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苏童在诸多作品中,以荡气回肠的柔美语言塑造了许多独特的女性形象。在《红粉》中,他以零度情感来关注并审视徘徊于新旧社会交替时代有待改造的“妓女”——秋仪和小萼两位女性哀苦悲凉的生命历程,艺术地书写了女性情感抉择的艰难与痛楚。  相似文献   

2.
郑艳 《文学教育(上)》2009,(22):144-145
苏童的作品往往有着强烈的色彩感,其中以红色尤为引人注目。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妻妾成群》)将苏童的小说搬上荧幕,很多观众对电影中点亮的红灯笼印象深刻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祭奠红马》和《红粉》等代表作中,读者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复杂的“红粉意象”。很多评论家认为,苏童的小说有着强烈的“红粉情节”,  相似文献   

3.
作为《简·爱》前篇的《藻海无边》,是对这部经典名著中作为反面人物的疯女人的解读和改写。简·里斯通过对《藻海无边》中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的揭示了在外部世界的经济与性别的压迫束缚下,女性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及逐渐被边缘化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因逐渐被边缘化而日渐增长的触摸不到的虚无感。  相似文献   

4.
华裔美国女性身处"男权中心话语"和"白人霸权话语"的双重压迫之中,《女勇士》以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对男权话语进行了直接的批判,打破了女性沉默无言的状态,并通过对传统故事的巧妙改写,颠覆了白人话语中华人女性的刻板印象,重塑了华裔美国女性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大头回信     
《红领巾》2011,(7):110-111
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很多“红粉”依依不舍地告别小学生活,告别《红领巾》,也有一些已经体验了一两年初中生活的“红粉”,  相似文献   

6.
“红粉意识”是《三国演义》的一条重要线索,它的多种女性形象塑性,使作品情节更加丰富多姿,叙事更加得体,这是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文学文本(包括《一间自己的房间》、《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提出“食政治”的女性主义理论,并指出同“性政治”一样,“食政治”既是一种压迫女性的政治,同时也是一种女性借之获得自身解放的政治。  相似文献   

8.
目前尽管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认识众说纷纭,但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女性文学创作及理论批评中的女性体验。从竹林代表作《女性──人》和芭芭拉·泰勒的名篇《情海恩怨》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西女性文学中女性体验历程即女性对“压迫”的抗争经历;中西女性文学中女性体验形态呈两极趋势。  相似文献   

9.
《书的故事》是根据阿累的《一面》改写而成的。将两文比较着读,则会发现改写后的语言更为凝炼、隽永、精妙,充分展示了改写的艺术。那么改写者在哪些方面作了努力呢?本文以人物语言的改写为“管”来窥“全豹”。以繁胜简常听人说作文要“删繁就简”,殊不知“繁”也自有它的妙处,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书的故事》改写者可谓深知其中三味。如“卖票工人……自言自语地说:‘一块四,贵了一点儿’”。句中的人物语言《一面》原只两个字:“贵了”。比照看来,改写后的文字变多了,况且“一块四”仅是  相似文献   

10.
由《梦珂》和《黄色糊墙纸》审视中美女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珂》和《黄色糊墙纸》分别是中关两国女权主义作家丁玲和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代表作。《梦珂》中女主人公面对男性的压迫时,只是采取“隐忍”;《黄色糊墙纸》中女主人公则联合“其他女性”采取主动行为来反抗男性世界给她的不公。两位主人公不同的反抗方式体现了中关女权主义在最初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许官智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110-115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描写了一帮男权代表人物和被他们压迫的女性的恩怨纠纷。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受到残酷的压迫,她们被当作"货物"和"工具",甚至被异化为男性的帮凶,生活和生命都遭受严重摧残,整个白鹿原也在男权意识的统治下上演出一幕幕的女性悲剧。然而残酷的压迫也必将带来人们的觉醒,在女性的反抗中,我们终于看到了女性走上真正自由、独立的道路希望。  相似文献   

12.
后殖民女性主义以其强烈的批判性直指西方对东方的知识霸权。它揭露了西方知识霸权的生产机制,解构了西方女性主义的分析范畴———"妇女",质疑西方女性主义的方法论,揭示出帝国主义和父权制是相互勾结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把西方女权主义惟一关注的"性别压迫"拓展到"性别、族群、阶级压迫"的三维空间,凸现出性别压迫与其他形式压迫的相互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色糊墙纸》:一部女权主义的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斗争的历史,提出了男女两性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以消除性别压迫的设想,堪称一部女权主义短篇小说经典。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写作女性不再认同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创造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不甘于男权压抑,并对封建男权、父权表现出强烈反抗精神的"疯癫"女性。写作女性在具体的性别权力关系中对"疯癫"女性的书写,正构成对传统文化书写中"天使"女性的深刻讽刺和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细读海尔曼的《小狐狸》,发现家庭中的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男性对其施加父权压迫。父辈的财产传男不传女,女性的财产继承权被剥夺,女性在家庭中没有决定权。父权社会不给女性提供工作的机会,将她们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家庭中,造成了女性对家庭中的男性的经济上的依赖。通过分析《小狐狸》中三位女性的人物形象,展现出由于父权价值观,三位女性均受到压迫和束缚,尽管个人的反应不同,但都变成父权压迫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当代女作家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以其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女性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通过社会的压迫、性的压迫和自我的压迫写出了女性的生存空间的局促与扩展的艰难.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彻底的革命主义者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的鲁迅。是“五四”时期较早关注妇女解放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始终把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尤其关注处于社会最底层、最受压迫的妇女。文章从《祝福》、《伤逝》、《离婚》三部作品入手,分析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现代女性仍然在男权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现实,女权主义者们从各个角度提出了"陌生人"、"边缘视角"、"双重视野"、"主奴关系"等概念。希望从女性受压迫的劣势地位出发,进而寻找女性获得解放的批判性优势。但这些理论上的概念却具有它的局限性,无法在现实中帮助女性获得自己想要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从《简·爱》看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了黎明 ,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夏洛蒂·勃朗特女性观的局限。长期的男权话语的浸染 ,使女性作家不自觉地套用男权文化结构标准来要求自身 ,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女性作家只有充分认识到妇女在男权社会中被隐蔽了的受压迫地位 ,才能使女性写作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儿女英雄传》虚构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盛,这"虚构"是以儒家思想、忠孝节义、伦理纲常为准绳的。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儒家伦理对女性意识的压制规约以及在这儒家伦理背后潜在的男性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