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墨生 《武当》2011,(5):24-26
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师于太极大家李经梧恩师。李经梧先生(1912-1997),山东莱州市(原掖县)人,毕生修炼太极功夫,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至五十年代,先后师从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胡耀贞、王子英等前辈,通陈、吴、杨、孙四式而以陈、吴为嫡传正脉。其推手精湛,内功深厚,德高望重,见闻广博。我学完拳后常爱问东问西,尤其对太极前辈功夫轶事感兴趣,李老师偶会讲述一些  相似文献   

2.
张修睦 《精武》2004,(8):31-31
在我跟田秋信老师学完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后,田老师带我去看望了冯志强老师。在冯志强老师家中的柜子上,放置着他的两位恩师胡耀贞先生和陈发科先生的照片(见左上图)。  相似文献   

3.
我无论如何也不敢说"曾经沧海"这四个字。不过,以我四十余年的浮生阅历,也算经见过不少人和事。有些人和事,真的就是过眼云烟,早已随岁月而淡忘,而有些人和事则不然,岁月愈久,反倒愈加浮现,常常忆起,难以释怀。一代太极大师李经梧先生仙逝已近十年,然而我时常梦到他老人家,还为我说手。每次觉醒,不禁怅然若失,以致双眸为湿。我曾经数年间亲承謦口,多蒙教诲,然而,我仍然觉得老师是一座山,仰之弥高;老师也是一汪海,俯之弥深。仅以此文纪念李经梧老师诞辰95周年逝世10周年。  相似文献   

4.
恩师李经梧     
恩师李经梧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年了。每每想起我和恩师朝暮相处50天的日子,便更增添我时恩师的缅怀之情。 记得那是1981年,我被黑龙江省总工会临时借调到北戴河组建黑龙江省北戴河职工疗养院。行前,承师徐步阶之托,嘱我闲暇之余去看望1958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期间经徐师之师——北京体育学院国家一级武术教练张传瑞老师介绍、徐师跪拜的恩师李经梧。我到北戴河之后,几经打听,终于在一处僻静的小巷子里敲开李经梧老师的家门。说明来意后,李老热情地接待了我  相似文献   

5.
《武当》2007,(4)
李经梧(1912——1997),著名武术家,太极拳大师,内功养生家。祖籍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为吴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正宗传人。早年从刘子源习秘宗拳,后于北京又先后师从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王子英、胡耀贞诸巨擘,精通吴、陈式太极拳械,兼采孙式、杨式拳劲法,融汇贯通,自成一家。上世纪40年代已蜚声武林,为“太极五虎上将”之一,担任北京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理事、推手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为首都武术社理事,在铁道部、北京工会、中科院、卫生部等授拳,为北京武术队教练,多次出任北京武术裁判长及全国武术比赛裁判、仲裁委员等。1956年,他荣获北京市武术运动会太极拳第一名,同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一届武术运动会获“金牌奖”。参与了国家体委组织的“24式简化太极拳”和“88式太极拳”的编订工作,为第一部《简化太极拳》科教片的演示者。1959年,调任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任专业拳师。生前曾兼任河北省运动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是式、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秦皇岛市武协主席,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北戴河区政协副主席。1984年,在武汉首届国际太极拳(剑)观摩大会上,以“太极十三名家”身份与会。参与《陈式太极拳》一书的初稿编写工作。1964年,于《体育报》发表《对太极拳缠丝劲等问题的体会》。1986年,出版《太极内功》披露密传功法。1993年,编著出版《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李经梧毕生献身太极拳事业,传功育人,德艺双专馨,内外双修,内功深厚,推手精湛,而淡泊名利,谦虚谨慎,好学不倦,无武界之陋习,有大家之宗风,是20世纪杰出的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著名太极拳家李经梧先生诞辰95周年,逝世10周年,为了缅怀李经梧对太极拳的贡献,海内外武术界、文化界专家学者以及李经梧的门人弟子400多人,于5月2日在京隆重举行李经梧纪念暨学术研讨活动,数十名国外李经梧再传洋弟子专程来京参加纪念会。李经梧为当代陈、吴太极拳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先后从学于杨禹廷、陈发科等名  相似文献   

7.
靳爱祥 《精武》2008,(1):50-51
当我撰写《精武》第十一、十二两期有关我本人体验“卢氏结构”和缕析萧氏八卦掌脉络的文稿之际,我的老师卢忠仁先生(以下均称卢老),历历介绍了萧海波师爷一生的学艺、磨练、任教、领衔、办差(所有这些都是萧氏在清代的经历)和清亡后返乡休养,其间一度应“中华武士会”主管张占魁的邀请来天津承办“第一国术研究社”(上世纪30到40年代)并开始授艺;后又返回故里直至终老于自己的故乡。由此看来萧海波师爷是在清代过了大半生的,清亡时他已是49岁了。所以萧氏主要业绩都是在这大半生经历的;从萧氏学艺下山,未经闯荡汀湖,末经武林交往,一出面就进了庄亲王府担任亲王的武教师,卢老当年听过萧师爷还能大段落的背诵经书,可见萧氏在王府任武教师之余,曾照看过亲王读书是真的,因为萧氏不识字,只有经常伴随亲王读书,才能背诵经文;而且萧氏入府后,由于办差得力,慈禧下旨在热河开采金矿时授萧氏以五营统领之衔做护矿武职数年,这都使得萧海波在清代是没有传播技艺机会的,可以说萧海波师爷的经历、作为是晚清以来,任何王府的拳艺武师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萧海波师爷在艺成下山之际,山中戒规“下山之人,严禁武艺外传”,其他武师外传武艺,因社会人士的需求和山中戒规对原传有所变动,而萧氏来津传艺时已是民国,山中组织早已不存在,所以萧氏是将所学原传武艺原封不动传艺于卢老的!  相似文献   

8.
7月16日~21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江苏代表团取得了科学论文报告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大会评选的优秀组织奖。在科报会期间,编者联系了远在包头参加中运会科报会的本刊通讯员袁志欢老师。袁老师从一名一线教师的角度,用感动、激动、兴奋的语言,简单描述了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同志参加中运会科报会的大会报告和交流答辩情况,在交流中,袁老师用"震撼"二字代替了他所有想表达的。编者带着"震撼是什么","什么样的震撼"等问题,打开了"江苏学校体育网",看完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对胡厅长这样一位学校体育的领路人,编者也处于激动和感慨的状态之中。于是,便请袁老师就胡厅长参加中运会科报会的情况进行描述,并从一线体育教师的角度简单话一话感受。最后,编者以此文献给那些长期为学校体育工作默默耕耘、不断奉献,像胡厅长这样一路引领着学校体育不断高歌前行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9.
金杨眉 《武当》2005,(6):62-63
我的师爷李雅轩先生逝世已有28年了,今年是他老人家诞辰110周年。每当听我的老师(太极拳名家)陈龙骧、李敏弟谈起李雅轩先生生前学武,用武的感人事迹,和看到近年来太极拳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不能不更加缅怀这位为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一生的一代太极拳大师。  相似文献   

10.
一钩俩鱼     
陈彦斌 《垂钓》2008,8(4):61-61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个夏日,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到一处叫“三家子”的江汊子去钓鱼。  相似文献   

11.
梁焕枝 《精武》2008,(8):42-43
在上世纪50年代,吾师赵赴继目睹冯廉师爷在广州海珠广场与一泰围拳师切技,一瞬间令对方倒地。使之口服心服,二人成为挚交。赵师后来问及冯师爷本门实战打法.冯曰:“以静制动,犯则立扑、”后来我问赵师何以称“犯则立扑”.赵师说:“对方微动即上”。二十多年研练、教徒的实战经历使我认识到咏春拳是一门近身的实战功夫,  相似文献   

12.
郑挥 《上海集邮》2008,(6):34-38
上世纪90年代初,宁波镇海区西水门桥竺家旧屋拆迁时发现清代竺钜封(又名修尧、巨峰)师爷遗留下来的一只旧木箱,内存老式信封、信笺函件、单据、信局经折(账折)等物。时间跨度从竺师爷1885年去江西吉安府任职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26年。经过整理后笔者曾撰文介绍个别信封,但总觉得太零乱,未能按时间系统地、客观地以实物形式还历史原貌。由于书信涉及面广,又大多被蛀蚀而破旧不堪、文字潦草,故至今日才重新整理完毕。竺师爷的信笺可分民信局封、信局经折(账折),全泰盛信局封、甬申甬汉线轮船信客封、宁波帮人物有关书简、大清官局封等多项,触及民信局史、信客史、大清官局史、清代官僚史、宁波帮人物活动史、民情风俗史等。  相似文献   

13.
梅墨生     
《武当》2015,(2):42
梅墨生,男,1960年生于河北省唐山市。著名武术家、书画家、道学养生专家。1981年毕业于河北轻校美术专业。1996年至200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2001年起在中国画研究院从事专业创作、研究。武学上师承一代隐逸武师俞敏先生,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先生,百岁中医、太极拳及道家内丹泰斗胡海牙先生等。其中,对道家养生延寿功、道家内功、内家桩功、传统吴式太极拳及传统陈式太极拳颇有造诣。至  相似文献   

14.
正杨鸣,男,1993年出生,江苏镇江市人。5岁开始跟随张志毅老师学习武术,2001年参加镇江市"龙泉杯"武术比赛荣获拳械全能一等奖;2002年参加江苏省太极拳剑比赛荣获两项第一名、一个第二名;同年正式拜入张志毅老师门下系统学习少林、武当拳械。学习期间得到了师爷吴正祥、张耀宗  相似文献   

15.
混元太极拳是陈氏太极拳第九代宗师陈发科先生和心意六合拳大师胡耀贞先牛的弟子、著名武术家冯志强先生所创.冯志强先生所创的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较之以往的武术,更为彻底地反映了天、地、人万物的运动本象.他将心意、太极、气功融于一炉,将健身、养生、技击合于一体,提出:"练养结合以养为主"、"动静相间以静为主"、"内外俱练以内为主"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十六字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最后的肘捶     
说起三十年前与师爷周子岩交手的那段经历,64岁的申孝生像是在说评书:“师爷让我出招,我心里合计,一个70多岁的老头子有什么厉害的,于是只用了三分力气,朝着师爷迎面就是一拳,不料师爷说‘太轻,再来!’我只得手上再加了些劲。这一拳刚贴近师爷身体,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抬手,封住了我手腕,接着随势一拖一拽,顿时我就飞了出去,‘咣’的一声,跌到了对面的炕上,差点儿没砸着正在炕上做针线活的师奶……”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个人赛第一轮,我抽签碰到象棋旷代棋王胡荣华老师。这是我和胡老师第二次交手,第一次胡老师由于轻敌失败,我想他这次一定会重视我,所以在赛前我便预料到这盘棋的凶险。  相似文献   

18.
你来我往     
《电子竞技》2011,(6):118-119
过完年,几位小编回归杂志社后内牛满面……擦干眼泪,继续工作的几位迟迟找不到状态,接而出现了迟到、迟到、迟到……等事件的发生(说来说去都是迟到嘛)。但高兴的是,小编皮杰终于在公务"测试1.25补丁!"的要求下和夜雨打了场war3,结果起嘿嘿的,可惜被他老牛波死了恶魔猎手,没有取得完胜,还是有点遗憾。现在夜雨正在以一个鹰捉兔子的眼神看着我在打字,所以同志们我还是先不说了,以免被他看到,进入本期你来我往咯。  相似文献   

19.
<正>一、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实惠体育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现行课程标准提倡选择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当体育学习内容对学生日后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时,学生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练之中的。胡军政老师"七年级——障碍跑"一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就是对目标引领内容的最好诠释,他设计了"地震救灾抢险"、"火灾逃生演练"等情景,将翻越"矮墙"障碍跑的技能融入到情景演练中,同时  相似文献   

20.
谢葵 《钓鱼》2007,(23)
通读了2007年第21期《钓鱼》杂志,改版后的杂志让俺看得很过瘾;其中安徽合肥胡怀民老师的近作《秋高菊黄钓"蟹"时》,更是让俺看得又喜又忧。喜的是胡老师文章严谨且操作性强,将秋天螃蟹的钓法和捕法一网打尽了,给俺上了生动的一课;忧的是胡老师的文章说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