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永坤 《传媒》2000,(12):19-20
《枣庄日报》是山东省创刊较早、较有影响的地市党报之一。由于建社时间长、人员多、负担重,多年甩不掉经营亏损的帽子。1995年底报社党委调整以来,组织带领全社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提高报纸质量、加快报社事业发展这个中心,连续开展报纸质量年活动,不断加大机制改革力度,革新版面,充实内容,报纸质量明显  相似文献   

2.
转换三种机制报社凸现活力周从涛叶同春黄石日报社在推行以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企业化管理改革中,采用了三种机制的转换,即用人机制、考评机制和职工奖惩机制的转换。新的机制运行结果: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报纸质量提高,报社出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所有“马儿”...  相似文献   

3.
创刊于1984年10月1日的《濮阳日报》,今年10月1日,将迎来她20周岁“生日”。《濮阳日报》伴随着濮阳市的建立而创刊、伴随着濮阳市的发展而壮大。特别是近两年来,濮阳日报社实施“二次创业”,办公条件大为改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报纸从内容到版面都焕然一新。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去年在濮阳日报社考察时,对报社一流的办公条件、一流的办报质量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河南省内外的不少地市党报的社长、老总纷纷带队前来这里参观学习,《中国新闻出版报》、《新闻爱好》、《河南新闻出版报》等新闻报刊都介绍了该报的经验。《濮阳日报》20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巨大变化,是报社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更是报社党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社员工改革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第二次创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报纸质量沈阳日报社编委会沈阳日报社办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两张报纸,现有采编人员170多人。为了不断提高报纸质量,报社编委会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办好报纸,让市委、市政府满意,让读者满意”;“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增...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河南濮阳日报社的办公条件改善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报纸从内容到版面都焕然一新,市委领导表扬报纸在推动全市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广大干部群众称赞报纸有看头了。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去年在濮阳日报社考察时,对报社一流的办公条件、一流的办报质量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省内外的不少地市党报的社长、老总纷纷带队前来这里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摞文章霍放在笔者的面前:《夹击之下,地市党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互动,难题才能破解》、《从报业发展趋势看地市党报竞争力》、《对报社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就让我们通过这些“索引”,走近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镇江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汤才顺。  相似文献   

7.
2000年,山西吕梁日报社在全区事业单位中率先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全员聘用制和效益工资制。三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大大激发了报社内部活力,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报纸质量明显提高,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社的改革经验和报纸舆论宣传不但受到地委、行署的好评,而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1994,(6)
安徽日报社三年迈出三大步本刊讯安徽日报社近三年来放手整改,报纸质量和内部管理双管齐下,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社报纸质量提高了,报业发展达到了四报两刊的规模,而经济效益在三年中提高了4倍多。1992年安徽日报社迈出了第一步:抓报纸质量和内部管理。报社提出...  相似文献   

9.
2002年以来,威海日报社新的领导班子用全新的办报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打造报社,使报社各项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办报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晚报发行大幅增长,广告经营突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基础性投入全面增加,办报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9,(10):67-67
“舟山日报社首开经营骨干持股改革,使员工有了归属感,200多名发行员原是报社的临时工,现在是发行广告公司的正式员工。养老保险、工伤和医疗保险全部按企业化操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舟山日报》的发行工作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3月18日,舟山日报社社长严祖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初,襄樊日报社全面启动“塑造形象工程”,开展了报社形象、报纸形象、报人形象三次大讨论.全体报纸从业人员参加了这次系列讨论、并共同对报社、报纸、报人形象进行了设计,最后由报社党委对这些设计意见归纳修订定稿,形成了《襄樊日报社CI体系》、《襄樊日报形象设计》、《襄樊晚报形象设计》和《襄樊日报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四套一系列文件,并比照这些文件逐步全面开展文明建设、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促进了事业发展、报纸质量和人员素质提高.长期以来,受单纯的业务观点和效益观点的支配,襄樊日报社对于机关秩序、办报思想、经营理念、文化体系缺乏统一的运筹和管理,导致一个传播精神文明的单位长期评不上区文明单位称号.新一届党委两年前上任后,在报社的文明建设和报人文明素质提高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去年,该社被评为“襄樊市文明单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报社党委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首先要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建设者,我们要以社格报格和  相似文献   

12.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报业市场,以及吴忠市区划调整,发行区域、广告创收渠道逐年大幅下降等严峻形势,宁夏吴忠日报社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近年来,我们创新机制,以版面改革为先导,全面调整办报思路,完善编采人员考核、实施人事制度改革,从而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在2004年至2005年宁夏报纸综合质量评定中名列第二(排在《宁夏日报》之后),位居地市报之首,并进入宁夏一级报纸行列。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出活力,改革出动力,改革出效益,不改革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以来,石嘴山日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为主题.在新闻宣传、内部改革、技术进步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促进了报纸质量的提高和报社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报业同仁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4.
半岛都市报     
《青年记者》2007,(13):F0003-F0003
半岛都市报创刊于1999年8月9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城市日报。经过全体员工8年来的共同努力,报纸质量不断提高,报社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2006年报纸主业总收入4亿余元,报纸日均发行量为86万份,最高92万份。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报业结构中,地市报纸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如何办好改革开放时期的地市报纸,塑造地市报纸的美好形象?地市报的同行们在思考,在探索,在努力。为了总结地市报纸改革的经验,探索地市报纸改革的目标、途径和方法,推进地市报纸的新闻改革,新闻战线编辑部与山西省雁北日报社、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联合举办“如何办好地市报纸”北岳杯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6.
李昊  李贵生 《新闻窗》2005,(3):16-17
2004年底,遵义日报社根据报业发展的新形势,让《遵义日报》、《遵义晚报》两张报纸在报社党委的领导下,相对独立的运行,对其采编、广告、发行等业绩进行综合考核。改革的目的重在让两张报纸定位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责任更具体,效益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书讯     
《“坐标”与“走向”——“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明珠杯征文获奖、入选作品集》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河北省沧州市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明珠杯征文获奖、人选作品,已汇集成《“坐标”与“走向”》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开始征订。本书收入的作品,对地市报的新闻改革和实践,既  相似文献   

18.
《枣庄日报》是山东省创刊较早的地市党报之一。近几年来,对过惯了平稳日子的枣庄日报社的报人来说,真正地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喜悦:报纸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受到读者喜爱;报业经营红红火火,每年都上新的台阶;新闻队伍精诚团结,风正气顺面貌新……这种局面来之不易,以党委书记、社长刘成典为首的报社领导班子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报社员工的“衣食之源”。一张报纸广告量的多与少,是由读者对这张报纸的认可度,也就是报纸的办报质量、发行的数量以及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决定的。从一个地市的一张报纸来看,在报纸质量稳定、发行数量稳定的情况下,广告经营管理体制越合理、机制越灵活,广告竞争力就越强,广告就越多。因此,把报业做大做强,探讨广告发行经营体制和管理历来为各家报社所重视,特别是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显得更有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最近揭晓的2003度福建新闻奖中,湄洲日报社选送的关于突发性事件报道《放鞭炮岂能趋邪保平安》获得一等奖。而就在上年,湄洲日报社选送的在福建新闻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耶路撒冷爆炸祸及莆田劳工》,也是件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作品。同时,在去年福建首届名专栏评选中,报社以昨日突发性新闻为主打的“新闻眼”栏目也榜上有名。这是湄洲日报社近年来在报纸的改革中,着力于提高报道时效,突出及时和妥善报道热点取得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