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在赣南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发生的,民俗体育文化现象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要坚持自己民族文化模式的独特性,才能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转型传承和发展客家民俗体育不可或缺.当前,客家民俗体育存在生存环境改变、功能转化、意识淡化、传承人老化、传承经费不足和管理机制不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抓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机,明确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地位、完善内涵、实现功能转换、培养竞争意识、构建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构建多元发展模式推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源于身体活动,生产劳动、祭祀神明的活动仪式和军事训练,其主流是来自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畲族、瑶族等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客家先民具有崇文重教尚武的习俗。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挖掘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在社会协同治理中的功能,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详细分析了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背景,社会治理评价体系,社会协同治理理论框架,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与特征,提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能从健身健心、教育、旅游、经济、文化体系及群众交流等方面协同社会治理,为国家最终达到善治这一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赣县客家岁时体育作为客家一种特有的时代产物,是赣南客家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赣县客家岁时体育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赣县客家岁时体育具有鲜明的宗教民俗性、继承性、节日娱乐性、时代性、宗教性及实用性等特征.此外,赣县客家岁时体育还对推动赣南地区现时代的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分析了客家民俗体育的现实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客家民俗体育面临生人参与主体增多、传统组织解体、传承场域文化生态嬗变以及传承方式失范等困境。建议: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组织体系;重塑现代传承场域;构建人民共享的现代传承机制等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9,(3):124-12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客家体育文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客家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同时,客家体育文化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文化动力支撑.客家体育文化发展面临地域、民族差异与文化误读;国际竞争力不足;创新与传播乏力等诸多挑战.建议树立科学的客家体育文化价值坐标;建设客家体育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客家体育文化现代化传播体系等,以更好地发挥客家体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和价值,继承与弘扬优秀的客家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速,赣南客家人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和民间信仰活动中产生的丰富多样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客家民俗体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部分甚至已经濒临绝境.同时,学校体育教育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本文试图从拯救部分濒危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个案定南瑞狮进校园进行实证研究,寻找客家民俗体育新的成长环境,与学校体育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农民参与客家体育活动的态度来看,男性较女性积极,在年龄结构上彰显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在文化程度上,文化程度越高其参与客家体育的动机就越积极;在收入水平上来看,收入越高的人群对参与客家体育的动机越高。要加大对客家体育的宣传力度,推动客家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延续大量中原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畲、瑶等土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依据目的和形式不同大体分为节庆祭祀仪式和节庆娱乐舞蹈表演两类.具有多元共存与兼容并蓄、山区农耕、节庆与宗教祭祀、宗族、地域、竞争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客家是中华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作为客家民系重要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引人注目、具有代表性。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虽多样化,但客家山歌仍处于濒危状态,客家山歌的振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更是一个战略发展研究课题。注重客家山歌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间的联系,将客家山歌纳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强化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保护重点,加强项目保护,加强政策研究,建立保障机制,将客家山歌进行综合性研究、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栗园围香火龙是源于军事的宗族式民俗,现已形成了扎龙、起龙、出龙、拜厅、舞龙、游村、放龙、送龙等为一体的元宵节期间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对沟通客家人情感,增进海内外客属的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文学是一种地域文学。它包括客家文人文学与客家民间文学。它凸显了浓郁客家情怀与客家情调;描绘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生存环境;深刻地蕴含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标识而被认同。客家文学映射了客家社会的乡土性与客家特有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4.
浅谈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的传唱传承、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可通过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鼓励山歌走向市场等途径,对客家山歌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歌唱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客家社会群体中最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分析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把握山歌歌唱的咬字、衬词、唱腔风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客家山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广州的越秀山多年来活跃着客家山歌的表演活动,形成了广州的一大人文景观。客家山歌本是产生于乡村的民歌艺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进入大都市,存在于都市中的客家山歌既保持了传统的自娱性和民众性特质,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他娱性、时尚性特征以及新时代的特点。它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身处异地的客家人的文化归属和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17.
酿豆腐以其制作方法独特和古老的文化渊源在豆腐中古今独步。梅州民间故事《酿豆腐的由来》对它的起源的解释有误,酿豆腐在19世纪中叶已在花县和南京现身,它的起源当在明代。从酿豆腐中可以发现它有古老的历史、客家传统和客家心理等文化根基,酿豆腐的文化意义大于其饮食价值,客家在人生实践中通过酿豆腐等事物与自己的传统根基和本原文化连接,它有重要的饮食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赣南客家竹民俗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特点,结合赣南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赣南竹民俗文化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客家鸡歌以鸡啼起兴,蕴藏丰厚的文化意蕴,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鸡歌创作之比兴思维与客家人丧葬祭礼中的鸡俗存在着紧密关联。客家鸡俗信的滥殇,是鸡驱邪纳吉寓意为“通过”、沟通人神之媒介与鸟信仰现实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客家山歌风格变化的差异很大,呈现多样化特征。从产生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来看,客家山歌具有北方民歌遒劲刚健的风格;从客家人生存环境看,客家山歌表现出婉约柔曼的南方民歌风格特征。客家山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与它所受的文学、语言、环境以及客家人的心理格局、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