是小皇帝。”小翠禁不住大声哭了起来。“这事也值得哭呀,住在家里多舒服,干嘛要去住校?”“不嘛,不嘛。”小翠又耍起了以往的小脾气。妈妈禁不住她的软缠硬磨便答应了。小翠笑了,这时她觉得妈妈真好!  相似文献   

12.
念旧     
现已读初三的我很迷惘。因为在初二时,我是1班的,和同学老师的关系都很不错,但到初三,据说是因为我不住校,学校就把我分到了7班,而有些原本1班的同学也没住校却仍留在1班。我心里非常不服气。我仍然沉浸在过去,无心学习,想念同学,更想念初二时的班主任孙老  相似文献   

13.
有个女孩一直抱怨父亲对她太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住校后,她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不必面对父亲了,也可以少让父亲生些气。她一直认为因为自己是女孩,父亲才对她冷漠的,她知道父亲想要个儿子。她每周回一次家,家离学校不算远,步行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每次从家返校时天已擦黑,没有公交车,她步行。第一次时母亲不放心她一个人走,便让父亲去送她,当她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父亲时,父亲却说:“街上的路灯都亮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SARS席卷了整个中国。我们这些从未住过校的高考班的走读生也被迫开始了一个月的住校生涯。没办法,非典时期,非常对待!住校对于我们这些从未离家的学子们来说一片茫然!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被子要叠成军被,床单要整洁,自己打水,洗衣服,还要打扫宿舍。唉!真是不易呀!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备战高考的紧张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15.
小A(化名),女,18岁,某重点高中高二学生,住校。她告诉我最近老是想着同学会不会掉下笔,掉下来要不要帮他捡。实在没办法不想,而且不光上课想连下课也想,有时在家也想。她知道想这个问题很无聊,可是很难克制。老师,你有什么办法帮我不去想这些问题吗?从案例可以看出小A有强迫症状。来访者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又无法摆脱。  相似文献   

16.
进入高中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个月来我很不适应,觉得现在仍然和初三一样紧张,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感到很累。有时候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因为他们讲课的方式和我初巾的老师完全不一样。现在离学校远了,我必须得住校。住校的第一天晚上,我躺在宿舍的床上好久都没睡着。我们宿舍一共有六个人,睡三个架子床,还好我睡的是下铺.可是宿舍比我在家的单人房间还要小不少。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研究》2008,(9):52-53
问:我的孩子今年读初一。第一学期走读,她学习成绩挺好的,还是班干部。但是这学期她开始住校后,对学校的严格管理非常不适应,搞得与老师、学校的关系都很对立。我觉得这样不好,试着劝过她,她又觉得我们帮着外人不帮她,现在和家里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了。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学校给高三学生例行肝功能体检时,小明同学查出身体不适,医生的建议是:病休。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这个学生家境困难,一出生爸妈就离婚,继母也不友善,因此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都是年近70的人,收人都不高。为了省钱,她曾经一个月中午不吃午饭。住校后有一次交饭费,她只交午餐,而不交早餐晚餐钱,是为了省下钱买学习资料。现在病休在家,对她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小明自尊心强,班里知道她家境困难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9.
公办学校的反省农村办私立学校,在这儿还是破天荒的第一回,我来到了补浪河乡公办的中心小学,这所小学也有部分住校学生。我带着一些问题找到了中心小学的李校长,以下是我俩的谈话。尚:你对志慧幼儿园的创办有什么看法?李:一个民办的学校,能办到现在这种规模,相当不容易。现在近400人,比我们的学校学生都多,有的学生没地方住,就在搭成的简易房子和私人的房子里上课,条件并不是很好,但家长却不愿把孩子送到我们的公办学校,这对我们公办小学多少有一种影响,尤其在生源方面。她那儿更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如今好多家长也想要孩…  相似文献   

20.
叮铃!沉默已久的电话机突然大叫起来。“要是我老妈就say我不在……!”我盯着接电话的天天小声说。住校的日子本来就挺累的,可每次还要听老妈烦人的唠叨,她的叮咛一箩筐都装不下,Forexample:“天冷啊,多穿点!”“不舒服要去医务室啊!!”“吃过饭要吃水果啊!!!”……哎呀呀!烦透了!!于是,每次电话铃一响,我就像魔鬼听见了符咒一样怕得要死,可又没办法,只好一边啃苹果一边“嗯”“啊”地敷衍着。上个星期天,情绪不佳,便有些不耐烦,打断了老妈的唠叨:“有没有事啊?!我还要写作业呢,没事就挂了啊!”我的home在很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