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儿童二语习得过程与成人二语习得和儿童母语习得有一定的共性,然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该文概括了近三十年来儿童二语习得过程的研究成果,突出了认知发展与儿童二语习得的不可分解性,描述了语块、常规和母语在儿童二语习得的言语和社会过程的重要作用。笔者在文章最后对儿童二语习得过程研究的成果和对教学的启发作了简要评述,旨在对我国儿童英语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易于混淆的二语习得和外语习得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和解释,明确了两者的主要区别。以此为基础,本文重点对二语与外语环境下儿童语言习得沉默期成因和区别进行了研究。在此过程中,根据语言学习机制和沉默期形成理论,以笔者在国内外对语言学习对象所做的调查为依据,从语言环境、情感因素、文化差异、年龄区别等各个因素揭示了儿童在二语与外语环境下语言习得沉默期成因和结果的差异,为外语教学策略的合理设计和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普遍语法用于解释儿童母语习得,但对二语习得是否也起作用,是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国内幼儿教学领域里盛行的忽略母语的直观教学法是否真的能有效地开展教学,也是许多人关心、而又长期争论未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尝试通过连接论阐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探讨母语在儿童二语教学中的作用。一.普遍语法与连接论普遍语法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针对儿童习得母语提出来的。语言系统十分复杂,有大量的语音语  相似文献   

4.
语言习得是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常的儿童在几年时间里无需正规教学即可学会母语。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和过程对于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第一语言的习得中找出规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对基础英语教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年龄的差异、语言习得机制的差异、语言习得环境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新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逻辑问题"与"奥威尔问题"同时存在。重新审视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本质差异,认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对世界进行认识与范畴化的过程中认知成果,即知识体系与语言同时建构的内容与形式一致的过程;而二语习得是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相脱离的过程,为二语习得中奥威尔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新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逻辑问题”与“奥威尔问题”同时存在。重新审视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本质差异,认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对世界进行认识与范畴化的过程中认知成果,即知识体系与语言同时建构的内容与形式一致的过程;而二语习得是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相脱离的过程,为二语习得中奥威尔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系统性回顾,对影响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因素的分析,对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个人理解及相应的教学实践效果发现,儿童的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在很多方面(如习得年龄、手段、模式、环境和动力)都有区别。由此得出结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毫不费力的,而成人的二语习得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不同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效果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戴芝庆  祁文慧 《英语广场》2020,(10):124-127
我国一直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的方式开展儿童语言教学。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起始年龄、语言输入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对儿童二语习得水平起关键作用。其中,学习起始年龄是儿童语言习得的前提;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课堂输入和自然输入贯穿整个语言学习过程;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则对语言输入的质量和语言习得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韩芸 《华章》2013,(27)
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动态认知过程。二语习得者一方面依照母语语言规则建立目标语形式下的中介系统,同时又通过不断获得的二语知识来不断修正这个中介系统,使其不断的接近目标语语言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母语迁移不仅是必然的,也是习得者习得二语所必需的。习得二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习得者不断检验并完善中介语系统使其接近目标语系统的过程。如何阻止中介语系统倒退,促进和推动其向着目标语系统前进是目前二语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多媒体教学的多模态教学思维为此提供了条件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一些关于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然后对年龄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进行了解释,最后是将研究者的一些理论用于教学法中发挥不同年龄段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年龄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者以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儿童英语教学的有关问题。本文作者在社会语言学的框架下讨论中国儿童的英语学习,认为我国儿童在中国这样一个非英语的环境中只能是学习英语,而绝非习得英语,他们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面临着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3.
王秀雯 《海外英语》2012,(15):36-37
幼儿早期(1岁~3岁)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方面是语音的习得,语音习得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代表幼儿语言习得能力的强弱。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理论以及幼儿生理心理和大脑神经的发育特点,阐明幼儿早期开展双语语音习得的重要性,并对幼儿早期如何进行双语语音习得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的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相关知识是学习者们积极主动构建而来的,语言知识的习得主要还是在于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学习者本身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在于学习者先天的语言天赋。根据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探讨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儿童语言习得的方式和机制,并从社会文化途径、模仿学习途径、类比与结构映射途径等方面具体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下儿童语言系统形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介语和混合语的元音发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过渡、越位和反转三种变化模式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中的表现,分析了反转模式的成因,进一步证实二语习得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的研究意义将由此提升。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语言之于第二语言习得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在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既作为学习者的目标语,同时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而就要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归纳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关注,更好的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艳 《海外英语》2012,(11):247-249
The studi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over a hundred years ago.Because of the interest they had in child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many researchers went into studies on child language or language acquisition.This paper has examined child language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detail,tracing the history from the earliest studies on the subject to fairly present day.The paper will also look at variations among children at early cognitive development.The role of the woma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discussed.The guiding principles will be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n the child.  相似文献   

18.
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母语的习得充分说明了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环境有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之分,它们对二语习得有着不同的影响.文章还论述了创设语言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儿童生长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发展几乎影响到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多年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对儿童语言获得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释儿童语言的获得。先后形成了经典条件作用范式观点、操作条件作用范式观点、认知发展的观点、普遍性观点、成熟观点、"先天论"的观点、精进或调谐理论等研究成果,而从人类进化的宏观视角阐述与分析儿童语言获得机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语言的共性特征与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习得进程,要适当利用母语资源,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在教学中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