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质疑问难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这些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讨论,得到解决,不仅能使提出问题的学生解决了疑难,也会促进全班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所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数学要经历一个把外部的感性材料通过思维活动转化为内部心理的智能“内化”过程,这是学生深透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和形成数学能力的核心。知识内化的关键是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其基本途径有:一、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感觉到的东西并不等于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的过程,就是把新的学习内容“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即实现知识的迁移,使某一概念和相关概念在头脑中  相似文献   

3.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在关于学习方式上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之一,其基本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团队精神,特别是它在改变课堂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的能力和非认知品质的形成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在新一轮课改的大潮中,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出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或过于追求合作的学习形态,往往会忽视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这是不符合“合作学习”的要求,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长此以往,也许会使一些学生失去自我,丢失个性。因此,我们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思维独立性品质的…  相似文献   

4.
正确提出问题是一种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不会提出问题,是学习能否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萌芽,尤其反提问,更显出学生的睿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反提问,这是因为:①全班学生基础有异,因此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能力未必相同,而教师对某一数学概念的阐述和解题过程不一定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为了掌握知识以便顺利学习后面的新知识,及时提出问题也是完全必要的。②优秀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某个问题会引发出新的思维,设想出多种解题途径,他们盼望有机会提出来,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5.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质疑,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思维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敢于质疑的保证宽松、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敢于提出问题的前提。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埃德加·富乐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就是变学生学会为会学、乐学,让学生学会从已有的知识人手,采用由此及彼、化生为熟、化整为零、化部分为整体的思维方法,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和类比中,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现其中的奥妙,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牢固掌握学习方法.可以说,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问想像能力,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学生还可以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历史课教学所关心的是课堂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使学生从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转变为会自己提出问题。历史教学如何充分满足学生的期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投入课堂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一、培养学生由表及里逐步发现问题的习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的运用,而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会学习是未来人才必备的一种素养.“它不再仅是储存知识,形成某种技能的过程,更重视身心发展,更重视思维方法、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探索,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更注重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因此,学生的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还在于会学习素养的培养.而“引导自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记忆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熟悉的事物,进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最终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新思维的发展都可以得到提高,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由学会某一课程转化为会学某一类课程,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个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过程。这种学习法以问题为牵引,改变了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种方法允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更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更牢,阅读能力更强,创新意识更强。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对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发散性的训练,指导学生灵活地学习与运用知识,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发展.本文以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为载体,探究问题解决的多向性,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以达到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应该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中发展,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学会提出问题和学会解决问题一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会提出问题往往比学会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孕育着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对知识的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它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解决一种问题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作用时,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而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阻碍或干扰了对另一种问题的解决时,会妨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一、审…  相似文献   

15.
"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会学习是未来人才必备的一种素养."它不再仅是储存知识,形成某种技能的过程,更重视身心发展,更重视思维方法、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探索,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更注重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因此,学生的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还在于会学习素养的培养.而"引导自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记忆更牢固,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来讨论问题,展开联想,提出猜想,训练学生创新所需的思维素质和创新精神.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7):91-92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但不会干扰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反而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运用知识也是一个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做了一点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1.加强课前预习 记得北师大的一位教授讲过这样一种现象:据国外大学的教授反映,中国来的大学生,很能吃苦,很用功,但却往往自己找不到研究课题,而向指导教师要课题.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心中存在着教师让干啥就干啥、别人干啥就干啥的听话、跟随思想,而不能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这种思想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个体优势.基于此,在中学阶段教师可通过加强课前预习来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具体要求是:通过课前预习,在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的同时,对难以理解的问题或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心得做出记录,带着问题上课.学生们在预习中就分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吗?""角速度是矢量吗?""电动势能是电压吗?"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对该知识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为掌握本节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前预习,逐步改变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思考,只等别人提出问题后才能思考的缺陷,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求异思维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发展,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和方法,以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更深入细致且灵活变通地掌握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逻辑性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拓展学生求异思维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