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家徐冰的《地书》其实并不是"书". 《地书》是艺术家徐冰以"普天同文"这一普世理想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系列展示成果之一.该书整个出版行为成为徐冰有关"普天同文"主题艺术的一个有机过程.徐冰在出版该书的同时,还以装置、招贴、字库软件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同一艺术主题.在此,书的介质功能与其他形式的艺术展示处于同一的位置.作为书籍出版形式的《地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以展示书籍装帧设计的纯视觉形式表达,也不是以文字或图片阅读为目标的内容性承载.  相似文献   

2.
一.丛书的兴起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指“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而别题以总名者”。叶德辉《书林清话》说丛书的性质是“统群书为一书”。《中国丛书综录》的编者(上海图书馆)前言称:“丛书是汇集许多种重要著作,依一定的原则、体例编辑的书。”《辞源》则称:“凡汇刻各种书籍於一编,或集一人各类著作为一集的,都叫丛书”。以上这些表述,认为丛书是属于汇编性质的书;它们包括的书应是多种,而且是重  相似文献   

3.
愿天下之士不再囊中羞涩──从一位年轻学者“下海”想到的山西人民出版社杜厚勤93年8月中到武汉出差,有两位朋友──一位是出版社的副编审,一位是大学的讲师──不约而同地向我提起《编辑之友》杂志最近连续若干期所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出版史方面的系列文章,认为这...  相似文献   

4.
《视觉思维》是当今世界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一部著作,与他那部蜚声文坛的《艺术与视知觉》相比,这部书更臻完善和成熟,理论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读过此书后长久的激动,使我无法稍减尽快将书译出以与读者共赏的心情。本书把哲学、艺术和最新思维科学融为一体,探讨了视觉器官在感知外物时的思维特征,揭示了“意象”在一般思维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它对“抽象”与“抽象艺术”的解释尤为详细和独特,不仅给人以智慧上的启迪,而且对我们理解现代艺术,会有很大的帮助。作者指出,他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更深刻的动机。他认为:“在那些致力于培养自己感性能力的人中——尤其是艺术家中——有不少人对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6,(16):79-79
生活在美国加州的巴斯谢巴·格罗斯曼,是一位游走在数字与艺术边缘的设计师。她把数学、科学和雕塑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她的工作是“立体”的:每天都要与对称、平衡打交道,考虑从零到无穷大这样的问题,总之她要发现几何中的美。格罗斯曼认为她相比于传统艺术家的特点在于,第一,更多地使用了数学,虽然不是直接使用,但数学已渗透进了她的设计思想;第二,更多地使用了技术,比如3D绘图、激光雕刻等,正是这些帮助她把一件件没有生命的金属、玻璃,变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品。格罗斯曼对数字艺术的偏好可能与她的经历有关,她1988年先在…  相似文献   

6.
博览     
新闻五要素新说叶春华在《新闻写作》一书中认为:五个W不是新闻五要素,而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化。他认为,新闻的要素也有五个,它们是: 具体性,“指的是新闻必须是具体的,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真实性,“指的是这些具体事实必须是真实  相似文献   

7.
深切的怀念     
今年5月19日,是著名书装艺术家、诗人、书法篆刻家、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曹辛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弘扬先生毕生虔诚敬业的可贵精神,学习先生经典书装作品的艺术特色,中国版协书装艺委会在召开换届筹备会期间,安排了“曹辛之书籍艺术研讨会”。按照吕敬人的策划,经过鹿耀世、尚云波选拍图片,刘静精心设计,宝峰集团杨学红、曲丽出面赞助,印制了“怀念曹辛之先生”画页。5月15日上午9时,北京的书装界人士和各省市艺委会代表汇聚一堂,参加“曹辛之书装艺术研讨会”。吕敬人主持发言,并介绍了赴会的邱承德、钱月华、何燕明、刘玉琦、王士忠…  相似文献   

8.
早在1983年,英国学者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他的名著《艺术原理》中就花了不少的篇幅来阐述艺术家和观众的关系。其中有些论断是很有意义的。他认为,艺术家“从事的艺术工作并不是代表他私人的个人努力,而是代表了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公共劳动。……严格来说,这甚至并不是由他代  相似文献   

9.
巍巍学者风范──悼尊棋师金常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后半生有幸,在15年百科全书之行中,同时遇到三位可敬的老师.而且亦师亦友。他们就是姜椿芳、萧军和刘尊棋。严格说,他们都不是我的授业师,而是我敦品立身的老师。我向姜椿芳学习的是他的锲而不舍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2,(24):32
本刊讯(记者韩阳)近日,三联书店在京举行了著名艺术家娄正纲的新书——《心语——娄正纲与70位日本文化艺术界精英谈人生》的新书发布会。该书是一本访谈笔记,记录了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娄正纲在日本东京电视台主持的"心之书"栏目与70位日本当下文化艺术大家谈论的人生感悟。"我希望我的书法作品能影响更多人的人生",《心语》收录了娄正纲题写的70幅书法之作,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主题,娄正纲认为记录名家对生  相似文献   

11.
高信 《出版史料》2007,(3):65-68
孙福熙五年“书装”路 鲁迅先生一生重视书籍装帧工作,除身体力行,以为表率之外,又关心培养支持年轻的书装艺术家,孙福熙、陶元庆、司徒乔、钱君匐四位就是曾面聆謦款,屡承教益的艺术家。四位之中,孙福熙先生与鲁迅先生的关系颇为特殊,先是往还甚密,再是遽然疏离。其后,已经跻身书装艺术界的孙福熙先生却又移情美术教育和编辑工作,而告别了书装艺术,时代环境和个人际遇也真是难测。  相似文献   

12.
1 所渭校园书市,就是由校图书馆在校园内组织承办的图书交易活动。让学校各方面的图书持有者在交易中实现互借,互换,租借或转让,把各自手中的“旧书”,“死书”变为“活书”,“无用之书”变为“有用之书”。挖掘利用校园内各种潜在的藏书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郑振铎先生收藏书实践活动分析、研究,指出其收藏书思想即:“凡于公私藏书处可借得者,予往往弃而不顾,予所亟极访求每见必收者,凡有二类:一为四库存目之书;一为四库未收之书。”他的收藏书思想对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仔细分析相关史料,认为《隋志序》中“故梁有五部目录”之“五部目录”既不是指五种目录书,也不是指《五部目录》这一具体目录书,而是指五部之目录,即分书为五部之目录书。  相似文献   

15.
一、《忠经》成书于宋代关于《忠经》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争议。清代学者丁晏根据避讳旧俗,认为《忠经》是唐人马雄所写,理由是书中讳“民”为“人”,讳“治”为“理”,是为唐太宗李世民讳。清代四库馆臣认定《忠经》为宋代之书,其理由见之于《四库全书提要·忠经》:  相似文献   

16.
书脊、索引、注释,是一本书中的“小节”,它们可能并不影响哪一本书成为杰作,可是一个严谨的出版者对于图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轻易放过的,尤其是一个有着千年图书出版史的文明古国,它所奉献给读者的每一本书都应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粗糙的文化垃圾,因此图书中的“小节”也含糊不得,也大有说的必要。说书脊《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书脊”是这样定义的:“书籍被钉住的一边,新式装订的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也叫书背。”我没有学过美术,不知道书籍装帧是否有专门讲书脊的,但作为一个爱书者,我倒是很重视书籍的这一小部分,有时觉得它很重要。排列在架子里的书,这就是它的窗户,在书海中翻检,人们接触的也是书的这一部分。可惜现在不少出版社大花力气把封面打扮得  相似文献   

17.
读“书话”一直是我的读书旨趣之一。自汉代刘向父子受命校书秘府,著为《别录》、《七略》,其后班固据以纂成《汉书·艺文志》之后,三国两晋而下,唐宋明清以来,各种书目著录相率而出,书话著述应运而生,蔚为大观。由志目而为题跋,而为近之书话,著述体裁递相嬗变,盖因风气之所使,亦为古今文人援笔意气之不同;然惟书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为不少人写过书序,渐渐形成一些想法,认为写书序小能只对“书”,还应对“人”:只有先把作者说清楚了,才能让读者了解这本书为什么写,写些什么,有无一读的价值,以达到知人论书的地步;另一点想法是,必须把写序者本身也放进去,为什么写这篇序,对所序之书有何评论,能否和自己的学术观点相印证、甚至辩难一番,这样的书序才不流于空泛庸俗,且有味道,能起到导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读书评论法     
我从事的专业不能不读书,也爱读些杂书,但从不写评论,却不是没有评论。实际上,书评的方式是多样的,写出来、说开去是评,不写不说也有评。一编在手,或顿入佳境,万难释卷;或翻看几页,随手一丢,谁能说这不是评论?当然,“丢”之书并非全属疵书,也可能与已关系太远,有些涉及业务非读不可之书,读则读矣,终以“文化垃圾”视之,再不读就是,评它何益?  相似文献   

20.
陈雪奇 《新闻界》2003,(5):54-55
现代报纸越来越注重视觉冲击效果,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是现代报纸发展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美国报纸设计师马里奥·加西亚认为,视觉冲击中心要在一瞥之间吸引读者的视觉注意,它可以放在版面的任何位置,都能成为引导读者进入版面的焦点。①“视觉冲击中心”可以由一篇文章或者一组报道构成,也可以用图片或者图表等视觉元素来表现,作突出处理而形成版面的“视点”。报纸的组版和设计就是把编辑对新闻的理解通过视觉的艺术式样传达给读者。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是视觉效果最强势区域,它体现了编辑所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而版面的平衡不是削弱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