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它问世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两千五百多年以来,对它的传笺注疏、训诂名物绵延不绝,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在这些著作中,有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专著,这就是云南清代作家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方玉润(1811—1883),字友石,号黝石,云南宝宁(现云南省,广南县)人。生于清仁宗嘉庆十六年,卒于清德宗光绪九年。方玉润好致用之学。著作有《鸿蒙室文钞》、《鸿蒙室诗钞》、《风雨怀人集》、《月影鬟光录》、《评点聊斋志异》、《评点红楼梦传奇》、《诗经原始》等三十六种,名《鸿蒙室丛书》流传于世。《诗经原始》,成书于清穆  相似文献   

2.
评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张启成方玉润(1811—1883),字左石,一字黯石,自号鸿子。他一生著作甚丰,据向达先生《方玉润著述考》,共得书目43种;而《诗经原始》是他晚年的成名之作。该书写成于“同治辛未年”,即1871年,刊行于1873年,嗣后收人《云...  相似文献   

3.
清初诗经研究学者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风格独特,他主张"独立说诗",从《诗经》的本文中探求诗的意旨,不依傍遵从经典。崔述、方玉润在精神上继承了其疑古作风,姚氏说诗的内容与方法为方玉润借鉴甚至引用多次,尤其是"以文学说诗";姚氏《诗经通论》中的古史考辨对民国时期的顾颉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诗经原始》是方玉润晚年的著作,作为诗学研究的大家,他的《诗经原始》在诗学研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不仅继承了从明代以来的对《诗经》作文学研究的思维,并在朱熹、姚际恒等前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不囿于《诗序》、《集传》以及《通论》取得的已有研究成果,而是更加注重从诗篇自身的诗文出发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回归原典,探讨诗的本义,还原诗作的原始情境,为《诗经》研究的革新做出了贡献,在两千多年的《诗经》研究史上特立独行,令人耳目一新,在清代《诗经》研究上取得了最高成就。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看,对于方玉润本人及其代表作《诗经原始》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更没有相关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5.
《诗经原始》是方玉润晚年的著作,作为诗学研究的大家,他的《诗经原始》在诗学研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不仅继承了从明代以来的对《诗经》作文学研究的思维,并在朱熹、姚际恒等前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不囿于《诗序》、《集传》以及《通论》取得的已有研究成果,而是更加注重从诗篇自身的诗文出发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回归原典,探讨诗的本义,还原诗作的原始情境,为《诗经》研究的革新做出了贡献,在两千多年的《诗经》研究史上特立独行,令人耳目一新,在清代《诗经》研究上取得了最高成就。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看,对于方玉润本人及其代表作《诗经原始》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更没有相关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6.
方玉润对诗歌理论很有研究。其代表作《星烈日记汇要·文学·韵语》,是部日记体的诗话集,起于一八五五年,止于一八七六年,共三百二十一条。在这部集子里,方玉润以閒谈的形式,就二十余年阅历所及,或评点诗友的诗,或议论前代诗人的得失,或有感而发,结合具体事例,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文艺观、批评论、创作论、风格论,是晚清时期一部有价值的诗歌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褚斌杰《诗经全注》为底本,以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为参本,相互比较,另参考闻一多、屈万里,宋代朱熹、清代姚际恒、清代方玉润的相关《诗经》专著来考证《诗经》中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11-113
程俊英、蒋见元先生的《诗经注析》对于方玉润《诗经原始》中《甘棠》一文的训诂及逻辑问题进行了反驳,针对"伐"、"败"、"拜"三个字的解释,产生了异议,并断定方玉润"盲从宋儒之说"。然而《诗经注析》中对于此诗逻辑的解释也很难称得上准确,因此需要通过对诗经不同译注版本的对比,通过对《诗经》风格的整体把握,进行一次新的探讨。在探讨之中,应当找到形成这两种错误的根源所在,和错误本身所体现的思维惯性,从而纠正对《诗经》的某种误读。  相似文献   

9.
《芣苢》在《诗经》中,因其独特的朴素美和韵律美而受到研究者的好评。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  相似文献   

10.
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以“原诗人始意”为根本宗旨,以“总览”为基本原则,以“绎情”为研诗通例;从多种角度阐发《诗经》的抒情风格、语言风格、情景表现、虚实法门等艺术特征,突破了自汉以来以政教功利主义研究《诗经》的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涵泳是方玉润阐释《诗经》的主要方式,他主张在不拘泥于前人阐释的前提下,借鉴诠释学和修养论中的涵泳方法以推原诗人始意。在涵泳方式上,强调通过文学性的途径来体会关于教化的诗旨,使读者由“被领会”转向“主动领会”,扩大了《诗经》的情感指向,并由此构建了一套以文学为途径来诠释《诗经》诗教思想的完整的《诗》学体系,体现出文学与经学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者针对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提出,《诗经》只有状物而无写景,《楚辞》才开始由状物而写景的观点提出异议。文章依据清代学者方玉润著的《诗经原始》,认为《诗经》的风、雅、颂中已有不少写景的诗句,只是比较简短、古朴,且多用作比兴而己,然不能因此得出有状物而无写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诗经原始》是方玉润众多著作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在这部著作中蕴含着方玉润的诗歌鉴赏思想,即文学作品要用文学的眼光来鉴赏,总览全篇和反复涵泳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法则,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诗歌鉴赏的理想境界。其诗歌鉴赏具有辨析诗之本意、分析篇章结构、解析诗中情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黄鸟》三章章七句,属《诗·小雅》名篇。关于此诗意旨,旧说有三:《毛诗》以为刺宣王“以阴礼教亲而不至,联兄弟之不固”;朱熹以为“民适异国,不得其所”而作;方玉润则以为是“刺民风偷薄”之作。从此诗文义及《诗经》中其它有关篇什联系起来看,还是余冠英先生所说:“离乡背井的人在异乡遭受剥削和欺凌,更增加了对邦族的怀念”,较为切近诗旨。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经学阐释分为“讲学”与“文士”两家,并标举为宋代以后两类代表性的阐释模式.这样的划分因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官方地位和特殊影响力,也波及到当时及后来学者的经学研究中.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在阐释方法上印表现出与《四库总目》的学术史关系,形成了其别具“文士”阐释特色的《诗经》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是我国灿烂辉煌的诗歌之流的源头,前几期我们介绍过一首《鹿鸣》,这次我们再介绍一首儿子悼念父母的诗《蓼莪》。这首诗歌共有六章,我们这里节选的是第五章的一部分。清代研究《诗经》的专家方玉润对这首诗评价极高:  相似文献   

17.
《小星》诗的主题和主人公的身分自古迄今,众说纷纭:《毛诗序》谓“《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方玉润《诗经原始》谓“小臣行役自甘也”;胡适《谈谈诗经》认为“《嘒彼小星》是写妓女生活的最早记载”。下面笔者拟对全诗章句加以诠释,以揭示其诗的主题。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18.
《芣苢莒》在《诗经》中,因其独特的朴素美和韵律美而受到研究者的好评。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段鉴赏十分准确的道出了《芣苢》的意境美,深得此诗个中三味。  相似文献   

19.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一带)人,嫁给许国(今河南省许昌市、县一带)国君穆公,称许穆夫人。她被称为我国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她的诗作,公认的是《诗经》中的《鄘风·载驰》一篇。存有疑问的是《诗经》中的《邶风·泉水》和《卫  相似文献   

20.
《诗经·小雅·黄鸟》(以下简称《黄鸟》)是一篇众说纷纭的诗。但对诗中的“黄鸟”,当代《诗经》研究者的意见却比较一致,即认为是指剥削者。高亨先生说《黄鸟》的“作者是个佃农”,黄鸟指地主,“此诗与《魏风·硕鼠》有相似的地方”(《诗经今注》)。余冠英先生说《黄鸟》写的是“离乡背井的人在异国遭受剥削和欺凌,更增加对邦族的怀念”,黄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