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称呼的妙用     
父母在与幼小的子女谈话时,如果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孩子使用不同的称呼,使孩子听出一些“弦外之音”,会对家庭教育起到一些助推作用。例如:表示慈爱或安慰——可称呼孩子的小名,如儿子、宝贝等。表示赞赏或鼓励——可称呼小伙子、小男子汉、大姑娘等。  相似文献   

2.
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春节里,探亲访友是少不了的内容。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春节的礼仪呢? 教孩子会称呼俗话说,“入庙得拜神,进屋要问人”,教育孩子会称呼、问候人是很重要的。春节期间亲人大聚会,怎么教育孩子称呼亲戚朋友、祝福长辈呢? 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还有的客人孩子不常见,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就要见面的客人。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如果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春节里,探亲访友是少不了的节目。现在的家庭多是三口之家,无论是做主人还是做客人,孩子都在场。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春节的礼仪呢?一、教孩子会称呼俗话说:“入庙得拜神,进屋要问人。”教育孩子会称呼、问候人是最重要的。春节期间亲人大聚会,怎么教育孩子称呼亲戚朋友、祝福长辈呢?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还有的客人孩子不常见,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将要见面的客人。例如,父母称姑辈的,孩子就称姑公、姑婆;父母称舅辈的,孩子就称舅公、…  相似文献   

4.
修订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对传统乘法概念的教学,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力度改革。其一、取消了被乘数与乘数的定位分法,把两者统称为“乘数(或因数)”,在读算式时不再用“乘”和“乘以”来区别两种不同的读法,只要从左向右读出“几乘几”即可。其二、取消了算式与意义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意义可以写出互为反序的两道算式,如3个5是多少,可以列成“5×3”或“3×5”;一道算式可以解析出互为反序的两个意义,如“5×3”,既可表示3个5是多少,也可表示5个3是多少。由此可见,改革的只是乘法算式的读…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学会“做人”,懂礼貌,这样才会“人见人爱”。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礼貌、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亲爱的家长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人见人爱”吧:一、教孩子会称呼俗话说,“入庙得拜神,进屋要问人”,教孩子会称呼、问候人是最重要的。春节期间亲人大聚会,怎么教孩子称呼亲戚朋友、祝福长辈呢?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还有的客人孩子不常见,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如果你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  相似文献   

6.
“+-×÷”符号第一次在数学书中出现是1498年,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在他所写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的。在横线加一竖,表示增加;在“+”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但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正式被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伊克开始的。“×”是在“+”的基础上发展的,它也表示增加的意思,所以是倾斜的“+”号,它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在1631年提出的。由于“×”与“x”很相似,在数学运算内容易混淆,数学家赫锐奥提出也可以用“·”表示相乘。“÷”也是奥屈特提出的,他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如“-”。后来,把这两个符号…  相似文献   

7.
婷婷:今天我们请来了行知幼儿园的老师们,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不少经验。不信?昕她们说说吧,有一些经验对你们或许有用哩! 孩子“告状”怎么办? 虞佩萍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免不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告状。”内容无外乎“××打××”“××抢玩具”“××和××在抢椅子”……这样的“告状”,其实有的孩子也并非一定  相似文献   

8.
乘号“×”与“.”是数学中的两种求积运算符号,它们表示相同的数学的意义,但在具体使用时容易陷入以下两个误区:1、将乘号“.”误认为是小数点。如:5乘以7,如果用“·”就表达成了:5·7,完全有可能误认为表示五点七,所以,只能用“×”表示为:5×7.即:当具体的数与数相乘时,用乘号“×”而不用“·”.2、将乘号“×”误认为是“x”.如:a乘以b,如果用“×”就表示为:a×b,有可能将“×”看着是“x”。此时只能用“·”表示为a·b,或“·”省略不写,表示为:ab。又如:当表示两条线段AB与CD的乘积时,如果表示为:AB×CD,很有可能误认为是ABX…  相似文献   

9.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丽亚、彼得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关素质与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素质的呢?  相似文献   

10.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包装、新形象的“家庭教育”栏目终于面世了,它的茁壮成长要靠“两心”哺育———编者的精心和读者的热心。现把本栏目设置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读者作一介绍,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得快快写下来,与普天下的父母共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虑。·亲子快乐园·刊发一些父母与孩子共做的小游戏、活动设计等,体现在家庭里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家教新视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新观念、新观点。·与孩子一起成长·在家庭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体会、感想、随笔。·慧心爸妈·如何料理好孩子在家庭里的衣、食、住、行,家长提的一些好办法、好点子、好建议等。·家教沙龙·不定期地就一些家教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邀请不同层面的人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1.
父母对孩子的称呼,在教育孩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既是血缘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讲究礼貌友好,平等相待,尊重人格,而称呼则是包含其中的一种表示形式。父母对孩子的称呼,反映着父母的观念、道德和修养,影响着父母的形象。所以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称呼要讲究艺术。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激励孩子的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沟通亲子感情,融洽亲子关系,进而增强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日前,笔者就父母对孩子的称呼问题,在某中学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请听孩子们的心声:初二的刘炳辉同学说:“小上学的…  相似文献   

12.
论“偶像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青少年中,出现了“偶像热”,如“××歌星是我的偶像”,“××球星是我的偶像”,“××富豪是我的偶像’,“××文坛巨星是我的偶像”,“××港姐是我的偶像”,等等。青少年崇拜偶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就偶像的若干问题,作如下的讨论。一、偶像产生的心理基础偶像产生于心理的需要。儿童凭着直觉,进行形象选择,最优先接受的形象就是父母,接着就是其他家庭成员。随着接触面的扩大,所接受的形象就越来越多。在众多的形象中,只有那个最能爱护他、满足他的喜爱,在他心理上最喜欢的人,才是他的…  相似文献   

13.
当被问到最喜欢哪一门课程时,杰森·艾布拉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午餐。”他以为他这种恶作剧般的回答会引来一阵笑声。但是他的父母———简和斯图亚特却认为杰森不把学习当回事儿。他们担心儿子的学习成绩———凑合但不优秀———让他不能顺利的升级。“你总是希望你的孩子能是最好的。”简说,“我们知道如果杰森努力的话,他的学习成绩能更好。”但是他愿意努力吗?大多数家长都会出于善意地为孩子制定高目标,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并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犹他州大学儿童成长专业的心理学家萨姆·戈德斯登说,“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孩子…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就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莉妞、彼德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本身,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启蒙孩子的呢? 理解能力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常常听到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内涵。如果孩子问父亲“爸爸,你可以陪我玩一玩吗?”如果父亲说“不行,你怎么这…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论文,为年轻父母如何针对自己不同性情的孩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提供建议。对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活泼型的孩子喜动厌静,往往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呆在父母身旁,而是到处乱跑,有时还会干出一些让你想像不到的“坏事情”。对于这类孩子,你应该不时地给他一点小小的教训,使他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而过分溺爱,则可能使他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对腼腆型的孩子,不要过于心急。这类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或适宜的氛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一旦与小朋友“混熟”后,他们也…  相似文献   

18.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含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首先,称呼的含义不同。“你”是一般称呼,而“您”则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其次,复数的形式不同。“你”单用可以表示复数。如:你单位、你校、你家等。其中的“你”字都是指“你们”或“你们的”;“你”可以与“们”字连用,表示两个人以上。而“您”字不能与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孩子“坏”时希望受到注意,“好”时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承认他所做的正是希望他做的事情,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提醒孩子知道他是可爱的、有能力的。例如,在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都分享到成功和快乐,使这一时刻成为愉快的聚会而不是约束;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每个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对象,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爱;可以经常将卡片或画片贴到门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爱;可以在孩子的床头上挂上两张照片,一张是他正在做父母赞赏的某…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下午刚放学,我就看见小丰站在办公室外。“有事吗?”“老师,您能选我当小组长吗?”看着孩子期待的目光,我微笑着说:“只要你有进步,老师和同学就会选你的。”“是吗?”选不选小丰当小组长呢?我感到左右为难。小丰以前可不是一个乖孩子,甚至可以说是“劣迹斑斑”,可最近他的进步确实很大。但他离小组长的标准确实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语文期末考试全班最差。这样的孩子能服众吗?改选的日子终于到了。一进教室,我就看见小丰带着自信的微笑端坐在位子上。“我选×××”、“我选××”。被推荐的学生嘴角挂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