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案是上海法院受理的首例涉及地理標誌、地理標誌權與商標權發生法律衝突的案件。本文對該案涉及的地理標誌概念、地理標誌權與商標侵權的關係、衝突解決的原則等諸多的法律問題作了深入探討。  相似文献   

2.
商標帶有欺騙性,是指構成商標的標誌足以使普通消費者對商品的質量、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錯誤的認識。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七)項禁止夸大宣傳亚帶有欺騙性的標誌作為商標使用,但商標帶有欺騙性的成因顯然不限於"夸大宣傳"。本文結合兩起"益母草"異議和複審案件,對商標帶有欺騙性的成因及對欺騙性的認定進行了分析,並據此提出修改《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七)項的建議。  相似文献   

3.
實例一英國申請人標準渣打有限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於2002年4月18日在國際分類第16類“紙、卡紙板、書籍、雜誌、文具“等商品上向商標局提出圖形商標(見第81页附圖1,以下稱申請商標)的註冊申請,申請人在申請書中聲明申請商標係顏色組合商標。經審查,依據《商標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商標局於2003年3月4日以ZC3150995BH1號商標駁回通知書駁回了該商標的註册申請,理由是“該圖形過於簡單,缺乏顯著特徵,作為商標使用不具有識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二十八條、二十九條規定,申請註冊的商標如果同他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已經註冊的商標,或初步審定的商標,或申請在先的商標,亦或同一天申請但使用在先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應被駁回。本文就商標駁回相對理由的審查進行探討。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荷兰)海尼根公司與(香港)泰中煙草國際貿易公司(下稱"泰中公司")關於"喜力"商標糾紛,經過商標異議、複審、行政訴訟一審、二審,最終塵埃落定,二審法院最後判定維持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關於第1369685號 "喜力"商標異議複審裁定書》。這意味着泰中公司最終獲得了指定在第34類"煙草"等商品上的"喜力"註冊商標專用權。海尼根公司在中國多年經營並最終成為知名商品的"喜力"商標, 在"煙草"類商品上被人分去了半壁江山,這是海尼根公司最不願看到的結果。透過本案在商標局和法院的審理過程,反映出商標審查以及對已註冊商標和馳名商標的保護中存在着一些問题,特別是本案终审結果表面看似符合有關法律條款的規定,但卻明顯有悖於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精神。本文想從此案的判決結果分析商標的保護問題,並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出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6.
現行《審查指南》規定,本國申請人為單位時,需具備法人地位,否則不能申請專利。這就將一些依法成立並能對外承擔責任且在民事訴訟中擁有訴權的非法人組織排除在專利法的保護範圍之外,不利於鼓勵發明創造和成果轉化。本文對此作出了分析,並就《審查指南》的修改提出了建議。  相似文献   

7.
"i-Module"商標韓國申請人株式會社現代顯示科技(Hyundai Display Technology,Inc.)於2001年9月11日在國際分類第9類"液晶顯示監視器(計算機硬件)"商品上向商標局提出"i-Module" 商標(以下稱申請商標,見附圖1)的註册申請,並聲明指定顏色。商標局經審查,於2002年7月2日以ZC1985099BH1號商標駁回通知書駁回了該商標的註冊申請,理由是申請商標與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在類似商品上已註冊的第 1387411號"i"商標(以下稱引證商標,見附圖2,刊登於第720 期《商標公告》)近似,且該商標中的"Module"譯為"模數、模塊",為計算機技術術語,在指定商品上用作商標缺乏顯著特徵。  相似文献   

8.
反向假冒,是指未經他人許可,將他人合法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標去除後換上自己的商標並出售的行為。自1994年中國發生"楓葉"商標與"鰐魚"商標的反向假冒糾紛以後,理論界對於反向假冒行為性質的討論就未曾間斷過。2001年新修訂的《商標法》第52條第4項明確將反向假冒註冊商標的行為界定為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為司法實踐提供了統一的尺度,然而,對於這一規定, 學者們之間仍然存在頗多爭議。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4日,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其官 方網站發佈關於執行《商標註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第十版的公告,公告稱: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要求,中國將於2012年1月1日起執行《商標註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第十版。自該日起,凡向該局申請商標註冊的,均須使用新版分類表。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19日,2020粤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爲"2020知交會")圓滿收官。據悉,本届知交會在參展規模及國際化程度、交易規模等方面,刷新了紀録。本届知交會成功促成知識產權意向交易128.5億元,實現專利和商標交易金額共計17.23億元,地理標誌産品達成交易11.1億元,版權達成交易金額1.4...  相似文献   

11.
在我國專利制度設置中,對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採用了不同的審查方式:只對發明專利進行實質審查, 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則僅僅進行形式審查,致使後兩種專利權的穩定性相對較弱,較易受到挑戰。例如,在涉及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訴訟中,被告常常會對原告專利權人據以起訴的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提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遇到這種情况,法庭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以及《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的相關規定考慮是否中止訴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中國市場對於海外投資者變得越來越具吸引力。為了佔據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選擇將他們的最新發明在中國申請專利,亚將此作為企業的一項長期的市場策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最近的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來自國外的專利申請已經達到85,029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28%。為了幫助外國企業及其律師正確理解中國的《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查指南》的一些重要規定,瞭解專利申請過程中的一些實踐要求,本文擬就外國人委託中國涉外代理機構代為辦理專利申請的過程中,在程序方面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提供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相似文献   

13.
問題的提出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根據這條規定,公證文書在形式上被賦予了高於一般證據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证下,各國貿易部長簽署了RCEP協定。這標誌着當前世界上人□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潜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啓航。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切實保障科技人員的知識產權權益,職務技術成果完成單位應對職務技術成果完成人和在科技成果轉化中作出突出貢獻人員依法給予報酬“,是中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中國目前有關職務技術成果的權利歸屬、獎勵和報酬的法律制度,分別體現在不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中;從法律層面看,涉及到1993年頒佈的《科學技術進步法》、1996年頒佈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00修訂的《專利法》和1999年頒佈的《合同法》。下面對中國現行職務技術成果法律制度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並提出完善的建議。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改《專利法》的决定。此次修訂的《專利法》最引人關注的亮點之一是對與藥品相關的條款的修改,包括:第42條新增了關於專利保護期延長的規定,以及新增第76條規定了關於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决機制的相關内容。  相似文献   

17.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違反憲法的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法律效力。然而,目前有關的違憲審查機制尚不夠完備,需要在國家法治建設進程中逐步完善。在各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中, 一些典型的事件對於奠定法治基礎作用甚大。比如,十九世紀 "Marbury vs Madison案件"開創了司法審查的先例,對美國的法治建設作用甚巨。2003年由"孫志剛事件"引發的三博士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導致了《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廢止,也將被記入中國依法治國的歷史之中。筆者認為,探討國家知識產權局第80號公告(以下簡稱"80號公告")中涉及  相似文献   

18.
按照《專利合作條約》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一件國際申請,從其申請之日起到獲得專利權,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在國際階段,申請人可以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第19條和第34條規定對其申請文件進行修改。在辦理進入中國國家階段手續的同時和進入國家階段之後,申請人還可以根據條約第28條或41條及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51 條、第109條的規定,對其申請文件提出修改。正因為有國際階段的存在,使得PCT國際申請具有不同於國家申請的修改機會。申請人在國際階段所進行的修改,對其進入國家階段後有什么影響?申請人是否可以在進入國家階段的同時做出新的修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13日,國家知識産權局、國家統計局發佈聯合公告顯示,2018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爲107,090億元,佔國内生産總值(GDP)的比重爲11.6%。這是我國首次正式發佈全國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數據,標誌着我國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核算與發佈機制正式建立。爲全面反映我國專利密集型産業發展狀况.  相似文献   

20.
庭審信息     
科達電梯公司侵犯“KODAK“商標權(2005)蘇中民三初字第0213號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在1888年就已將“KODAK“作為商標使用在照相機上,至今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册了近1,700件“KODAK“商標。科達電梯公司自2005年初,在其電梯產品、公司門牌、員工名片、產品介紹、企業宣傳資料上,均以獨立標識或與其“科達“上下並列的方式突出標注“KODAK“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