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悦 《考试周刊》2013,(13):128-129
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地。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是分析历史事物和评析历史人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从历史发展的整个链条中发掘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历史现象的意义——它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尤为重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和方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对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论述,体现比较法对于教与学所产生的良好效应.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相似文献   

5.
周淑英 《江西教育》2003,(12):25-25
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地提出了民族精神问题,而历史教育为民族精神的培育、爱国主义的弘扬提供了最基础的承接面。笔者认为,在历史教育教学中,于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之始终。运用比较法。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中学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时运用比较法,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帮助学生鲜明直观地了解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对伟大祖国的认识,加深对爱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比较法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层面的拓深,比较法方法体系也随之建立和完善,其方法应用之多,角度选择之广可以说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在此,笔者就当今比较法研究中应用的若干比较方法作一简要评述,供人们在比较法研究中参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告诫人们,一切科学的方法都源于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过程。过种认识可以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精神性的中介系统,亦即精神性  相似文献   

7.
历史究竟是由谁创造的,这在哲学史、史学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一切哲学派别,包括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此都存在错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创造历史的前提、基础、条件、主体、过程等方面对历史创造者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科学揭示出了历史创造的真实进程及其复杂性、曲折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创造问题的解答不是机械、僵化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8.
李新才 《考试周刊》2010,(44):209-210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人类历史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这为人们进行历史比较提供了客观可能和科学依据。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许多熟视无睹却又十分重要并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规律与影响.也可以加深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历史情况的理解。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比较题也是当今高考常见题型,在高三历史复习中也经常采用历史比较法。但是对历史比较法的步骤、原则认识相对比较模糊,从而影响复习的有效性。本文将历史比较法分解为三个基本步骤,并结合这三个步骤探讨使用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原则,以求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论争 ,主要围绕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究竟是怎样看待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这两个焦点展开的。其实质在于究竟应当如何准确、科学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怎样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创造者理论。这场论争所暴露出的“主要概念界定”、“基本命题表述”、“研究方法和学风”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比较法的分析与教学研究,发现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分析古今中外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是提高学生对史料阅读理解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不同意《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一文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点属辩证法范畴的看法,首先,针对性地举出如下理由:“历史观点”解决的是历史观的问题,把“历史观点”归入辩证法不能显示它的特点;在有关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它属辩证法的必要根据。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认为:“历史的观点”的对象是人类史,“历史的观点”是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比较教学法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历史复习中,运用纵横比较法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前后贯通、中外交错地复习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纵横比较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朱健 《天中学刊》2002,17(4):6-11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观点,绝不能撇开这个另搞一套。同时,要以客观经济事实为根据,对传统观点进行全面反思和比较彻底的扬弃,大胆吸收一切有益的思想认识成果,讲新话,而不应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  相似文献   

15.
莫建勇 《广西教育》2010,(23):63-64
比较教学法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历史复习中,运用纵横比较法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前后贯通、中外交错的复习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纵横比较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6.
所谓比较法,就是指对历史上的现象、人物、概念等,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较、对照,判明其异同,分析其缘由,寻求其规律的方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比较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独特性1.比较法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为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讲述历史教材,要应用一般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的逻辑方法.这些逻辑方法,在突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交错地使用.这里,只谈谈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在人类的思惟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惟的基础."他并且指出,比较法在教学方法中是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常斌 《云南教育》2001,(16):19-20
历史比较法是确定历史现象异同关系,进而发现其本质、探索其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历史比较法是人的史学思辨能力、史实记忆能力、史料驾驭能力和历史联想能力的实践和提高的过程。教学中运用历史比较法具有以下优点。1.它能把许许多多历史现象之间的不同属性或不同的历史现象之间的相同属性,通过对比分析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历史概念的判断分析和界定。2.历史比较法不仅能区分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关系,而且能揭示异同关系,而且能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异同关系和内在联系,人们只需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毛泽东的主客体统一观时,人们通常都停留在知识论视角内。我们认为这是狭隘的、片面的。这种片面性,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再三指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的共同缺陷,一切以往的哲学家在探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问题时,都仅仅着眼于说明世界,而忽视了重要的方面在于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统一观,是自然观、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为了学好历史.要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如,比较一些历史现象、事件或人物.找出异同点。本通过几个典型事例.谈历史学习中比较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