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素宁 《考试周刊》2011,(20):86-87
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当然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都希望把课上好。  相似文献   

2.
人格魅力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则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完善的人格,这是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证明,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学  相似文献   

3.
正魅力是指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用语。其中包括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学识的魅力、形象的魅力等……人的魅力可以无所不在,包括发怒、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也会成为魅力的源泉。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  相似文献   

4.
张宁宁 《中国教师》2011,(18):66-67
<正>一、灵感的火花——从实践中来"请某某同学上讲台当小老师来讲解这题!"相信许多老师都用过这样的方法。可是,请某位老师作为学生坐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听课一起发言,可能你还是第一次听说吧!下面就来听一听我和班主任  相似文献   

5.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首先应是和谐的课堂。宽松、和谐的课堂形成的关键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沟通无障碍,感情交流就会变得很融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展露无遗。只有在课堂中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回到学习中来。我们经常听孩子说我最喜欢上什么什么课,我喜欢某某老师,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在主观上对某位老师的喜爱,以至爱屋及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6.
浅谈教师人格的力量○李王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议论:有的说我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不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佩服某某老师,有的说我讨厌某某老师。当然,这些议论是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老师的一种评价,但是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相似文献   

7.
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他的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他的课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一个老师的综合素养的体现。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和品德修养熔铸成其人格,这是一位老师吸引学生的力量的主要源泉。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样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教…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和时代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学生始终充满求知的热情。可是,事与愿违,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来普遍。经常听家长这样抱怨:他们的孩子不喜欢某某老师。听课时总是爱犯困,这一科学习成绩一般等等。事实上,能否取得家长和学生认同,取决于教师的学识、品德和性格等等。而教师的学识、品德和性格,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刘称莲 《小读者》2013,(3):73-73
上了中学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和判断能力的增强,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逐渐降低,于是,就出现了孩子不喜欢某位老师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的外表或做事风格而不喜欢某个科目,导致成绩下滑、偏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教育领域,有许多学生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的例子,也有许多学生是因为讨厌某位老师而产生厌学情绪的例子."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想要孩子"信其道",就先要让孩子"亲其师".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有许多学生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的例子,也有许多学生是因为讨厌某位老师而产生厌学情绪的例子。“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想要孩子“信其道”,就先要让孩子“亲其师”。  相似文献   

14.
<正>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必然会喜欢上他的课。如果老师越能表现出喜欢某位同学,这位同学就越喜欢学他的课,从而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所以,师生之间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民主平等的条件下。老师要有亲和力,一个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赞扬的手势和充满关爱的微笑都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情切的称呼也是拉进师生之间距离的一种途径,我经常称呼我的学生为"小崔、莘莘、小顾"之类  相似文献   

15.
张志萍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12):24-24,29,30
常常听到办公室里老师们一起讨论某某小朋友多么聪明多么能干,而某某小朋友多么令人心烦,多么难以管理。本人也是如此,每次课后部有一番爱恨交加的感慨。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老师也是很自私的。你看:我们喜欢聪明的学生,因为他们教起来省力;喜欢漂亮的学生,因为他们看起来舒服;喜欢听话的学生,因为他们会帮助我们做事。  相似文献   

16.
某学生几乎天天迟到、早退,让老师们大为头疼。一天,他在某位老师的课上整整迟到了半个小时,第二天,他又迟到了28分钟。下午放学时,这位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真地说: “今天我要特别表扬某某同学。”这时同学们都笑了,因为他们知道该生今天又迟到了。  相似文献   

17.
快速记住所教班级学生的姓名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时发现,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喜欢叫"某某号同学",而不是直呼"某某同学"。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带多个班级课的专业性较强学科的教师身上,且年轻教师居多。笔者认为此种行为实属不妥。  相似文献   

18.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老师才会相信老师,才能对老师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经常听到学生的家长说:"我家小孩不喜欢某某老师,上他的课,小孩总喜欢打瞌睡."由此可见,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当下的英语教学存在着重知识技能,轻情感体验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得不到释放,个性得不到张扬,不能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主动地获取知识,课堂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9.
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某位老师,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所任教的科目;不喜欢某位教师,上他的课象受罪,提不起兴趣等等。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教师的个人魅力决定的。能否赢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是由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而决定的。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相似文献   

20.
1教师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