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传与信息     
自治区党委领导同志谈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最近自治区党委领导同志指出:我们会议的方式要改革,要突破;会议报道也要改革,要突破。会议报道也要注重会议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要只从形式上考虑。开会,不一定每会必报;即使要报,也不一定开幕、闭幕等进程都报道。还是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他进一步谈到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也要改一改。他说:“领导人活动不一定每有活动都报道;即使需要报道,也不一定要写领导人的讲话;即使需要写讲话,也不一定要写是某个人讲的,可以写会议强调的精神。”他还说:今后,凡是专业性的会议,自治区领导人不一定都去陪会,而由具体负责那一方面的领导人到会,报纸报道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舆论监督报道空前活跃,无论是报道数量,还是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舆论监督报道在报道题材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公开报道和深入剖析的舆论监督报道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也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政府工作的开展。然而,在舆论监督报道局面日新、声誉四起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通常在观念与意识深处,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一  相似文献   

3.
骆逸群 《新闻实践》2008,(11):40-41
全球化时代,地域限制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对内、对外报道界限逐渐模糊。许多从事区域报道的驻地记者,也承担起了涉外报道的责任,所报道的内容突破了区域性和国界线。这既给驻地记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为其施展身手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而如何跳出以往封闭式的报道模式,调整和拓展视角,让涉外报道出新出彩,便成了摆在驻地记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农村报道,对农村报道有感情,对“三农”问题也一直关注,非常关心。因此,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活动。看了材料以后有些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首先,和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这是一组很成功的报道。报道形式好,策划独特,效果也很好。无论是报道  相似文献   

5.
杨国军 《新闻传播》2010,(4):110-110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详尽的报道。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类似《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  相似文献   

6.
认清文化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长期以来,文化报道大多存在着这样的通病:一是浅。文化报道涉及多种艺术领域,但多数报道只停留在对各种动态新闻的报道上.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二是死。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报道应该是活泼生动的,也因为文化生活跟大众关系紧密,文化报道也应该是最能吸引读者的,但经常看到的却是少有新意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多媒体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经济报道的难点也不少,专业人士觉得报道很业余,普通读者又觉得罗列大量数字的报道太“硬”,铺天盖地的经验报道、成就报道,一个单薄的事实产生无...  相似文献   

8.
《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推出后受到听众的好评。业界也认为,这一纪实报道突破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原有形态,创新了广播主题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回顾这一探索和实践,我们也有一些思考。一、主题报道创新首先要突破既定观念,以出新出彩的原创抢占制高点主题报道是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展,电视媒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地方台开始推出大容量、大板块的新闻时段,进行战役性报道,这种采用战役性报道的做法不仅提升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电视业的发展。战役性报道是以一个事件或一个事物为主线,通过媒体进行的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既有人们关注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正面报道,也有市里重大决策和重大社会问题、反面典型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既有动态消息也有静态分析,让报道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来,七台河电视台从提高舆论引导入手,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成功组织了一些战役性宣传活动,使电视宣传的力度、深度、声势及整体效应充分体现,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8月8日~24日,北京奥运会成就了无数实力名将,也成就了中国媒体的精彩“表演”。然而也有许多报道留下了败笔,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报道中深思。下面来看看中国媒体北京奥运报道的“病症”……  相似文献   

11.
在可预见性报道中抓策划 所谓在可预见性报道中的策划,是指对还没有发生但可预见的事件提前进行的一种新闻策划。三峡工程是一项跨世纪工程,按常规,国家任何一项重大项目的建设,其计划是周密的,对计划的实施也是有序的。因此,在什么时间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这就为深化报道主题提供了思考的时间,在具体报道策划上也提供了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新闻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始终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对这一点,新闻界的同仁们早已有共识,并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近几年来,随着正面报道的日益被重视,许多编辑、记者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正面报道的“君家妇难为”;似乎总有人爱跟正面报道过不去,不管你报道什么,也不管你如何报道,他总能挑出“毛病”来。比如,你报道某个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有人便会说:“这应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值得报道?”你报道某个先进人物为顾“大家”而舍“小家”,又有人会说“舍小家也是失职,为何还要提倡?”你报道某地方领导为兑现拖欠教师…  相似文献   

13.
会里“淘金”赵久涛会议报道说难也真难,读者评论报纸的时候,意见最多的恐怕就是会议报道了;说容易也很容易,有些会议主办单位准备好了统发稿,只消你稍加勾划便可交差。但若想真要对会议报道有所改进,有点突破,那就不能满足于依样画葫芦了。所以怎样采访和报道好会...  相似文献   

14.
高坤 《新闻前哨》2012,(11):53-54
音响报道作为广播媒体特有的传播要素之一,对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广播音响报道的作用,也分析了目前音响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做好音响报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篇报道抓住了问题,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就有了,报道的“魂”也就有了。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新闻报道中的体验式报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以及众多新闻记者的认可和关注,因为其相对于其他报道方式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也一度受到很多受众的欢迎。在过去很多的新闻事件中运用体验式报道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不可否认,体验式报道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难度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从体验式报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价值期待出发,详细阐述了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式报道需要克服哪些现实难度,以获取更多优质新闻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卫  屈波 《新闻前哨》2009,(4):53-54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报道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体验式报道的异军突起就是一例。体验式报道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的是热点问题,反映的是群众呼声,它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民生,贴近生活。体验式报道的“零距离”再现,不仅加深了报道的深度,也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心。体验式报道在探索中不断向纵深推进,记者在参与、感受、再现新闻事实中还原了生活原态。  相似文献   

18.
战役性报道,是指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以一个事件或一个事物为线索,进行的全方位、多侧面报道。如同打仗战役有大有小一样,战役性报道也有大有小;既可以是为人关注的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正面报道,也可以是重大社会问题和反面典型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既可以有动态反映,也可以有静态分析,可以分别使用消息、图片、通讯、评论、读者来信等多种新闻体裁,形成规模。战役性报道难度较大,成败如何,对一个新闻媒体的整体形象也有直接影响。今年4月,《河南日报》围绕“郑州百文股票上市”组织的一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应当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战役性报道。我参与了这组报道的策划、采访与写作,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王欢 《传媒》2014,(15)
纵观我国先进典型报道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典型报道曾有过辉煌时期,也出现过低潮阶段;曾产生过显著效果,也出现过微弱甚至是逆反效果。本文研究了影响先进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谈到"三农"报道,人们常常想到前些年一些记者热衷于每年报道春种、夏锄、秋收、冬闲的"四季歌"。现在,农村的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报道思想、报道内容、报道手段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