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学创作中使用不同人称叙述故事,以有限视角观察事物,既可增强事件的真实感,引导读者进入故事,又能使读者跳出故事反思叙述者本身,产生间离的美学效果。笔者试图从叙事角度入手,从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和有限视角三个方面,分析视角理论在《废都》中的应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有效解读,感受故事的中心叙事元素,在掌握童话故事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故事背后的虚幻视角与现实意义,这是初中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的重要课题,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的是戏曲的叙述视角问题,它以人物出场白、人物心理、鬼神人物的叙述、人物的上下场诗和剧目的总题诗四种形态进行代言性全知叙述。而在中国古典小说向戏曲嬗变的过程中,存在由小说的多元性叙述视角向戏曲的代言性全知视角转变现象。戏曲具有一个人物、多个人物叙述里、高于整个人物世界和故事世界的全知叙述视角,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实质是由小说叙述视角的多元性,转化为戏曲代言全知叙述视角的多层次性,本质由小说主要是供阅读的语言艺术与戏曲是舞台表演综合艺术决定。  相似文献   

4.
王敏 《学语文》2003,(6):55-55
故事人人爱听 ,可故事从哪里讲起才能取得预期的最好的艺术效果呢?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通过他的创作和理论提出叙述的视角问题 ,引起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叙述视角的分类有很多种 ,鲁迅小说中有诸多尝试 ,这里介绍常见的四种 :一、完全不受限制的叙述———全知视角这是传统小说里运用最多的一种 ,并且成为第三人称叙述者的专利。中国古典小说是继承唐宋以来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而逐渐发展而来的 ,因此 ,在早期的小说里 ,作家往往是固定使用说书人的身份的叙述者 ,以一双无所不在的“上帝”的眼睛 ,洞悉小说中的一切 ,从而展开广阔的生活画…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代作家陈瑶华的短篇小说《橡皮灵魂》,在叙事技巧上颇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了有机统一的双重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经验自我”)视角和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自我”)视角的有机融合。在这两种叙述视角下,都存在着作为叙述者的“我”与确指的“你”(作为主人公的“经验自我”)以及与泛指的“你”(听叙者即读者)之间的双重对话关系。小说中的双重视角还能够自由地转换。独特的双重叙述视角的有机统一与自由转换,不仅在艺术技巧层面上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在文本意义的层面上使主人公的形象蕴涵、故事事件的深刻意蕴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相似文献   

6.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其儿童读者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特殊性是作品翻译的难点和重点,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和研究为此提供了一条出路,也对童话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儿童文学家。同 学们一定都读过他创作的童话。本期刊出的是安徒生身处逆 境、奋发图强、为理想奋斗不已的故事。"城堡"象征着安徒生 的理想与追求。同学们,你们也有自己的"城堡"吗?  相似文献   

8.
叙事学在本世纪的兴起,使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文章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安徒生童话的叙述视角作一探讨,通过双重视角的分析,透视安徒生充满真情的爱的人格写作。  相似文献   

9.
女性视角是张爱玲小说写作中常用的视角。作为故事中人活动场域的营造者、故事的知情与旁观者,张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场景的定位还是题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女性特征;其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某一女性的期待或命运展开,人物性格塑造里也隐含了性别立场。张爱玲小说写作的女性视角具有自我投射、女权意识和形而上意味的艺术形象等艺术特征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梅子涵 《下一代》2011,(3):41-42
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童话,这是童话的无限力量。在安徒生的时代,很穷的人在河边洗衣服时,愿意听安徒生的童话。当时负有盛名的音乐家、最有钱的王公贵族们、最有权力的国王,照样喜欢安徒生的故事。没有人会拒绝童话,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思想的召唤,但也需借助有意味的形式才能实现.苏伟贞一直坚持对小说叙事艺术进行探索、创新、实验,取得了较高的创作成就,被誉为"小说天才".概而言之,她的小说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首先是灵活运用叙述视角,深化对故事的认识;其次是大胆进行心灵独语,自由展示心理世界;再次是巧妙变幻复调形式,在众声喧哗中丰富主旨;...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在创作达到高峰以后艺术激情出现了徘徊和犹疑,他感觉到了他所主张的神即自然、美在生命的观点与新时期文学主张不相适合,他感到创作上和文化选择上左右为难.沈从文对自己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和小说世界有所改造.在他的小说作品中开始了尝试结合其他的文化以改造他崇尚的传统文化,尝试在小说的人物和故事中体现变革的力量,他的后期小说创作视角从率真、自然的湘西世界开始转向关注变化中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3.
卡森·麦卡勒斯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通过分析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其作用是双重的。在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下,其叙述者既是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也是读者,从而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此外,该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运用的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其中包括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叙述视角。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交代故事背景、揭示小说主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边的卡夫卡》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是写一个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但是对同一个故事分别由两个视角进行叙述。用这种新颖的叙述视角讲述故事,不仅表现了作者村上春树高超的叙事技巧,而且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年来,世界著名童话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创作童话故事170多篇。安徒生的童话大致可以分成7个系列,即:有魔幻成分的故事,如《影子》、《钟声》等;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如《小鸭》、《跳高能手》等;以树木花草为主角的故事,如《小伊达的花》等;以无生命物体拟人化作主角的故事,如《坚定的锡兵》、《织补针》等;在奇异世界里的现实故事,如《夜莺》等;在可辨认的世界里的现实故事,如《园丁和主人》;以作者为主角的故事,如《看门人的儿子》、《在柳树下》等。安徒生的童话取材虽然相当广泛,但主题比较集中,那就是表现真善美,抱着浪漫主…  相似文献   

16.
论小说《吉姆爷》多视角下的人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康拉德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聂伟大的实验小说家之一,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往往把艺术创新和人物的道德发现完美的结合起来,小说《吉姆爷》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试从两个方面说明康拉德在《吉姆爷》中所运用的叙事技巧:(一)以作者作为叙述者的全知视角;(二)以故事中多个人物作为叙述者的有限视角,从而成功地从不同层面、多个视角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深层次地揭示了人的天性及道德本质。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一百多年前人们那么喜欢他;一百多年后人们还是这么热爱他;再过一百年人们一定还是会欢迎他。他,就是丹麦的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没错儿,就是那个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联系在一起的,仿佛一直都慈祥地坐在你幼时的睡前故事里的安徒生。安徒生,丹麦人,世界著名童话家。我之所以这样定义他,一是因为安徒生真的是属于世界的,他的童话感动并且影响了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今年的4月2日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全世界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二是安徒生生前…  相似文献   

18.
詹姆斯·鲍德温的代表作《向苍天呼吁》积极探索现代主义叙事策略,创新运用多重叙事视角的叙事方法,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丰满了人物形象,而且升华了故事主题,彰显了其小说创作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魅力,这是该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坛上雄踞至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叙事视角,主要是指叙事者观察并讲述事件或故事的角度。对于历史著作的历史叙事来说,多视角相比较单一视角似乎有着更多叙事功效。文学作品的历史叙事视角,相比较多人物视角叙事,从固定的一两个人物视角叙事似乎更成功些,这也许是文学与历史在叙事上重人、重事的不同特点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其叙事视角很难严格限定在某一两个人物的眼界范围。但是,与历史著作稍异而与文学作品相同,电影艺术对历史叙事视角的独特选择,不仅仅是作者的叙事策略而已,它还对观众的审美感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这里从《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与“战壕真实派”代表作品的艺术相似性之手,考察两个时期的战争题材作品在叙述技巧上的不同。通过对比说明,作对叙述视角的选择是由作品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