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组织进化理论的眼光审视了德国大学近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从中抽象出德国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的基本规则,并运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和梳理勾勒出德国大学历史发展背后的脉络.本文指出,德国大学的制度核心,即对德国大学系统构成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制度规则主要是:国家与大学紧密联系,却又不损害大学本身的学术自由;德国大学在知识上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并倡导研究与教学相统一;最后,在德国分权化的政治背景下,大学之间的自由竞争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德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课程体系的考察可以发现,尽管通识教育在德国教育思想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向世界输出了许多著名教育家,但其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取向违背了德国大学注重专业教育实践的功利取向,因而在“二战”前一直发挥着“隐性”功能.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占领军视“公民教育”为对战败国高等教育体系加以改造的工具,德国大学遂被迫接受通识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在经济全球化洪流中,在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标志性符号的背景下,德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各类大学勃然兴起.不过,德国固有的重视实践的传统与流行的通识教育思想间的张力揭示出其符号功能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万祎 《留学生》2009,(9):34-37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欧洲大国,德国产生过许多令人敬仰的哲学家、工业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为欧洲,也为世界贡献了璀璨的文化成就。同时,德国大学严谨的学术精神和自由的学习氛围也吸引着留学生前往就读,德国是继英美之后最受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的大学思想受到德国大学理念的影响,这是公论。但蔡元培系统了解德国大学观念的资料来源并不清楚。本文对照德文原文,分析了蔡元培所翻译的包尔生的《德意志大学之特色》一文,得出如下结论:一、包尔生的这一文章是蔡元培系统了解德国的大学历史与观念之始;二、文中关于德国大学及其特色,特别是大学为决定国家民族命运之关键的论述,对蔡元培影响至深,成为他日后大学理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留学德国的费用和留学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比起来,算得上物美价廉了。德国大学一年要收到来自中国的留学申请几万份,开始德国大学还很高兴,为收到一份外国学生的申请书而感到自豪,渐渐他们也感到中国学生实在太多,处理申请信的时间要许多人力,招进来的学生连学校的宿舍都住不下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的副总干事乌尔里希·格鲁斯特说,现在德国一些大学已经对外国学生产生反感了。加之一些中国学生存在着递交假材料的情况,德国对留学生的材料审查日趋严格。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9,(14):45-45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致使德国经济陷入衰退,但当下找工作的德国大学毕业生似乎还没有感受到严冬,大家仍然比较乐观。我们认为,德国严格控制大学招生人数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德国并未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大规模扩招,而是维持每年高校毕业生比例不变,不少专业是限制招生的,同时,德国大学普遍实行严格的宽进严出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和当年的就业形势自主决定何时毕业。因此,市场目前对于高校毕业生依然有较大需求,特别是在专业技术岗位方面。  相似文献   

7.
德国的大学教育质量是非常高的,之所以可以获得如此高的质量和德国大学教育的严格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德国大学教育可以给我们启发的地方不仅仅是它的严格,还有许多其他方面值得我们在现代教育中借鉴。本文根据笔者亲身体会,介绍给大家德国大学教育中的一些教学方式、管理机制和教学理念等等,用以取长补短,完善我们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讲座制在德国大学的形成,确立了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德国大学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并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大学对德国大学讲座制进行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如今的学系制;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逐渐代替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至今对世界各国产生影响.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更是效法美国,试图重返世界高等教育领袖地位.借鉴和创新成为德、美两国大学相互影响的基本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德国由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大学在其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着力强调科学精神;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科学研究组织;完善了科学结构;培养了一批批的科学家。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最终把德国科学推向了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青木 《海外求学》2003,(16):18-19
许多准备留学德国的中国学生往往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国内取得的大学学历得不到德国大学的完全承认。因为德国的理工科硕士(Diplom),文科硕士(Magister)和国家考试证书的制度自成体系,不同于英美的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的学历制度、令人可喜的是,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渐渐改变。  相似文献   

11.
卓越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大学在20世纪经历了由盛及衰的历史转变,重塑德国大学当年的辉煌已成为德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理想。2006年开始实施的德国大学"卓越计划"旨在通过加大政府对大学科研的资助,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从现有资料来看,该计划在经费资助强度,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学科与院校均衡等方面产生了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十八世纪的法国、十九世纪的德国和二十世纪的美国,依次成为教育和科学的中心,在繁荣时期上先后相继,在逻辑上也有某种程度的前后相承。本文把德国“大学模式”的形成历史与美国大学发展的过程进行比较,初步探究美国大学是如何向德国大学学习,并将德国的大学模式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美国大学;美国大学体制对美国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及其对美国的科技、经济繁荣产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美国如何借鉴德国大学的经验并后来居上的这一历史过程,对我国当前的教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教育》2009,(23):62-62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权威组织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仅为20%,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是德国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4.
钟波 《文教资料》2010,(36):147-149
19世纪,讲座制在德国大学诞生,帮助德国大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历史已经证明,讲座制不但奠定了大学的科研职能,而且促进了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对讲座制进行详细解读,挖掘讲座制中的精华部分,为新世纪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德国大学曾经有过值得称道的历史,它不仅培养出了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而且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内成为德国乃至世界科学的中心。德国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成为各国仿效的榜样。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口出生率的提高,西德  相似文献   

16.
德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注重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洪堡”模式更是受到许多国家的学习和仿效。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末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来,原有模式受到强烈冲击,德国高教界随即掀起了一场改革和发展的讨论,其中,以代表德国大学利益的大学校长会议的声音最为引人瞩目。不久前,笔者有机会就德国高教发展的几个问题采访了该会议的主席埃里克森教授。 埃里克森教授指出,德国高教之所以要改革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德国大学的兴起对世界高等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不仅在19世纪代表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更开创性地将科学研究提升到了与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切存在的合理,都是前人不屈的努力。现代大学的科研职能缘起于德国大学的三次大学改革运动,因此研究德国三次大学改革运动的始末,有助于还原德国的大学对科研的执着与坚守,并给我国大学建设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德国大学入学制度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错综复杂的形成原因及独具特色的招生模式。本文拟对德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构建我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寻求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牛学敏 《中国考试》2007,(12):48-53
德国大学入学制度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错综复杂的形成原因及独具特色的招生模式。本文拟对德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构建我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寻求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化国家观是德国在19世纪初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它引领了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的改革。本文从文化国家观这个视野来探视德国大学的改革,以柏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建制对文化的传承、改革与创新。柏林大学的辉煌彰显了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文化,并在发展历程中尊重文化本身,才能生成大学的不朽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