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宇宙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们利用飞船空间站、卫星在宇宙空间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及技术试验。未来的宇宙空间开发呈现出如下趋势。航天工业化、商业化航天工业化和航天商业化是宇宙空间开发的一种发展趋势。未来的工业生产用的航天站可以建造在地球轨道上、月球轨道上、月球表面上或其他行星上。生产加工用的原材料可以从地球上运去,也可就地取材,开发空间能源和其他星体上的矿物资源。例如,科学家们对航天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标本…  相似文献   

2.
月球有水吗?     
2013年下半年,"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登陆月球,届时,不知道又有多少月球秘密将大白于天下,也许就包括关于水的困惑。月球有水吗?这是一个困扰我们许久的难解之谜。航天新发现:月表有水早在2009年9月,美国宇航局宣布,经过对3个独立航天探测仪器传回的数据研究分析,发现月球表面存在水和羟基1。这是人类自1959年1月2日开始发射航天器对月球进行探测以来,首次确认月面有水。在月球上找水,一直是航天探月活动的一个重点问题。以前主要在月球陨石坑内寻找,没想到,首次发现月球有水,竟然是附着在月球土壤表层、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准备9月末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出舱行走之际,美国也在为重返月球做着准备。自从1969年7月美国率先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至今的39年中,人类再未踏足月球。现在,美国宇航局正在努力,力求于2020年在月球上留下美国新脚印,实现月球定居,并由此最终实现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迈向宇宙的历史性一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划时代的伟大成就。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还将进军月球,登上火星,探索更遥远的宇宙。人类第一次遨游太空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胜利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任务,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降落在月球上。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并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师》2007,28(3):40-40
新华网报道说,一期探月工程的综合论证目前已完成,科学目.标J程技术实施方案也已落实.在发展人造卫星和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将提高中国认识月球、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少年科学》2009,(10):14-16
最近,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适合在月球上培育植物的微型温室,并打算2012年在月球上建造温室。未来几十年内,航天机构将招募一些有航天知识和种植技能的专业人才到月球甚至火星上去当农民。  相似文献   

7.
月球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目标。人类从最原始进入到现代,已经有了对付小天体突然袭击的办法,人类一定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地球。中国的探测计划深空探测,就是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的空间的探测。中国过去进行的全部航天活动都没有离开地球,都围绕着地球旋转。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报道,"太空冒险"旅游公司总裁宣布,人类历史上首次往返月球的商业载人航天飞行预计将在2015年成行。首张月球观光票已经售出,票价为1.5亿美元,而公司和第二位月球游客的谈判也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终于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了最辉煌的成果。20世纪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球。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颗探测器。美国总统布什今年1月14日又宣布了一项包括将在月球建立一个永久基地的新空间计划。日本发射的第一艘星际探测器完成一项技术测试后,也于1998年9月25日进入稳定的月球轨道,成为继美、俄之后开展星际航天…  相似文献   

10.
聆听     
对月球的探求是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对茫茫宇宙的航天探索是有史以来人类最具代表性的探索活动。——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表示,月球因为离我们近,含有特殊的空间因子,可以利用的资源成为各个先进国家开展深空探测的起点,探测计划可以  相似文献   

11.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世界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继“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中国何时能实现对月球的探测,填朴深空探测的空白,这就成为了人们再次关注的热点。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端,去认识欧阳自远,这位中国月球探测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他用自己的人生与激情践行着奔月的承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嫦娥成为“移居月球”的第一人。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人造卫星、飞船探测器,并登上了月球。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移居太空不再是一个梦想。四季如春的“太空城”从地球移居太空,完整的  相似文献   

13.
聆听     
《高中生之友》2011,(4):1-1
对月球的探求是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对茫茫宇宙的航天探索是有史以来人类最具代表性的探索活动。 ——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表示.月球因为离我们近,含有特殊的空间因子.可以利用的资源成为各个先进国家开展深空探测的起点,探测计划可以给我们一些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载着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以来,太空学家们逐步揭示了月宫的神秘面纱,意欲将它造成可供人类生存的“第八洲”。目前,以日、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逐步解决未来在月球上生活将会遇到的困难。淡水月球表面是粉状的泥土,也有些岩石和山脊,但缺少水源。据勘察,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氧化铁矿,美国航天学家认为将这些氧化铁矿投入熔铁炉中燃烧,就能释放出大量的氧,再用运输飞船从太空中收集液态氢与之混合,水就源源而来了。据称,美国航天站将在月球上建设依靠太阳能工作的熔铁炉,计划从2010年开始提供氧气,起初年产…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天上人间都一样。对于负责航天计划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不仅要保证航天员在天上吃好、睡好、工作好和生活好,而且还要考虑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航天员也是人,男女航天员长期生活在一起,免不了也会产生爱情,也有结婚、生儿育女以及培养下一代等问题。将来一旦在月球上建起航天基地,或是进行登陆火星的航天旅行,飞行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几年,航天员的婚姻和生育问题就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人类登上月球以后,火星就成为我们下一个探索对象。目前,世界上几个航天大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登陆火星计划。可是,登上火星比登上月球要困难得多,不仅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难关,而且宇航员的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太空里是没有重力的,也就是处于零重力状态。人类的循环系统在这种状态下,血液会像喷泉一样冲入头部,造成头部血液过量。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3日,探月工程关键部件"中国月球着陆探测器"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前两个领域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没有离开地球。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之前,我们中国的所有  相似文献   

18.
古人形容天空的最高处为“九天”,并把登上“九天”当成美妙的幻想。毛主席曾做过一首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我国已向世界宣布:中国在今后10年内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行星际)探测研究,这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计划正式启动。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空间展上,出现在军事博物馆展位上的中国登月沙盘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个方面,中国已在前两个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今天,我国决心填补深空探测的空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  相似文献   

19.
《老年教育》2007,(12):46
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号探测器。月球1号从距离月球表面五千多公里处飞过,并在飞行过程中测量了月球磁场、宇宙射线等数据,这是人类首个抵达月球附近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20.
周建林 《高中生》2013,(6):34-35
Leading: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太空俯瞰地球的人。继他之后,人类进入了载人航天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宇航员进入太空,登上月球,建造空间站,远望着蔚蓝色的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