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面对报纸市场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扩版增版的地市报,冲破狭隘的地域观念,纷纷腾出版面将时事报道引入“大堂雅座”,试图让时事报道和地方新闻一样成为“拳头”,以争夺读者。许多地市报在此作了有益探索。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毋庸讳言,总体来说地市报时事报道尚处在起步幼稚阶段。怎样把地市报时事报道办出特色,用时事新闻吸引更多的读者?笔者结合多年夜班实践,从地市报时事报道的特性、定位、取向和编排特色谈一管之见,以求教行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张开放型的地市报,时事报道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认识。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地市报时事报道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竣。对于多数地市报来说,下列两方面的挑战显得尤其突出。第一,同广播、电视等传媒相比,报纸新闻传播的速度慢,当日在时事版见报的多数新闻,读者通过广播电视已有所了解,新闻不新;第二,同中央、省级  相似文献   

3.
因受条件限制,地市报的时事版都是新华社有什么稿就发什么稿,毫无其它选择余地.近年来,随着地市报竞争的日趋激烈,同一城市就有多张报纸与读者见面,时事报道内容的大同小异,互相雷同的缺点就凸显出来了,与当地生灵活现的地方新闻相比显得"干巴巴",令编辑无奈,读者无趣.  相似文献   

4.
因受条件限制,地市报的时事版都是的是新华社有什么稿就发什么稿,毫无其它选择余地。近年来,随着地市报竞争的日趋激烈,同一城市就有多张报纸与读者见面,时事报道内容的大同小异,互相雷同的缺点就凸显出来了,与当地生灵活现的地方新闻相比显得“干巴巴”,令编辑无奈,读者无趣。 如何让时事报道告别“干巴巴”?只要下决心多渠道挖掘丰富的新闻资源,通过策划让时事报道离百姓更近,使时事报道从读者最感兴趣入手,时事版的内容就会生灵活现,丰富多采,就能够会成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办好时事版,增强时事版的人文关怀,可提高报纸对读者的亲和力,从而提升地市报的市场竞争力。那么,如何把新华社稿件在地市报上编发好,既做到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立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做到编排合理,体现人文关怀,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时事编辑应树立“政策参谋、信息向导、生活顾问和视觉愉悦”四方面的人文关怀理念。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道是地方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读者认识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但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第四媒体”——网络新闻对报纸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对时事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提高时事的可读性,让读者愿意看,喜欢看,这可是摆在时事编辑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代的变化,报纸自身的局限,都需要我们在为读者选择信息时,不仅要强调可读性,而且要具有易读性、必读性,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版面上,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7.
明磊 《新闻前哨》2001,(2):38-39
由于报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强力冲击,地市报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研究,表明时事新闻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一大亮点,加大时事报道对地市报来说势在必行。 首先,地市报的时事新闻应该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目不暇接。现在城乡读者群有了新的变化,他们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强烈要求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希望从报纸上不仅仅能了解国内外大事,还要能寻求工作和生产经营上的指导,他们希望报纸为他们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8.
王大任 《新闻窗》2008,(1):52-53
时事编辑是报纸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新华电讯稿为主要来源,从事国内国际时事报道工作的编辑。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稿源,时事编辑如何从中取舍稿件,如何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不遗漏重要的内容又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是对时事编辑素质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各类媒体迅猛发展同时又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报纸的时事版面如何不断创新,如何更好地贴近读者、吸引读者,这是近年来各级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成为一名好的时事编辑,必须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各类媒体迅猛发展同时又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报纸的时事版面如何不断创新,如何更好地贴近读者、吸引读者,这是近年来各级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成为一名好的时事编辑,必须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永国 《新闻前哨》2006,(10):100-101
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怎样做好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人应该认真琢磨的课题。随州日报这几年认真对待时事新闻,精编时事新闻版,把时事新闻版办成了报纸的亮点,增强了党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而也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曹俊华 《新闻前哨》2004,(12):73-73
一些地市报的时事报道一直处于弱势,难以出彩。主要表现为:版面空间狭小、信息量偏少、报道形式呆板、内容缺乏深度等。这种局面对地市报参与媒体竞争极为不利。改进地市报时事报道,让时事报道出彩,赢取受众,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3.
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怎样做好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是地市报人应该认真琢磨的课题。湖北《随州日报》这几年精编时事新闻版,把时事新闻版办成了报纸的亮点,增强了党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而也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时事新闻作为地市报不可或缺的版面,具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更迭,读者的注意力从一张报纸转移到了一块屏幕,纸媒受到一定冲击。如何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将时事版面做好、做实、做近,是时事版面编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从时事新闻的策划、选取、版面编排、标题制作等方面,谈如何做好时事版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不少新闻论文谈及,要提高经济报道质量,一个重要方面是抓好深度经济报道.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市报在此方面仍显得用力不够,或抓的效果欠佳.究其主要原因,窃以为,恐怕还是认识不够所致:没有明确透彻地认识到,抓好深度经济报道,是报纸适应社会转型变化的需要,是与其它媒体竞争的需要,也是地市报培养学者型采编人员的需要.对此,谈点粗浅意见,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的报业竞争中,地市报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的处境更为艰难一些:论报纸的接近性,不如县市报;论报纸的权威性,不如国家级报纸和省报;论报纸的服务性,不如生活类报纸;论报纸的信息量,不如晚报和都市报。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报社的技术装备等,一些地市报更是难以适应激烈的竞争。新世纪地市报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笔者以为,地市报尽管处于“夹缝”之中,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扬长避短,勇敢地面对竞争。在新闻宣传方面,要发挥主渠道功能,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在为读者服务方面,要强化…  相似文献   

17.
不少地市报没有专门的体育版,体育新闻只在时事版里偶尔用一两条。这是由两个原因形成的:一是大部分地市报主要面向"三农",读者中体育爱好者较少;二是地市报财力有限,不派记者现场采写体育新闻,难以办出高质量的体育版。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地市报的时事报道,似乎就是将新华社电讯稿选择几条重要点的(主要指政治价值)划上版了事,至于读者对这些电讯稿有无兴趣,需要与否,似乎并不重要.而这些“精”选出的稿件往往又都是中央、省级大报几乎必发的,结果地市报的时事报道差不多成  相似文献   

19.
时事版是各级党报不可缺少的版面之一。时事报道的政治性强,新闻价值高,新闻信息量大,读者可通过看时事版,了解国内国际的风云变幻,时事版在整张报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现今各报的时事版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憾:第一,版式呆板,几年如一日一副老面孔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标题制作缺乏新意,要么照搬新华社电稿原题,要么大而化之,随意制作;第三,文字腿长,图片腿短,版式不美;第四,一些时事编辑没有充分发挥编辑的功能,仅仅满足于东摘西摘,七拼八凑一块版面。这些缺憾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影响了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我们认为,时事编辑应该具有策划意识,有意识地引导读者来关心时事,阅读时事,时事编辑的策划要在  相似文献   

20.
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实现与读者思想和心理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时事报道的作用.时事编辑每天要从新华社播发的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大量稿件中进行挑选,如何利用有限的版面,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就成为时事报道中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拉近时事报道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时事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一是抓住求知心理,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地方报纸的时事报道,首要任务是报道好国内重大新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日益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重大新闻的求知欲也更加强烈.如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会议、活动等以及国内各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新闻与他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读者心理和行为的调整.由于一般地区当日见不到中央和省级报纸,这就需要地市党报时事编辑对重大新闻作出及时选择和编辑处理.今年4月24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与发展意见的报告》一文,提出有关政策和新的措施.我们分析,孝感市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形成孝感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乡镇企业的政策和举措,必然引起广大乡镇企业从业者的关注.为此我们及时改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