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技档案产生于社会的科研活动和生产建设活动之中,它记述和反映了自然界物质现象及其运动的规律.记述和反映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各种活动,是研究科技档案自身运动规律及其管理工作规律的主要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
探讨新闻与美学,新闻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本文拟就此发表一孔之见.审美关系广泛存在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类社会,人为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人与现实(社会和自然)结成不同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关系,在这之上产生出各种精神的关系,如理论关系,宗教关系,艺术关系,审美关系等等.所谓审美关系,指的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创造.一方面,人以情感观照的方式欣赏体验着现实美,另一方面,人又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现实,创造生活,推动历史的前进.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世界,同时也创造了美,创造了人自身的审美能力.在劳动中,人把自己的热情、智慧、意志、理想等对象化到被改造了的自然之中,使得非人的自然发生了属人的变化,“人们在‘人化了的自然界’中看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实现,从而产生愉悦感,这时自然界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它与人构成了审美关系”(周钧韫《美与生活》第29页).由于生产和分工的发展,这种审美关系逐渐从人对现实的其他关系中分离、独立出来,出现了集中反映人对  相似文献   

3.
浅议公共图书馆的形象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上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形象,而且人们观察或认识事物往往也是以其形象为视角.图书馆作为一项社会事业,自然也有社会形象的问题.长期以来,图书馆以其社会性、公益性、开放性、服务性以及宁静舒适的文化知识氛围作为自身应体现的社会形象.图书馆的这种社会形象以其独特的形式被人们所认可,从而也成为人们认识和评价图书馆的一种形象尺度.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由于一些公共图书馆在定性与定位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自身原有的、应有的社会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或扭曲,已引起社会和读者的不满.  相似文献   

4.
现代园林绿化艺术与图书馆的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山水瑰丽,人民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善于从自然界中吸取艺术精华,我国的园林绿化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园林绿化作为创造优美的休闲环境,健全居住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SARS、禽流感以及人感染猪链球菌等事件的发生.人们对生态环境、对自身健康、对人类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笔者认为,作为“平民身份”出现的都市类报刊,应在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有所作为,给忙碌的人们“一抹绿意”,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新闻报道作为及时准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要想进入真正的人文视野,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入人文关怀:不仅应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角度、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关怀,还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从道德与知识的层面上体现对人的关怀,更应从文化的角度、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是现实生活的传真写照,是时代精神的及时反映,是报纸的一个重要兵种。 那么,面对大千世界,摄影机的镜头首先应当对准什么呢?我认为,首先要对准人。我们提出这样的希望,要把拍摄新闻人物作为新闻摄影的最重要任务,要让新闻人物的照片在新闻摄影作品中、在报纸版面上占据突出的位置。 为什么要强调拍摄新闻人物? 我们强调拍摄新闻人物,至少有三点理由。 其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体育各个领域。离开人,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闻就出不来。因而,新闻摄影就不能不关注人的生活、人的命运和人类的进步。 其二,在自然界,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岁的过程中出新闻,同时也在战胜自然、  相似文献   

8.
时代包含着一定时间中存在的一切人与自身、人与外界的关系,时代的变化体现的是人与自身、人与外界关系的一种变化.哲学正是以对人与自身以及人与外界总体关系的关注来体现其对时代的认识和引导.作为人类思维成果的哲学一方面根基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却又在构筑超越现实的时代图景,并按之行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关系到哲学之思(人对人类世界的真实认识)是否可能以及成为何种可能,因此,这也构成了哲学的前提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历史自然学历史自然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自然界状况、演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历史自然学和自然科学史一样,都是介于历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但自然科学史主要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是认识史,它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而历史自然学,则主要是研究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自然史,基本上属于自然科学。历史自然学包括历史天象学、历史地质学、历史地震学、历史气象学、历史自然地理学、历史水文学、历史潮汐学等。  相似文献   

10.
世纪的起跑线,让人回眸千年,重读时代,幻想未来。我们承载千百年文明史的积淀,又敢于变革现实,向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挑战,那么,明天一定会更接近理想。千年告诉我们,人们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都会在自然的惩罚中得到报应,由改造自然到顺应自然,才是正道。人们在对自身社会的改造中是否也应该体悟这一层面的道理,顺应人的天性,重视人的生存本身和生存质量,始终体现人文关怀,回避人类社会不断轮回的自我惩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现实告诉我们,一种机制的成功和  相似文献   

11.
自然博物馆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场所,在陈列的形式和内容设计上应体现一种现代意识的美学理念和都市文化品位。在形式上可以使用一些超现实的抽象手法,在内容上可以通过更多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故事滋润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应努力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浸透一种人文理念,体现出城市人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档案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是各民族文化活动的记录与物质承载体,如果一个民族遗弃了它,就等于宣告自身的灭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常常需要有系统完整的档案来作保证;档案可以记录和传播各民族文化活动的知识和经验,使人们不断深化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自身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越来越重视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档案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其文化价值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出发点,反映"人"的生存环境、民俗风情、人文风貌等.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人"对自身素养、价值、观念、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纪录片始终将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作为创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理念,真实的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环境、责任、人文风貌等,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如果缺少人文关怀这个理念,纪录片将失去灵魂和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人类社交的重要工具之一,被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情感,以满足自身的种种社会需求。而关注新闻媒体的报道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必要途径。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就是新闻语言。新闻体现的是语言的艺术,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起步,新闻语言也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套自身的体系,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将就新闻语言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新闻写作的语言艺术的认识有更深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包括坏事在内的重大事情要不要及时告诉国家的主人,这是相信不相信人民、尊重不尊重人民的主人地位的一个大问题。新闻报道向人民报喜,固然可以鼓舞人民的斗志;而向人民报忧,也可使人民保持清醒的头脑,恰如其份地认识当今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现状,随时清楚该注意些什么,以至为国分忧。人们需要认识自然和社会,是为了确定和不断调整自己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这种认识的需要,时刻驱动着人们去获取各种信息,以便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去认识世界。新闻报道的透明度增大了,小道消息也就少了。这也说明,新闻报道的透明度差,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16.
林凌  肖日东 《军事记者》2005,(10):24-25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目标的实现,是传媒应有的传播理念。这种理念贯彻到军事新闻报道中,就是关注作为军队建设主体的军人的生存、发展和心灵状况,关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的价值、人性的美、人间的真情和人与科技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通俗地讲就是关注官兵在工作、学习、训练、生活中的生存状况、精神需求、喜怒哀乐,关注每个官兵的进步与发展,重视其自身价值体现及个人身心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每当公共危机事件降临,信息管理便成为社会管理者应对危机的首要任务之一。考察信息的传播、控制和引导,不仅可以加深入们对公共危机事件进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人们战胜危机。  相似文献   

18.
王玲  吕军利 《兰台世界》2016,(16):122-123
对自然的向往、对自然的亲近、追求自然本性、吟咏自然之美,系宋朝时期山水诗歌中体现的主要生态意识,此种朴素的生态自然意识在众多的诗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宋人山水诗歌中体现出的自然美、生态意识与和谐、纯净之美,深受后人喜爱与好评,至今依然为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在2006年春节前夕,特别制作了《2006年粤港澳春节联欢会》。作为对珠三角和香港澳门地区播出的区域电台,首先定准晚会中要体现出华夏之声自然、生活、轻松的节目宗旨,所以《2006年粤港澳春节联欢会》在体现“欢乐中国”春节大联欢“热烈、喜庆、欢乐、祥和”主旨的同时,还尽力体现出“青春、动感、活泼、时尚”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2,24(4):304-F0002
每年的7月7日,对中华民族而言,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最终战胜13本帝国主义;然而,今年的7月7日,对全国医务界的广大同人来说,因痛失一位医学大家,这份哀痛又增加了几分。当大地在沉睡之中,人们满怀希望期待着新的太阳升起之际,噩耗传来,我国内科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华内科杂志》杰出的总编辑翁心植教授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