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书·舜典》说:“诗言志。”《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人都有喜怒哀乐之情,随所接触的事物而生感,不期然而然地要唱出来,这就是诗歌的起源。所以诗歌的产生为时最早,是在生人之初,也就是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诗歌。但那时还没有文字,自然是口头创作。诗歌一产生就绵延不绝,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它的开始发达而又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鲜明标志的应推《三百篇》即《诗经》。自此以后,没有哪一个时代没有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诗词,讲求声韵格律,这是因为它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  相似文献   

3.
诗歌、音乐、舞蹈在古代是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墨子·公孟》篇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诗可诵、可弦、可歌、可舞.诗、乐、舞三者的性质及其关系是: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师乙》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正义·诗大序》  相似文献   

4.
说古汉语连词“仍”的一个义项吴茨明“仍”是我国古籍中多见,也是迄今口头和书面语言常用的一个虚词。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最早的古文献汇编《尚书》中,就都有“仍”这个词出现。《诗·大雅·常武》中有旬云:“铺敦淮渍,仍执丑虏。”《尚书·顾命》中有...  相似文献   

5.
诗是什么?古今中外谈诗者各自下有一定的定义.难以一一枚举。就我国文学史而言,大致意见集中起来有二: 一是“诗言志”。《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这是“诗言志”的最早出处。其后《诗·大序》继承和发展这一观点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二是“诗缘情”。此说出于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在时间上,它至少晚“诗言志”一千年以上。此说是对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其后,这两种意见时有碰撞,在诗歌创作上却都有深广的影响。汉、魏乐府的“饥者歌其食,劳…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善于启发等都是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的内容。在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史记·孔子世家》的过程中,他尤其重视诗歌教育。他曾告诫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意为不学《诗经》就茫然无知,什么也看不到,更无法前进。孔子如此教导儿子要重视《诗经》,并非是出于偏私,他也时常这样教导其弟子们:“小于何莫学夫诗!”更值得玩味的是,孔子还因为南容这个人经常诵读《诗经·大雅·抑之》中的句子,而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在孔子的时代,《诗…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题闫福龄一、填空题:1·原始诗歌代表作主要有一、-2·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有一、、、-。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诗一篇。4·《诗经》中的诗分、、一、一三类。5·《诗》之“六艺”是指、、6.《诗经》中全面反映农妇终年劳动情景的长篇叙...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一样源远流长.虽说《尚书·尧典》“诗言志”云云,将诗歌观念的发生推到远古时代,实不可信,但在商周之际及至西周、春秋时代,却是的确出现了,有《尚书》里年代可靠的《金滕》(文中有“于后公乃为诗之诒王”之语)和《诗·大雅》(“诗”字出现于《卷阿》、《崧高》之中)可以为证.  相似文献   

9.
1.薄薄言均为语气助词,多见于上古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刘淇《助字辨略》卷五曰:“薄,辞也;言,亦辞也。薄言,重言之也。《诗》凡云‘薄言’皆是发语之词。”用在动词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诗经·小雅·出车》)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采采芣莒,薄言采之。(《诗经·周南·芣莒》) 山阴柳家妇,薄言出田野。(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  相似文献   

10.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赤壁赋》里的名句。如何理解?课本这样解释:“朗诵‘明月’诗里‘窈窕’这一章。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为‘窈窕之章’。”意思很清楚,“明月之诗”就是指《陈风·月出》,“窈窕之章”是指“舒窈纠兮”那一章。吴小如先生在《读苏轼〈赤壁赋〉》中亦作如此解。吴先生在文中说:“此处写月未出而先用《诗经·陈风·月出》作引子,‘诵明月之诗’两句是互文见义,但有时这种互文见义的句子是不能前后互换的。因为‘窈窕之章’…  相似文献   

11.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一代之文,每与一代之乐相表里。”冯班《钝吟杂录》云:“伶工所奏乐也,诗人所造诗也,诗乃乐之词耳。”诗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这在文学史上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远古时代的诗实际上都是歌曲,诗与歌是不可分离的一种东西。《诗经》中的作品也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故司马迁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墨子·公孟篇》也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而且《诗经》中的作品因其配合音乐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如“风”诗是配合地方色彩的音乐,“雅”诗是配合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可见赋、比、兴,尤其是比、兴两法是形象思维和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法。因此弄清赋、比、兴的含意和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赋、比、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始采用的重要表现手法,后来研究《诗经》的人将它概括出来,并作了各种解释。《周礼·春官·太师》有“六诗”之说,《毛诗大序》则称“六诗”为“六义”,这就是指《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此后,“六义”的称法一直为历代所沿用。但《周礼》和《毛诗传》对“六义”之间  相似文献   

13.
简论郑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谈到《诗经》都推崇国风.但对国风里的郑风却有不少争议,对它的思想和文采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和品评.本文拟对郑风作一些探讨,从思想、艺术、源流和影响等三个方面略抒管见.(一)郑风是西周末期到春秋时代郑国地区的民间歌谣.古书中有称郑声、郑音、郑诗或郑志的.有人严格区分声和音是指乐曲,诗或志是指表意的歌词.事实上在古代诗乐是一体的,是诗都可以歌,拉着长腔,带感情地吟诵,就是歌.“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也就是这个意思.宋人郑樵说:“乐以诗为体,诗以声为用”,“三百篇之诗尽在声歌”,“由汉立齐鲁韩毛四家博士,各以义言诗,遂使声歌之道日微”(《通志总序》).所以,无论讲郑风、郑声、郑音、郑志、郑诗,都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4.
<正>诗与歌,从来都是关系紧密,不可分割。《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或诗为曲而作,或曲中有诗歌。今天的流行歌曲,也常常会直接采用或间接借鉴诗歌来作为歌词,如邓丽君的《虞美人》、毛宁的《涛声依旧》等即是如此。而当代英文歌曲也不乏歌词优美、极具诗歌韵味  相似文献   

15.
诗词是由情感而产生的。陆机《文赋》说“涛缘情而绮靡”;诗词又是和理性分不开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序》)。古人诗与乐分不开,谈音乐的理论也完全通于诗歌。《礼记·乐记》说: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相似文献   

16.
凤凰的故事     
凤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鸟,被称为百鸟之王。据考证,这种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斑斓的传说中的神鸟实际上是远古某些以鸟为图腾的氏族遗留下来的衍生物,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皇族女性的代称和民间的祥瑞之物。从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和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可以找到赞颂凤凰的句子,如“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尚书·益稷》),“凤凰鸣矣,于彼高冈’(《诗经·大雅·卷阿》),等等,可见凤凰神话由来已久。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歌词与诗歌都是文艺语体的一个小类,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特征。在许多情况下,歌去掉曲就是诗,诗谱上曲就是歌。但由于二者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歌,以演唱的形式传递信息;诗,主要以朗诵的形式传递信息。所以,有些歌去掉曲也并非是诗,有些诗也是难以谱曲成歌的。关于这一点,古人已有论及。《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毛传:“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这既是古代歌与诗的主要区别,也是现代歌与诗的主要不同点。本文拟从结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探讨歌词的语体特征,其中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来是抒情诗的国度。自《诗经》起 ,抒情诗就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然而在理论上 ,首先揭示诗歌以情感为本体 ,以审美表达为形式 ,从而界定诗歌独立存在的则是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提出。 (《文选·文赋》)这一命题实则为中国诗歌情感论的滥觞。其后刘勰“情采”论 ,钟嵘“怨情”说 ,唐代“情境”理论 ,王夫之“诗以道情”论 ,都深受此命题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探讨此命题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一、从“诗言志”说起在“诗缘情而绮靡”提出以前 ,中国诗论主要是“诗言志”。“诗言志”出自战国时的《今文尚书·尧典》 ,主要就诗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思无邪”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而孔子几乎就是第一个对它推崇备至的人。他在有意无意之中对《诗经》精警却是片言只语的评论,一直是《诗》学家解《诗》和文学评论家论诗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他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之论中的“思无邪”,作为我国第一个文学批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大连方言中有许多探求古音和训释古籍的可贵材料,今辑录四例,以见一斑。1. 考,敲也。齐佩培《训诂学概论》云:“般象击盤之状,《诗》云‘考槃在涧’是也。”齐所引诗为《卫风·考槃》。高亨亦持此解,他在《诗经今注》中说:“考,叩也,敲也。槃同盤。敲盤以歌”又:王念孙《广雅疏证》云:“考者,《说文》:‘考,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